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喋喋不休地控诉着,众人听完前因后果,都不由黑线。
他何止是吃得“多了点”?
大概那时他刚化鱼龙不久,渡劫后消耗太大,胃口大得出奇,这一带水域里的鱼虾都要被他吃光了!
吃光了水里的鱼虾不算,他还半夜悄悄跑到附近人家,偷吃牧民养的牛羊!
众人无语,牛羊是牧民安身立命之物,你把人家养家糊口的东西偷吃一空,莲花生大师说你“作恶多端”,哪里冤枉你了?
江璃悄悄对龙蛋道:“蛋蛋,要不这个小弟就别要了吧,咱们养不起啊!”
这哪里是鱼龙?分明是饕餮啊!
龙蛋默默点头。
蛟龙奇道:“如此说来,你被困于此地已有几百年,怎么没把你饿死?”
鱼龙哭丧着脸:“那秃驴给我下了咒,每日只准吃一条鱼!吃第二条便会腹如刀绞!”
“没看我都瘦成啥样子了?几百年了啊,几百年来,没吃过一顿饱饭!”鱼龙声泪俱下。
众人看着他那圆圆胖胖的鱼身子,俱都无语。
“我这是虚胖!虚胖!”鱼龙急急分辩道。
谢长安开口问道:“你在何处跃的龙门?何以竟会到了藏地?”
鱼龙圆圆的鱼眼睛闪过一丝迷惘之色。
“在何处化的龙?我也不记得了!”
他歪着头,努力回忆着。
“我只隐约记得,我刚跃过龙门,似乎来到了大海?”
“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突然电闪雷鸣,天地变色,海面掀起千尺巨浪,像一座座高山向我砸来……”
鱼龙想到那如同末日一般的景象,仍然心有余悸。
龙蛋哈哈笑道:“夸张了吧?区区鲤鱼化龙,就算有雷劫,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吧?”
江璃面色肃然:“你化为鱼龙之时,可是五百年前?”
鱼龙甩了甩尾巴,不好意思地:“我不识数,不知道到底几百年?总之,很久很久了!”
江璃又黑线。
都说鱼的记忆力极差,没想到化成鱼龙后,还保留了这个“特长”……
谢长安悚然:“小狸奴,你意思是,这条鱼龙,也经历了那次天地巨变?”
龙蛋也反应过来了,他颤声问道:“你……还看到了什么?可有见到……真龙?”
如果这条鱼龙当时在场,那么他很有可能目睹了那天发生的一切!
鱼龙被这几人的灼灼目光看得头皮发麻,嗫嚅地:“我……我不记得了……”
龙蛋从龙宫里蹦出来,一下蹦到鱼龙跟前。
蛟龙怕他有失,连忙也从龙君府里闪身而出,将龙蛋团团护住。
龙蛋急急地:“你好好想想,这件事……对我十分重要!”
鱼龙诚惶诚恐地:“是,陛下!”
他闭上眼睛,苦思冥想了一会,猛地道:“我想起来了!我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提着尾巴拎起来……”
江璃、谢长安对看一眼,莫非便是那位灭了龙族的大能?
龙蛋与蛟龙与屏住呼吸,只听鱼龙道:“……然后我就被咻的一下扔了出去……”
“等我恢复意识时,就在这儿了。”
江璃通过同心契悄悄对谢长安道:“拎起来一看,发现不是龙,便随手将它一扔?结果扔到藏地来了?”
谢长安颔首:“很有可能。”
龙蛋急切地:“除此之外呢?”
鱼龙嗫嚅地:“我当时肯定昏过去了,啥也没看到,啥也不知道……”
龙蛋很失望。
他一言不发,瞬间消失。
“陛下,陛下!”鱼龙吃惊地四顾,“哥,陛下呢?”
还没说收不收他呢,怎么就跑了?
蛟龙皱眉:“我连五百岁都没有,当不起前辈的兄长!”
“哎呀,岁数不重要嘛……”
江璃对谢长安道:“我去看看蛋蛋。”
“嗯,去吧,好好安慰安慰他。”
江璃遂向后殿走去。
她走进寝殿,拉开玉床的帐子,只见被窝鼓起一个大包,龙蛋如她初见那样,用被子将自己蒙得严严实实的。
“蛋蛋,你是不是躲在里面哭鼻子啊?”
江璃假作嫌弃地,“你莫忘了,那是我的被子!”
自从蛟龙开始孵蛋,龙蛋不再需要用玉床保温,江璃便堂而皇之霸占了这玉床,现在上面铺的,都是她与谢长安的枕头被褥。
龙蛋一下掀开被子,气鼓鼓地:“谁说我哭鼻子了?”
江璃温柔地抱住他:“蛋蛋,想哭就哭吧,姐姐在这儿陪着你。”
“哇哇哇哇……”
龙蛋绷不住了,号啕大哭起来,眼泪汹涌而出,把江璃胸前的衣裳弄湿了一大片。
“哇哇……我连父王母后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
“哇哇哇哇……都不知道仇人是谁,日后怎么为他们报仇……”
江璃叹了一口气,轻轻拍着龙蛋:“蛋蛋,你忘了你父王最后和你说什么了?他让你务必活下去!”
“灭族之恨,血海深仇,如何能不报?!”
龙蛋边抽抽噎噎,边咬牙切齿。
“首先,你得好好活下去,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有报仇的机会啊。”
江璃柔声道,“你现在连壳都没出,谈何报仇雪恨?”
“姐姐,你说得对!”
龙蛋收住眼泪,坚毅地,“我要好好活下去,好好修炼,等我强大起来,自然便能找出当年的真凶了!”
“嗯,你能这么想便对了。”
江璃欣慰地拍拍他,“等咱们返回上界,我托师父为你打听一下。”
轮回观世镜内的小世界,都是炼制此镜的大能在虚空“捡”回来的,到明玄真君那个层次,或许能打听到这些小世界的内幕。
“真的吗?姐姐的师父能打听到?”龙蛋喜得又想掉眼泪。
“我只能说让师父帮你问问,不保证能打听到。”
“不管能不能,我先谢谢姐姐,还有姐姐的师父!”
江璃微微蹙眉,其实,关于目前所处这个小世界,以及五百年前的“天地巨变”,她一直有个疑问。
龙蛋、明珠,包括这条鱼龙,都对五百年前那场“天地巨变”言之凿凿,但为何大楚、包括前朝的史书,却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
她翻过大楚的典籍,其中记载的史事可上溯到三皇五帝,唯独对五百年前的“巨变”没有提及一字。
仿佛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