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平凡人生之金钱系统 > 第378章 接单

第378章 接单(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好书推荐: 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 开局卖惨,怎么全网笑喷了 长河万古 权力:巅峰之路 这位小姐,我真是个好怪兽啊 快穿:成为炮灰的哥哥后 人类穿越了,却没带上我 谍战:开局获得铁血战士装备 有幸今生又见你 我靠残玉知晓一切

沈伊沐的暑假,是从一管管被挤干的颜料和一页页被敲打的键盘开始的。对她来说,这个夏天没有诗和远方,只有画板和文档,以及账户里缓慢但坚定增长的数字。

她是大三美术系的学生,画笔是她的延伸,色彩是她的语言。假期一开始,她便接了几个绘画的单子,有给网红店画墙绘的,有给小说画插图的,零零总总,虽然琐碎,但胜在能将她的热爱变现。然而,沈伊沐心里清楚,仅靠这些,离她那个“毕业后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工作室”的梦想,还差着一大截。

直到有一天,高中闺蜜林晓晓在电话里近乎哀嚎:“伊沐,救救我!我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被导师打回来了三次,再不过我就要延毕了!你文笔那么好,能不能帮我看看?”

沈伊沐哭笑不得,她一个画画的,和文科生的毕业论文隔着十万八千里。但耐不住闺蜜的软磨硬泡,她还是接过了那份题为《论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策略的嬗变》的文档。她花了两个晚上,通读文献,梳理逻辑,甚至帮林晓晓重新搭建了框架。当一份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的开题报告发回去,并很快收到林晓晓“导师夸我脱胎换骨”的喜讯时,沈伊沐脑子里灵光一闪。

一个念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她打开一个常逛的校园论坛,在“兼职信息”版块,一条条翻看。家教、发传单、服务员……这些她都做过,辛苦且时薪不高。直到她注意到一个隐秘的角落,有许多求代写论文的帖子,有课程作业,有学年论文,最多的,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代写,价格面议,诚信为本。”

“急求一篇教育学方向的毕业论文,要求查重率低于15%,预算2000。”

沈伊沐的心跳快了几拍。她知道这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可以说是学术不端。但看着自己画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自画像,画中的女孩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那份渴望被现实的房租、颜料费和未来的启动资金压得有些变形。她咬了咬牙,在论坛里注册了一个小号,发了一条帖子:

“文科毕业论文代写,擅长社科、文学、教育方向,逻辑严谨,语言流畅,保证原创。一篇1500,友情价1300。非诚勿扰。”

帖子发出去,她有些心虚地关掉了网页,仿佛做了一件天大的亏心事。她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是通往梦想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地。

第二天,她的小号就收到了三条私信。

第一个是学市场营销的,题目是《论网红经济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影响》,要求案例分析详实,数据支撑有力。沈伊沐接了。她一头扎进知网和各类行业报告,从李佳琦到薇娅,从直播带货到私域流量,她像一个真正的学者一样,做着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画画培养出的耐心和细致,此刻派上了用场。她将复杂的商业现象,用清晰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字斟句酌,确保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第二个是学汉语言文学的,题目是《论路遥<人生>中的英雄叙事——以高加林为例》。这个题目让沈伊沐眼前一亮,竟有一丝亲切感。她仿佛回到了高中语文课堂,那个在黄土高原上挣扎、奋斗又最终失落的青年高加林,形象如此鲜明。她不再觉得这是一项任务,而是一场与文学经典的对话。她分析高加林的“平民英雄”特质,探讨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甚至将他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写着写着,她竟有些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不是在“代写”,而是在完成一篇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她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心中竟有一丝畅快。

第三个单子来得最急,是个学行政管理的学生,论文是关于基层社区治理的,对方要求不高,只要格式规范、内容充实、能通过查重就行。这个相对简单,沈伊沐利用前两个单子积累的经验,快速搭建框架,填充案例,两天就搞定了。

三个单子,两个星期,沈伊沐几乎足不出户。她的世界缩小到卧室的一角,左边是画板,右边是笔记本电脑。白天,她是色彩斑斓的画师;夜晚,她是逻辑缜密的“写手”。这种双重身份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分裂,又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当4500元报酬分三次转到她的支付宝账户时,沈伊沐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很久。这比她画一整个假期的画赚得还要多。她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是一种复杂的、沉甸甸的感觉。她用这笔钱,支付了下个学期的房租,买了一套她心仪已久的专业级水彩颜料,还给自己换了一支压感更好的数位笔。

那天晚上,她没有再接新的单子,而是重新坐回了画板前。她拿起画笔,蘸取饱满的群青,开始为那幅自画像上色。画中的女孩,眼神里的渴望不再迷茫,而是多了一份经过磨砺后的坚定。

她知道,这4500元,是用三个不属于自己的“思想”换来的。她像一个幽灵,潜入了别人的学术世界,为他们搭建了通往毕业的阶梯。这其中,有对规则的漠视,也有对现实的妥协。她不以此为荣,但也无法彻底地唾弃自己。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林晓晓请她吃饭,感谢她的“救命之恩”。饭桌上,林晓晓兴奋地聊着论文答辩的顺利,以及即将开始的新工作。沈伊沐微笑着听着,心里却在想,那篇关于路遥的论文,那个叫高加林的青年,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种“体面”的、不被土地束缚的生活,为此他挣扎、背叛、最终又回归原点。他算英雄吗?或许在路遥笔下,这种在时代洪流中不甘平凡、奋力挣扎的普通人,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那么她自己呢?为了一个“不平凡”的未来,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光彩的捷径。她算什么呢?

沈伊沐没有答案。她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只是暂时的。等她的工作室开起来,等她能完全靠自己的画笔养活自己,她就会永远关掉那个小号,告别这段隐秘的“暑期手记”。

饭局结束,沈伊沐走在夏末的晚风里,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像无数个等待被实现的梦想。她握紧了手中的画材袋,脚步坚定。那4500元,像一块垫脚石,让她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但也让她看清了脚下那条路的复杂与崎岖。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要做的,是拿起画笔,堂堂正正地,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的人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末页
新书推荐: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离情照别鹤 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 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 我的师座林译 鬼灭:管你坟头草多高,都给我活 女尊之我是大佬背后的大佬 救命!八零娇小姐一哭,队长慌了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