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后。
冀州平原之上,那座曾经象征着袁氏霸权,雄踞北方的都城——邺城,终于,迎来了它的宿命。
这十天里,顾衍并没有急着进军。
他就像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在享用完一顿大餐之后,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
那数以十万计的河北降兵,就是他最大的战利品。
处理这批降兵,顾衍展现出了与他在战场上那酷烈手段截然相反的,惊人的怀柔与手腕。
没有屠杀,没有虐待,甚至没有一句羞辱。
第一件事,依旧是开仓放粮。
让所有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河北士兵,吃上了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几次的,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和炖肉。
当那股浓郁的肉香,飘散在巨大的战俘营上空时。
当每一个降兵,都捧着那碗沉甸甸的,足以让他们活下去的食物时。
无数铁骨铮铮的汉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们不是因为打了败仗而哭。
他们是因为,第一次,感觉自己被当成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时被牺牲掉的“牲口”!
第二件事,甄别。
顾衍亲自下令,让张合出面,从降兵之中,将那些作恶多端,鱼肉乡里的军中恶霸、地痞流氓,全部都揪了出来!
当着所有降兵的面,就地正法!
人头滚滚!
这一手,杀得降兵们心惊胆战,也杀得他们,心服口服!
剩下的,都是些家世清白,只想混口饭吃的普通农家子弟。
第三件事,分化。
“想回家的,可以!每人发三天的干粮,拿上你们的遣散文书,回家去,告诉你们的乡亲父老,我顾衍,不是来屠戮河北的,我是来给河北,换一个新天地的!”
“不想回家的,想继续当兵吃粮的,也可以!我顾衍麾下,缺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勇士!只要通过考核,编入我的军队,待遇,和我的老兵,一视同仁!有田分,有饷拿,战死了,你们的家人,我养!”
这几条命令下去。
整个降兵营,彻底沸腾了!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打了败仗,当了俘虏,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张合站在顾衍身后,看着那些降兵,从一开始的麻木、恐惧,到后来的感激、狂热,他心中,只剩下无尽的叹服。
攻心,又是攻心!
这种手段,比战场上的任何刀枪,都要锋利百倍!
他彻底明白了,顾衍要的,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胜利。
他要的,是整个河北的人心!
他要从根子上,彻底挖掉袁氏统治的基石!
经过十天的整编与消化。
十万降兵,超过半数,选择了拿着路费,感恩戴德地回家。
他们将成为最好的宣传员,将顾衍的“仁义”,传遍冀州的每一个角落。
剩下近四万精壮,则被优中选优,经过张合的亲自挑选,暂时编成了一支新的军队,由张合亲自统领,作为偏师。
至此,朝歌之战的战果,被顾衍完美地,转化成了他继续北伐的,强大助力!
他的总兵力,不减反增!
而他的威望,在整个河北,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堪称神魔般的高度!
终于。
当一切准备就绪。
那面让整个河北闻风丧胆的“顾”字大旗,再次,迎风招展!
“目标,邺城!”
“出发!”
顾衍的命令,简洁而又冰冷。
“轰隆隆——!”
数十万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无法阻挡的钢铁洪流,缓缓开动!
那上百架狰狞的投石机,数不清的床弩、楯车,被无数的辅兵和牛马,拖拽着,发出沉重的轰鸣!
旌旗如林,遮天蔽日!
刀枪如海,寒光慑人!
大军所过之处,沿途的郡县,望风而降!
没有任何一个城池,敢于抵抗!
守城的官吏,甚至会主动打开城门,将粮草、军械,恭恭敬敬地,献给顾衍的大军,只求能保住一条性命,保住一城的安宁。
顾衍的兵锋,就像一把烧红的烙铁,轻而易举地,烫穿了冀州这块早已腐朽不堪的破布!
终于!
在无数冀州百姓那复杂而又恐惧的目光注视下。
这支代表着末日审判的军队,来到了邺城的城下!
一座座巨大的营寨,拔地而起!
连绵的营帐,如同群山,将邺城,从四面八方,围得水泄不通!
一架架高耸的望楼,被迅速搭建起来,比邺城的城墙,还要高出一头!
顾衍军的士兵,可以站在望楼之上,清晰地,看到城墙上每一个河北士兵那惊恐不安的脸!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群巨兽,将它们的猎物,团团围住。
不急着吃。
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你,欣赏着你临死前,那绝望的挣扎!
顾衍骑在马上,立于中军阵前。
他的身后,是吕布、赵云、徐晃、张飞、马超、张辽、高顺、张合……
一排足以让任何敌人肝胆俱裂的,当世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