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直接消灭高邮湖大队的水上力量,基本不可能 —— 湖里水网复杂,咱们的舰艇小、灵活,日军的大型驱逐舰进不来,可他们要是铁了心封锁这条通江水道,事情就麻烦了。”
林毅指尖沿着水道划了一段,“您看,从高邮湖到长江口这段水道,全长四十多公里,两岸地形平缓,日军只要在关键河段布上水雷,再派陆军控制沿岸,咱们的舰艇就很难再顺利进出长江,到时候高邮湖大队就只能困在湖区里,没法再去长江里袭扰日军运输线了。”
老将闻言,立刻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顺着林毅指的水道仔细查看 —— 这段水道窄处仅能容两艘舰艇并行,沿途还有几处浅滩和弯道,确实是易守难攻的地段。
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半晌才直起身,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你说得对,这水道就是高邮湖大队的‘咽喉’,日军要是真这么干,咱们的舰艇确实没法动弹。你有没有什么破局的办法?”
林毅摇了摇头,语气坦诚:“老将,这事儿目前无解。您想啊,这段水道四十多公里,沿岸涉及的区域太广,咱们现在只控制了其中一段,大部分地段还在日军和伪军手里。
除非新四军能拿下整个水道沿岸的控制权,把据点连成线,才能保障舰艇进出安全,可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 新四军现在的主力还在苏南、皖南一带,抽不出足够兵力来夺这条水道。”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日军吃过一次亏,肯定会加强沿岸的防御,说不定还会在水道里布设固定的拦阻网或者布设水雷,到时候咱们就算想强行突破,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得不偿失。”
老将沉默地盯着地图,指尖在水道沿岸的据点标记上反复摩挲,良久才叹了口气:“这么说,高邮湖大队还真就只能困在湖里了?”
“也不能说‘困’,咱们换个思路就行。” 林毅走到地图旁,指着高邮湖湖区说,“高邮湖面积大,水网密,正好能当咱们的练兵场。咱们的战士大多是陆军转过来的,对水上作战还不熟练,正好借着这段时间,在湖里练编队、练伏击、练布雷,把基础打牢。
等将来咱们有了合适的基地 —— 比如收复了长江沿岸的港口,或者拿下了海岸线附近的据点,再把这支队伍拉出去,到时候他们有了实战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再说了现在不是大多数人员都被抽调的北方海军了么,那边天暖了以后还要回去的。”
老将听着,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抬手拍了拍地图上的高邮湖区域:“你这话在理!眼下先把底子练扎实,总比急着出去拼消耗强。就算日军封锁了水道,咱们在湖里把队伍练精了,将来一旦有机会,照样能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他转头看向林毅,语气笃定:“鱼雷艇、水雷和鱼雷的事就拜托你了,尽快送过来,让战士们多练多熟悉。至于水道的事,我跟新四军那边沟通一下,让他们多留意沿岸日军的动向,就算没法夺控制权,也得盯着他们的动作。”
“好,我尽快。” 林毅点头应下,心里也松了口气 —— 老将能冷静下来权衡利弊,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这对后续的部署来说,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
林毅见老将敲定了高邮湖大队的后续安排,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一半,随即想起这次的物资还没汇报,于是他语气轻快地补充:“对了老将,还有件事要跟您汇报 —— 之前您惦记的冬装和取暖设备,都已经通过发出来了,按照航程算,半个月内应该能陆续到货。”
“好!好!” 老将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连连点头,“这冬天眼看就快到了,北方那边已经开始降温,有了这批冬装,战士们就不用挨冻了,你这事办得利索!”
林毅笑着继续说:“不光是冬装,我这次还顺便采购了一批性能先进的轻机枪 —— 使用的子弹跟咱们现在用的加曼德半自动步枪、欧沃自动步枪通用子弹的型号,省得后续弹药补给麻烦。我还带了样品回来,您要是有兴趣,咱们现在就能去看看。”
“哦?还有新的机枪?” 老将顿时来了兴致,当即起身,“走!带我去瞧瞧!正好参谋长也在隔壁办公,叫上他一起看看,这轻机枪要是好用,那就太好了。”
说着,老将走到门口喊了一声,没过多久,参谋长就快步走了过来,听说有新机枪的样品,也满脸好奇。林毅带着两人快步走向总部停车场,来到自己那辆军用吉普车旁,打开后备箱,小心翼翼地搬出一挺通体黝黑橘色护木的轻机枪 —— 正是之前罗天行硬塞给他的 56 式轻机枪,枪身还带着淡淡的机油味,看着格外扎实。
老将和参谋长凑上前仔细打量,伸手摸了摸枪身的纹路,又掂了掂重量。参谋长皱着眉琢磨了片刻,开口道:“看着倒是挺规整,重量也还行,比咱们使用的dp27轻机枪轻了不少,就是不知道实际打起来怎么样,感觉跟咱们之前用的捷克式也没太大差别,看着一般般。”
老将也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但眼神里显然也带着几分期待:“光看不行,得实打实试试才知道。参谋长说得对,咱们去靶场,让林毅打几发,看看这枪的劲头!”
“没问题!” 林毅当即应下,把轻机枪重新放回后备箱,开车带着两人往总部内部的靶场赶。这处靶场不大,却收拾得十分规整,远处立着好几块木质靶板,旁边还堆着沙袋,显然是平时战士们训练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