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887章 毫米加农炮

第887章 毫米加农炮(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剑道圣体的我只想躺平 犬王出山 凡游神之千面如意的百世千生 反派:开局十连抽,送走杀手女主 叔父神探狄仁杰,我打造破案天团 网王之剧情外的原住民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回京后,大小姐靠医术拯救全宗族 疯了吧?你有十个SSS级武魂! 都追绿茶女主?那恶毒女配我要了

不得不说林毅这个家伙是真的不怕事大,在他心里觉得不管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两边打得越凶、死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两败俱伤。

他还偷偷盘算着,等将来局势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没准还能借着机会,从苏联人手里拿回一些曾经失去的领土呢。

签完 56 式轻机枪的合同,林毅把笔往桌上一放就起身,手刚碰到椅背上的外套,罗天行就伸手按住了他的胳膊,脸上挂着熟稔的笑:“林毅,你别急着走啊,都说了有好东西给你,总不能让你白跑这趟茶馆。”

林毅无奈地坐回椅子上,指尖揉了揉眉心:“老罗,我欠你的人情刚用两万挺轻机枪还了大半,你这是打算一次把我这点‘余粮’全薅走?”

林毅的心里可是门儿清,国内军火储备库里最少都堆着的超过50万挺 56 式轻机枪,罗天行今天敢塞两万,下次就敢提五万、十万 —— 这老小子向来是 “得寸进尺”,自己要是不守住底线,迟早得被这些 “老货” 缠上。

林毅可是知道56式轻机枪从1956 年定型开始生产,1963 年经改进设计又定型为 56-1 式。该枪直到 1994 年正式停产,在近 30 年的生产历程中,总产量超百万挺 。

在服役方面,56 式轻机枪可谓战功赫赫。它参与了Z苏边界冲突、对猴子的自卫反击战和跟阿三的边境战争等多场重要战事。

在 1962 年的跟阿三的边境战争中,面对阿三军装备的英制斯登冲锋枪、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布伦式轻机枪,56 式轻机枪凭借 100 发弹链供弹,在火力持续性上远超采用 30 发弹匣供弹的布伦式轻机枪,为我军压制敌军立下大功。

作为步兵分队近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关键武器。以 12 人制步兵班为例,全班的火力核心就是 1 挺 56 式班用轻机枪,由正副射手操作。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 95 式班用机枪列装部队,56 式轻机枪开始逐渐退出现役。先从一线部队全部撤出,二线部队一直使用至 21 世纪初也全部退役 。

退役后的 56 式轻机枪,部分因超过服役年限、存在硬性故障(如枪管弯曲、膨胀或有裂纹、弹膛烧蚀致不能退壳等),以及战术技术性能下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在规定距离上射击精度不达标)等原因被销毁。

按照规定,需要长时间储存的枪械要达到 A 级防护标准,如将枪械用耐油包装材料包好,放在带有固定、缓冲装置的枪箱中然后用钉子封装。部分状态较好的 56 式轻机枪则作为战备物资被储存起来,一旦有需要,经过清理、调试等流程,仍可发挥作用 。

罗天行却没接这话,只是从公文包里掏出个深蓝色封皮的文件夹,推到林毅面前,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先看看这个,你要是看完真瞧不上,我绝不多说一个字。”

林毅挑眉拿起文件夹,封面上 “59-1 式 130 毫米加农炮” 几个字刚入眼时,他还漫不经心,可当他翻开第一页,目光扫到参数里面 “发射杀爆弹射程30公里,底部排气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8公里” 那行参数时,手指猛地顿住,之前的随意瞬间被惊喜取代,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些。

他顺着参数往下看,越看心里越热:这59-1 式 130 毫米加农炮采用单筒身管,炮口装着双室制退器,能把后坐力削减近 40%;炮架是液压制退机配弹簧复进机,行军时能把炮身转 180 度贴在炮架上,缩短行军长度;

弹药除了常规高爆弹,还能发射杀爆燃榴弹、A型远程杀爆榴弹、b型远程杀爆榴弹、底部排气增程弹、反坦克子母弹、箭式榴霰弹、烟雾弹、照明弹。”

在现代炮兵武器体系中,底部排气增程弹(简称 “底排弹”)与火箭增程弹是实现火炮射程突破的关键弹种。

二者通过不同技术原理将普通炮弹的射程提升 20% 至 50%,但这种性能跃升并非无代价 —— 其采购价格普遍比同口径普通炮弹高出一倍以上,同时为适配增程结构,战斗部装填的炸药量往往会减少,形成 “射程提升” 与 “成本、威力” 之间的核心权衡关系。

从技术原理来看,两种增程弹的结构复杂性直接推高了制造成本。底部排气增程弹的核心是在弹丸尾部加装一个由燃气发生器、排气孔、点火装置组成的底排装置。

发射后,底排装置内的燃料缓慢燃烧,产生低压燃气持续排出,填补弹丸尾部的真空区,大幅降低空气阻力(可减少 30% 以上的底部阻力),从而延长飞行距离。

这一过程需要高精度的燃料配方(通常为烟火药或复合燃料)、耐高温的金属壳体,以及与弹丸飞行姿态匹配的排气控制技术 —— 仅底排装置的零部件数量就比普通炮弹多 15-20 个,且燃料纯度、壳体加工精度要求远高于普通弹体,单这一部分的制造成本就比普通炮弹增加 40% 以上。

火箭增程弹则采用 “火炮发射 + 火箭助推” 的双重动力模式,弹丸尾部集成了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当弹丸飞出炮口、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后,火箭发动机点火,通过喷射高速燃气为弹丸提供额外推力,进一步加速并延长射程。

这种设计的技术门槛更高:火箭发动机需要微型化的点火控制系统、高能量密度的固体推进剂(如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以及能承受火炮发射时高温高压的发动机壳体。

此外,为避免火箭推力影响弹丸飞行稳定性,还需在弹体上加装姿态修正组件 —— 这些精密部件的制造成本占比超过弹体总成本的 50%,直接导致火箭增程弹的价格比普通炮弹高出 1.2-1.8 倍,部分高精度型号甚至达到 2 倍以上。

成本的攀升还体现在生产流程的复杂性上。普通炮弹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弹体铸造、炸药装填、引信装配,工序相对标准化,生产线通用性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一夜双胞:封少追妻请排队 瞬移凶案现场,真千金被团宠了 初恋大佬软又甜 七零,娇娇小甜媳撩得知青心肝颤 绑定渣女系统后,前任大佬抢疯了 我带着前世家人一起重生了 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 大小姐回归在恋综里杀疯了 妖书诡闻 幻想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