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头眼睛一亮:"小小说得对!那铜向日葵的花心纹路一定是解开密码的关键!"
周成业立刻从包袱里取出纸笔,凭着记忆画出钟楼上向日葵的图案。三人围坐在一起,将诗集上的小花纹与向日葵图案反复比对。
"看这里,"周小小指着花瓣上的一道刻痕,"这个位置在铜向日葵上对应的是'东'字。"
老陈头激动地点头:"没错!这是方位密码!每一瓣花代表一个方向,纹路对应距离!"
太阳渐渐西沉,他们终于破译出完整的密码——文物被分散藏在县城周边的六个地点,每个地点都有详细的方位标记。
"这些地方现在要么是农田,要么建了工厂,"老陈头眉头紧锁,"但有了这份名单和密码,就能证明那些文物真正的来历。"
夜幕降临,三人在山腰一处废弃的窑洞里过夜。周成业生起一小堆火,周小小借着火光翻看母亲的诗集。突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书页中滑落。
照片上是一对年轻夫妇站在图书馆前,怀里抱着个婴儿。照片背面写着:"小小周岁留念,愿你的世界永远光明。"
周小小的眼泪"啪嗒"落在照片上。周成业轻轻搂住妹妹的肩膀:"等这件事结束,我们一定要把爸妈的骨灰带回老家。"
夜深人静时,周成业突然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他悄悄摸出窑洞,看见老陈头正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手里拿着个小巧的收音机。
"......重复一遍,省城戒严,所有路口设卡......"收音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
周成业的心沉了下去。老陈头发现了他,叹了口气:"情况比想象的严重,刘干事他们已经猜到我们要去省城。"
"那怎么办?"
老陈头沉思片刻:"明天分头行动。我带小小走山路,你带着名单和诗集走另一条路。三天后,在省城南郊的老槐树下汇合。"
周成业刚要反对,老陈头按住他的肩膀:"成业,你是哥哥,要担起更大的责任。这些证据必须送到郑主编手里,哪怕只剩一个人。"
第二天清晨,三人分道扬镳。周成业目送老陈头背着妹妹消失在晨雾中,转身钻进了另一条山路。
三天后,省城南郊。
周成业躲在老槐树附近的草丛里,已经等了整整一天。夕阳西下时,终于看到一瘸一拐的身影——是周小小!她独自一人,衣衫褴褛,脸上还有擦伤。
"小小!"周成业冲出去抱住妹妹,"陈叔呢?"
周小小嘴唇颤抖:"我们遇到了民兵......陈叔让我先跑,他......"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周成业紧紧抱住妹妹,看向远处的省城。暮色中,城市的轮廓显得格外森严。他知道,最后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走,"他拉起妹妹的手,"爸妈和陈叔用生命保护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送到。"
兄妹俩的身影渐渐融入夜色,向着省城的方向坚定前行。周小小口袋里,那颗野山楂依然完好无损,在月光下泛着微微的红光,像一粒永不熄灭的火种。
周成业牵着妹妹的手,沿着省城外围的农田小路谨慎前行。远处城墙上巡逻的手电光柱不时扫过,他们不得不时常匍匐在沟渠里躲避。
"哥,你看那边。"周小小突然压低声音,指向城墙下一处坍塌的缺口。借着月光,能看到几个黑影正从缺口处进出。
"是黑市。"周成业眯起眼睛,"我们从那里混进去。"
两人装作拾荒的孩子,跟着一队挑担的农民靠近城墙缺口。守卫正忙着检查货物收取好处费,根本无暇顾及两个脏兮兮的"小乞丐"。
省城街道比县城宽阔许多,但同样萧条。街角的喇叭里正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盖过了兄妹俩的脚步声。
"郑主编的报社在城西。"周成业回忆着老陈头交代的信息,"但现在全城戒严,我们得等到天亮再行动。"
他们在一条暗巷的垃圾堆旁蜷缩着过夜。周小小从怀里掏出半块硬得像石头的玉米饼,掰成两半:"哥,吃点儿。"
周成业摇摇头:"你吃,我不饿。"话音未落,肚子就发出抗议的声响。周小小不由分说把饼塞进他手里:"撒谎,我都听见了。"
天蒙蒙亮时,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了他们。巷口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挨家挨户搜!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周成业拉起妹妹就往巷子深处跑。转过几个弯后,前方突然出现一堵高墙。眼看追兵越来越近,墙角一个不起眼的木门突然打开,伸出一只布满皱纹的手:"快进来!"
兄妹俩来不及多想,闪身钻进木门。门后是个堆满废旧报纸的小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警惕地透过门缝观察外面。
"谢谢婆婆......"周小小刚要道谢,老妇人突然转身捂住她的嘴,示意他们别出声。直到外面的脚步声远去,老妇人才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