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冠甲早已草拟好两份古董购买合同,他取出来,让林东过目。
林东口袋里也有两份古董出售合同,这是他出发前,就在林公庄园准备好的。
林东浏览一遍魏冠甲拟好的古董购买合同,基本内容与林东撰写的古董出售合同相同,只是偏重于保证古董的真实非赝方面。
林东撰写的古董出售合同,则注重资金到位,不能拖欠,交易完成,费用结清等方面。
这两种合同都注明,交易真品古董,一经专家鉴定认定古董,完成古董交易,均不得反悔,责任自负等条款。
林东将准备好的古董出售合同取出来,让魏冠甲审阅。
魏冠甲认真的,一字一句的看完这份合同,认为合同里没有过分要求,各条款合理合法,措辞得当,同意签约。
林东与魏冠甲开始商量这16件古董的价格,请两位专家监督。
林东通过数次接触魏冠甲,又考察了魏家古物寄售店里的所有古董古物,听魏冠甲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身价和家庭背景,在坊间打听魏冠甲以往经营地下钱庄的放贷量,综合各方面分析,林东已大概算出魏冠甲的资金拥有量。
据林东估计,魏冠甲手里掌握的资金在3亿元左右,如果加上今年5月初,出售给林东的那批古董古物所得,魏冠甲拥有的资金应该有万元。
林东不在乎这16件高仿古董能买多少钱,他在乎的是,要用这16件古董,将魏冠甲的所有资金和财产打劫一空,让魏冠甲在购买到这16件古董后,身无分文,一无所有,从富商变为负债累累的最贫困的人,让他穷困潦倒,除了自杀,再无路可走,再无法活下去。
林东通晓文物古董,深谙古董市场,他今年5月份来翼城县时,考古车上的那16件真品古董,至少能卖出多万元。
至今年9月,古董行情一路走高,珍品古董有价无市,市场上难以见到好古董。仅齐白石的那5幅绘画,每幅都能高出200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这16件古董,至少能卖到多万元。
因为今年5月,魏冠甲给林东20万元定金,这16件古董算是被魏冠甲定下了。林东没有食言,他直接报出这16件古董的正常售价万元。
魏冠甲当然知道目前的古董市场行情,林东报出的这个价格,一点也不高,是他可以接受的价格。就是林东在这个报价上,再提高1000万元,或再降低1000万元,也是合适的,究竟那么珍贵的,那么世所罕见的古董在那放着,并且有16件之多,这些古董还有很大的的涨价空间。
魏冠甲和那两位古董专家,都非常清楚这16件古董的珍贵和无限价值,他们在两次鉴别中,领略了这16件古董的风采。
在3件青铜器中,那件春秋时期的铜狩猎纹豆,当属国家级文物,说它是一件国之重器也不过分。
铜狩猎纹豆本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盛食器和礼器,经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使用于祭祀,朝聘,宴飨等活动,也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
春秋时期的青铜豆,常见的造型是,上部为盖,盖有捉手,取下翻置,可以放食物。下部为器身,有柄,柄下有圈足。
考古车上的这件铜狩猎纹豆,高21·4厘米,口径18·5厘米,重2·22千克,豆硕腹,作半球形,双环耳,高柄,圈足,腹饰镶红铜狩猎纹,足饰鸟兽纹。
据说,传世的铜狩猎纹豆有3件,除了收藏于皇宫的那一件外,其它两件下落不明,也许市面上能找到的就这一件。
这件春秋时期的铜狩猎纹豆,就是无价之宝。
那件春秋时期的铜立鹤方壶,有一对两件,考古车里的算是其中一间,当属绝世珍品。
考古车里的那件铜立鹤方壶,壶有冠盖,冠盖边缘呈双层莲瓣向外张开,莲瓣中央为一独立之鹤,壶身满饰蟠螭纹,腹两侧饰回首龙形双耳,腹下部四角各有一双翼怪兽。方形圈足下面,是两只侧首吐舌,卷尾屈腿的虎。
此壶设计独特,特别是那只独立之鹤,一改商周时期神秘凝重之风,给人清新飞动之感。
铜立鹤方壶的铸造,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貌,展现了春秋时期郑国工业科技水平,特别是青铜铸造水平,在当时独领风骚。
这样共有两件的铜立鹤方壶,同样属于国之重器。拥有一件,就等于拥有半个世界。
那件六朝时期的铜龙首柄鐎斗,器身为圆口深腹,形似小盆,盆一侧有长柄,下为兽形三足。
此件鐎斗为龙首柄,鐎斗清新俊逸,颇具魏晋风韵。
鐎斗又称“刁斗”,既可以热酒,也可以温食。鐎斗流行于两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趋于消亡。鐎斗以铜、瓷质地居多。
考古车里的那件六朝时期的铜龙手柄鐎斗,线条优美流畅,造型简约大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那件铜龙手柄鐎斗,同样属于国之重器,世间少有。
魏冠甲估算,仅这3件青铜器,至少售价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