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力量,可以发挥到如此的强大,倘若我大宋也能在黄河之上修建这样的大坝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担心黄河泛滥了!”
宋仁宗眼中全是深深的羡慕!
同样羡慕的,还有几乎其他各大时空的皇帝,因为洪灾是几乎所有朝代的心病之一。
...
“你们说,我大明什么时候能修建这样的大坝啊,这么大的就不想了,要是能在黄河上修建这样一座大坝,朕就心满意足了!”
明成祖朱棣看向了群臣。
群臣都不敢答话,毕竟这可是要直接拦截一条大江大河的工程,泥土坝什么的,根本就没有用。
“陛下,我们还是应该先将博主赐予的那些知识研究好了,大幅度提升了国力和科技水平之后,才能考虑那样的问题,至少我们得先研究出水泥和炼钢技术以及机械等才行。”
林则徐思考了一番之后说道。
...
“我大秦当年有李冰修建都江堰,现在我们也一定可以,当然我们需要先实现基础的工业能力提升之后才能开始这样的工程。”
秦始皇眼中信心满满,只是他话说完,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该死的徐福!”秦始皇强装没事,在心中暗骂了一声,虽然徐福已经死了。
...
【自从三峡大坝修建起来之后,凭借着它强大的蓄洪调水能力,再加上在长江的干支流上其他的水利设施的辅助,整个长江流域几乎没有再发生过什么大的洪水了。
同时在旱季之时,其还能对下游进行有效的补水,以保障无数人的生产生活的稳定。
...
另外,凭借着其配套建设的水利发电站,其世界第一的发电量,也为新华夏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
记得小时候,家住农村,到了夏天,到了用电高峰期,时不时的就会停电,电风扇停转,简直热得人遭不住。
而到了现在,即便是农村,也很少出现停电的情况了。
当然,这并非三峡水电站一家的功劳,还有着许多的其他水电站,火电站,太阳能电站,风能电站,核电站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冒出来。
毕竟经济发展了,电量需求也是在急速攀升的!
...
再者,三峡工程还大大的提升了长江流域的航行能力。
在过去,万吨轮船最多只能到达湖北宜昌一带,再往上的夔州,重庆等等,就不用想了。
这不仅仅是水位的事情,更是因为三峡段的长江之险,其水流之急,礁石之多,稍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
历代,有许多诗人都曾写诗描绘过这里的情况,如李白在被流放之后遇到赦免,就曾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写得更加直接:“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
“好诗,好诗,这李白还真不愧是诗仙啊,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既表达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也体现出了他遇到赦免之后心态。那劳什子打油诗人,你要不也来两句?一船两船三四船,武船六船七八船,十船百船千万船,打油诗人下江南!”
魏武帝曹操哈哈笑着说道。
...
“哈?魏武帝你学朕干什么?你才学那么高,应该横槊赋诗,自己作一首啊!”
赵匡胤差点没笑到蹲地上了。
...
各大时空,无数观众又开始了纷纷嘲讽起来。
...
乾隆帝看到这一幕,咯噔一下,都没来得及骂上两句,就直接被气得晕倒了。
...
【自从三峡水利枢纽建成之后,其上游的水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直到重庆的水位都被提升了,这使得长江里面那些无处不在的暗礁彻底的没入了水中深处,也使得这一段的水路从此变成了“高峡出平湖。”
万吨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极大的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物流运转和经济发展。
这使得原本规模有限的重庆府也从四川分出来,成为了新华夏四大直辖市之一,新华夏的七个超级大城市之一。
这就刚好要说到三峡工程的另一大难题了。
那就是移民问题。
因为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水位会大幅度提升,将会淹没沿江的很多地区。
所以,从公元1985年开始,朝廷便开始进行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并且为了方便地方统筹工作,还打算单独将三峡地区划分成一个省级单位。
到了1994年,因为三峡计划已经正式通过批准,所以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
最终,三峡省没有成立,但重庆府从四川划分了出来,其范围主要就是长江沿线一带。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重庆地处西南门户,是属于我华夏的战略大后方。
在抗倭战争期间,国府就将首都搬迁到了这里,所以将其单独出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些地区,以备未来。
最终这次浩浩荡荡的移民工程,直到2009年彻底结束,总共迁移了超130万人,入迁地总共包含12个省,所有的移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朝廷修建的房屋,有朝廷安排的生计,没有一个落下的。
这也是一个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难以完成得如此顺利和妥善的工程。
或许,也只有当年还没有变质没有崩解的红色北极熊或可以办到一些,但按他们的情况,也绝不可能像我新华夏一样尽心尽力的去安置好百姓。】
...
“130万,迁移十二省,还都有房子,都有生计,这得花多少钱啊?”
康熙帝惊叹道。
然后,很快,他的脸就黑了。
因为...
【在华夏的历史上,也有多次由朝廷主导的大规模移民事件!
比如明朝洪武永乐大移民,清朝湖广填四川,清朝迁海令等等。
这里又不得不展开说一下了。
就比如洪武大移民,乃是因为元末明初的乱世,导致中原地区人口锐减,于是从朱元璋洪武五年开始,到朱棣永乐十五年左右,一直在有计划的在进行移民。
有传说说朱元璋搞强制移民,就是强行将百姓捆绑起来,用绳子串成一串,让官兵押送到目的地。
还有说解手一词就来源于洪武大移民的。
这些说法流传得还挺广泛的。
但是根据一些专家研究认为,强制移民的说法存在争议,因为很多所谓的明初强制移民的故事都是传说,没有史料支持。
而且有些强制移民的传说还经不起推敲!
就比如山西洪洞就有个大槐树的传说,说是当地官府公布了移民的范围和规则之后,很多人不想移民,不配合。
当地官府就贴告示,到了时间,不想移民的,只有在大槐树下的才行,其他的都必须移民。
于是当地很多人都去挤在了大槐树下面,然后等到很多人都聚集到了这里之后,官府就派兵将这些人团团围住,然后捆上绳索,连成一串,强制押送这些人移民。
专家认为,洪洞移民前后持续了50年,这样骗人的方式能用一次,还能用第二次?
而且为了促进移民的推行,明朝官方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方案,比如分地,免税三年,发棉衣,种子,耕牛,发路费,农具购置费等等。
这具体到底有没有强制移民,现在也很难说清楚,要说绝对没有强制,那说得也太绝对了,毕竟古代的官府和新华夏的官府可不一样。
不过,这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的阿美,经常在国际上张口就来,污蔑一些我们没有的事情。
结果往往是过了几年,人们发现,特么的,他们污蔑我们的事情,原来他们全都干过。
这就是自己烂,以为别人也一样烂!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呢?
这就要说到湖广填四川了。
历史上湖广填四川不止一次,比如宋末元初之时,因为四川人顽强抵抗蒙古入侵,导致人口急剧锐减,所以元朝后来搞了移民。
再后来,到明末清初的顺治年间,四川人再次顽强抵抗满清入侵,被杀得千里无人。
从康熙时期开始大量从湖广移民。
这一次是真的有史料记载了,很多百姓被强行捆绑,串成一串,被押送到四川。
这两次移民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仅单独从移民这件事来说,好歹清朝也是一样推出了鼓励政策的,至于这些政策执行得怎么样,这里就不细说了。
至于造成这次四川人口锐减的原因,自然还是清朝造成的,不过,相对来说,主要是在顺治年间,跟康熙帝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后来吴三桂反清,连带导致四川再一次被屠戮,这也是事实。
...
接下来的第三个迁海令,那其中的罄竹难书的罪恶,就必须扣在康熙头上了。
话说,当时清廷为了切断南明郑家海上势力的反攻,早在顺治八年就已经开始搞迁海了,也就是将沿海百姓内迁30-50里。·
在顺治十八年之时,康熙继位,正式发布了《迁海令》。
有说这是鳌拜搞的,也有说这是几个汉人投降者建议的,但这些目前来说,都没有具体的史料指明到底是谁建议,谁主导的,一般认为可能是很多人参与制定的。
自从迁海令下达之后,沿海地区的百姓可谓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要说移民,得需要准备吧,得需要妥善安置措施吧,得分批分段进行,以更好安置吧。
清朝倒也的确是分批进行了,只是他们的分批,不是正常的那种一个地区的百姓陆续的迁走,而是看当前哪些地区对郑家的封锁效果好,确定了地区之后,就给三天的时间。
三天一到,清军就开始到处放火,将百姓的房子全部烧了,对于不肯走的百姓,直接就挥动屠刀给杀了!
除了这些罪恶之外,又因为清廷没有安置措施,只是强行驱赶百姓,又导致了大量百姓在迁移的路上因饥饿、伤病等问题去世。
史料记载:“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连续多次迁移的事情,也就是第一次迁移之后,好不容易才勉强安顿一下,结果又来第二次,第三次,把百姓给折腾得死去活来。
史料记载:“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迁而界始定。”
“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整个迁海令所执行的范围,不仅仅只是东南的福建,南方的广东,东边的浙江,甚至就连辽东也有,可以说是整个华夏沿海地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清廷在沿海立下了很多界桩,但凡只要敢越界,就一律杀死。
界桩之外,一切的房屋,物资,树木,农田什么的,全都烧了,砍了,将沿海一线,直接化作了白地。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封锁郑家的经济!
有史料记载:“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
这就是满清的罪恶!
这也是康熙的罪恶!
要说《迁海令》的发布和执行的前几年,或许的确跟康熙没什么关系。
但是自康熙八年,他把鳌拜喊去开会,然后让一群摔跤手偷袭鳌拜,将鳌拜强行按住,打成猪头,然后趁势关押,彻底剥夺了鳌拜的权力之后,就开始大权独揽了。
而迁海令一直持续到了康熙二十二年才被废除,期间在攻打海岛的那几年,更是对迁海令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
这些所造的孽,那就说不到别人的头上了。】
...
“混账!混账满清!如此欺我汉家百姓,朕要让你死,让你的祖宗死!”
南汉刘备看着天幕上出现的那些百姓被驱赶,饿死,病死,被杀死的场景,气得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面。
同一时空,金熙宗完颜亶很是无语道:“满清是满清,我们大金才没有这样垃圾的后人,怪我们头上干什么?”
...
“建奴,你们找死!”朱元璋大怒!
...
“很好,很好,顺治,康熙,建奴,等着,这个仇我们一定会报的,而且用不了多久!”
南明永历帝咬牙切齿,这些事情,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的痛恨!
...
“气死朕了,能不能让朕带着大军穿越,朕想亲手灭了这满清!”汉武帝怒火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