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有百姓喃道:“这群腐儒祸害不杀,就不足以平民愤,大明就没有清明的将来。!”
有人回说道:“杀谁?天道并没有将许多该杀的人,都没有给盘点出来,在这大明朝廷之中要杀谁?谁又该杀?”
人群之中,也有人说道:“看看那辽阳与沈阳那里无知的汉民百姓,当那些建奴白眼狼,真正占领了辽阳与沈阳之后,他们才知道后悔,才知道选择反抗,这不都晚了吗?”
有人却在这个时候说道:“不得不说,李永芳这个人,是真的该杀,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他在辽阳与沈阳民间,用各种不真实的流言与舆论,几乎都把那里的汉民百姓,都给哄骗了,真是太可恶了。”
然而,也有人却冷冷的回应道:“老祖宗一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吗?”
......
大明神宗界(1618).
赫图阿拉: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皱眉不悦的言道:“谁?是谁降了大金之后,又暗中与大明勾结?”
“还是说,那些许多被李永芳策反与收买的人,都没有被天道盘点出来,故此,天道也不将,那个叛变本汗的人给盘点出来?”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代,看不到刘兴祚的具体情况。)
......
诸天万界大清时代。
民间:
人群之中,有人喃道:“对啊,天道不这在这个时候提醒,我都差点就忘记了,其实我们在这一世里,是可以刺杀他们满人官员的,甚至他们的皇帝??”
也有人泼冷水的说道:“他们的皇帝,不是被层层重兵与护卫保护着,就是皇宫深院里,太难刺杀了。”
“但是,在他们满人太祖,在刚刚打下辽阳城与沈阳城的时候,那里的宫殿,可不是京城的皇宫可比的。”
有人接着说道:“我记得在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占南京后,他们就开推行剃发易服的‘剃头令’。”
“其中,就有当时驻苏州的八旗副都统科尔昆,在一次外出巡查时,遭遇民间义士组织的伏击。”
“在苏州的街巷爆发了激战,那科尔昆就差一点,真的就是差一点,就被刺杀成功了。”
“但他的坐骑与随身的数名侍卫,都被斩杀了。”(记载于《苏州府志》的“兵事”部分)
有人喃道:“这就是大清朝廷,严禁我们华夏民间打造武器,以及研究火器的主要原因吧。”
“他们是怕他们的满人贵族,某一天走在大街上,突然就被人给暗杀了。”
有人回道:“老兄说的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不然,我们华夏中原的火器发展,在天道历史进程中,从大明王朝开始,怎么可能,比西方洋人,落后了那么多?”
最后人群之中,有人喃道:“难道,就没有义士,针对过满人皇帝的刺杀?”
而人群之中,也有人小声的回道;“怎么就没有了?”
“那大清康熙皇帝,有一次南巡的时候,不就发生了‘帐殿夜警’的事件了吗?”
那人又接着说道:“虽说,针对满人皇帝的刺激,虽然不多,但在各地方,对满人贵族官员的刺杀事件,可不少。”
“加上,他们喜欢修改华夏历史事件的秉性来看,估计很多被我们汉人义士刺杀的事件,都没有被了他们记载在史书中去。”
......
【对于大明王朝而言,萨尔浒战役的惨败,是打开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序幕。】
【因为在萨尔浒战役发生之前,大明朝廷的财政,已经陷到危机与国库空虚的困境之中。】
【努尔哈赤的突然背叛与造反,彻底的让大明朝廷财政体系,开始崩溃。】
【于是,户部尚书李汝华在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遇中时,并想要借努尔哈赤背叛与造反之机,推动大明王朝的财政改革。】
【户部尚书李汝华,在大明文官体系下,可以说算是张居正门生的弟子。】
【李汝华想要推动的财政改革,也是借鉴了张居正的“考成法”下,所演变而成的改革的措施。】
【因此“辽响加派”的前身“田赋加派”就此而生。】
【户部尚书李汝华的本意,是想要通过临时增加“田赋加派”,来解决大明财政危机的燃眉之急。】
【只是,之后的事态发生与变化,已经不是他李汝华一个人能左右的了。】
......
【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是“田赋税收加派”的首次推行,大明王朝的每亩地,加征三厘五毫(0.0035两)。】
【一年下来,田赋加派的赋银约200万两,是大明王朝此时总田赋税率,在原额的基础上,提高了约七成一(约15%)。】
【萨尔浒惨败后,辽东局势失控,明军需增兵防御。】
【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十二月,每亩再加三厘五毫,累计七厘(0.007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