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今的陈寒来说,要创建乃至是让青莲门达到天鸿星域的顶级势力,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划分神鬼阁部分修士到青莲门中,这样也算是变相的扶持青莲门。
只要不是过于计较,也算是替青莲老祖完成了这一遗愿。
但青莲老祖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了陈寒意料。
“老夫所提要求,不是要传承者尽力去办,而是必须去办。”
青莲老祖的话让青云子虎躯一震,他震惊的仰头看向身姿伟岸的老祖。
老祖一直那么虎吗?
青云子脸颊止不住的抽搐了几下。
您难道不知道您已经死亡了吗?
即便您要这陈疯子立下道誓,他照样可以找到法门豁免道誓的反噬。
您现在这样强硬要求他,就不怕这个陈疯子跟您阳奉阴违?
在他看来,跟疯批没什么区别的陈寒什么都做得出来。
“好。”
陈寒神色并未有丝毫变化,恭敬的抱拳应答,“只要是前辈的要求,晚辈定当竭尽全力。”
反正不过是动动嘴皮的事情。
他没必要跟一个死人计较。
“嗯,态度还算诚恳,老夫没有看错人。”
青莲老祖满意的点头。
见状青云子张了张嘴巴,又默默地闭上。
他很想问问老祖,您从哪里看出他诚恳了?
您是不是眼瞎了?
可见老祖也只是一时的,往后更长的日子里,他还要受陈寒约束,青云子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
同时他也有些着急,要说青云子对青莲秘藏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所以自从遇到老祖后,他便运转功法,显露出自己所修星力中,那独属于青莲门功法的气息。
可老祖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
“未来乾云会引来一场大劫,老夫算到得吾秘藏之人,便是能够解决这场浩劫之人。”
青莲老祖的话让在场众人瞳孔地震,那一片原本低着的头颅纷纷仰起。
“大劫?!!!”
众人心神意乱,能被这位传说级人物称为大劫的事情,能简单?
怕不是连尊者在这样的浩劫面前,也只能沦为蝼蚁吧?
“是什么大劫?”
陈寒的心神虽然因此有些许波动,但并没有太过慌乱。
只要给他时间成长,他相信无论是什么浩劫,都敌不过自己一剑。
如果一剑不行,那就第二剑,第三剑……
“心性不错,超出老夫预料。”
沉默片刻,青莲老祖的神色第一次有了变化,
“虽然说出来可能会让你绝望,但老夫将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但这也只是意味着你具备一丝阻挡浩劫的可能。”
“可惜大道遮掩,老夫当初无法算出你究竟是以什么战胜浩劫。”
“所以老夫也无法告诉你,你现在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去做准备。”
他长叹一口气,“渺渺宇宙,天骄何其多?”
“你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老夫当初算到此劫难时,亦心灰意冷。”
“在经历百万次算计后,终于找到了你这一丝可能,所以留下青莲秘藏。”
而后青莲老祖扭头,看向一侧的青云子,“所以你也不用一直释放青莲门功法独有的气息。”
刹那间,万籁俱寂。
一双双明晃晃如大灯的眼睛看向青云子,犹如身处聚光灯下的青云子脸色微变。
他惊愕的仰望老祖,不是,我是您徒孙啊!
您就是这么坑我的?
“你不合适获得青莲秘藏,因为你无法对抗未来那场浩劫,所以即便你是青莲门之后,在这一点上老夫不会糊涂。”
毕竟青云子扛不住浩劫,最终还是要死去。
一切都会化为乌有,那现在将秘藏交给他,和当初没留下秘藏有什么区别?
“……”
青云子现在算是明白了,老祖的意思很简单,让他打消对秘藏的想法。
因为将秘藏给他,他会输。
而将秘藏给陈寒,他会赢。
他默默吐槽老祖的现实。
“所以你虽然不是青莲门之人,但可以放心的接受老夫的考核,在场所有人中,也只有你有资格参加。”
青莲老祖重新看向陈寒,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让陈寒对青云子或青莲门照顾一二。
“前辈放心,只要晚辈在,青莲门就在。”
“不要提什么青莲门不青莲门的,能过得怎么样全靠门内气运。”
青莲老祖面无表情道:“只要你将来能不抛弃乾云众生,那老夫所做一切便足矣。”
说到这,他不由看向旁边的十绝魔像。
这青莲门独有的召唤魔像,此刻却并没有听从在场中唯一一位青莲门门人青云子的命令。
反而是靠近陈寒身边贴身保护。
一切已经不言而喻。
“第一考名为青莲登阶。”
接着青莲老祖便开始介绍第一考的内容。
整条青莲长阶总共有九百九十九级阶梯。
一旦步入青莲长阶,自身修为会被封印,只能依靠肉身力量登阶。
而且每踩上一级阶梯受到的压力会持续加强,且需要踩出青莲绽放,才算合格,才能继续朝着下一级阶梯进发。
“一阶一莲,九百九十九朵,合一数,可得青莲之果养身。”
青莲老祖眼底泛起追忆,“此阶对你当前大概会有些许难度。”
“但我会等你,最多百年时间,你便可登上最高处,受青莲之果福泽。”
似是担心陈寒忧惧青莲长阶的难度,他还不忘安慰一句。
毕竟每一级阶梯的压力反噬,都是蕴含本源之力的,即便是界主境圆满的修士,如果不够强,很可能要花费千年时光在这上面。
“你打算何时开启试炼?”
见陈寒依旧面色镇定,青莲老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期待,“你可先考虑几日也无妨。”
“不用考虑,现在就可以开始。”
陈寒毫不犹豫的回答他。
旁边的徐文秀等人猛地扭头,但没人敢当众反驳陈寒。
他们觉得这所谓的考核必然不简单。
如果换作是他们,怎么也得考虑一下,不敢这样随意应答。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认为考核往往不仅在考核本身,而在考核之外。
徐文秀想起了自己的来时路,他踩过太多这类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