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即便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却也都并非不可改变。
让林岚玉启程的时候,心情都是愉悦的。
即便一路舟车劳顿,也并不妨碍她的好心情。
而好不容易能够走出深宫,不仅不用被拘束在京都,甚至还能跟着林岚玉到处跑。
还没新鲜够吉安的风景美食,就又再次启程,要随着林岚玉去亲眼见识一下他父皇每每提起来,总是满脸复杂的北疆,甚至说不定有机会亲自上前线瞧一瞧。
这对披着一张乖巧无害的皮,实则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的少年人来说,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是而这一路上,水承宜肉眼可见的兴奋,就连一向不大理睬这小孩儿的惜春都看得出来,更别说日日与水承宜待在一起的侍从和先生们了。
林岚玉起先是不大管的,毕竟在她想来,少年人总是充满无限活力的。
这又是出门玩耍,欢欣雀跃什么的,多正常的事儿?
想当初她这个年纪的时候,虽不能说人嫌狗憎,却也是上可上山爬树,下可下河摸鱼,中间还能掏鸟窝的调皮孩子。
她这还是小女孩儿,同龄的小男孩儿比她更调皮的比比皆是。
这辈子她十岁左右的时候,正是不得自由之时,是没那么调皮了,且还有一个空间消耗掉了她每日的大半精力。
但让人头疼的事儿,却也没少干一件。
跟她比起来,这小孩儿简直乖巧的惹人怜爱。
但显然林岚玉的想法,跟水承宜身边那群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这次水承宜身边跟随的人,确实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忠诚度上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这些人忠诚的只是皇帝,又不是九皇子这么个小屁孩儿。
这也就意味着,在忠诚度之外,每个人的小心思,并不会比那些个头顶上并无真正主子的人少。
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从未曾想过要费尽心思讨好九皇子,全心忠诚于九皇子,这些人的小心思还要更多一些。
他们一路担惊受怕,千里迢迢跟着这么个小皇子跑来吉安也就算了。
这才在吉安安顿多久,就又要往外跑,甚至这次去的还是北疆。
北疆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边关,是前线,是连陛下提起来都忌惮三分,因而即便对北静王府多有不满,却也不得不容忍对方继续把持北疆,甚至在前任北静王意外战死后,还要主动托举,尽力让水溶能够安安稳稳的将镇北军接管下来的地方。
更是连被流放的官员都不爱去的极北苦寒之地。
这九皇子不向陛下陈情也就罢了,竟然还主动非要跟着去,什么毛病!
害的他们也得跟着遭罪!
是而这一路上,这些人虽然面上不敢说,私底下难免对水承宜多少有些怨念。
瞧见这小子一路上不仅一点儿没觉得受罪,甚至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跟自己捡了多大的便宜似的,愈发爱黏着林岚玉,这些人的怨念就更重了。
水承宜多鬼精的人,那可是小小年纪就能学会如何与昔年还弱小的母妃借着微弱的优势,在后宫之中活下来,甚至还让他母妃一步步稳固了地位的主儿。
这些人之所以来到他身边,固然是因为皇帝的安排,可也是因为水承宜需要自己身边全都是皇帝的亲信,来保障他的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他这个从前在皇子中默默无名的九皇子与皇帝之间的密切联系。
而并非是让这些人来他这里代为行使皇帝的高高在上的。
即便这些人不敢将怨念表现在明面上,但心里存着不满和怨气。
又自觉自己乃是陛下的亲信,九皇子就算是看在他们背后之人的份儿上,轻易也不会处置了他们,难免对待水承宜吩咐份儿事情的时候,多少有几分怠慢。
水承宜很快便察觉到了这些人的那点儿小心思,以及并不真正视他为主,甚至某些人心中隐约还对他这个皇子带着几分审视的态度。
察觉到这些,水承宜第一时间什么也没说,只是更细心的观察起自己周围这些人,甚至还主动跑去他老师那里晃悠了好几圈。
负责教导水承宜的那位老师倒是没什么表示,只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即便瞧着水承宜日日上蹿下跳的好不活泼,也只是不耐烦的挥挥手,让这小子赶紧滚蛋。
就算在赶路的路上不方便写字,也能多琢磨琢磨这一路上的心得感悟,总之,别在他眼前晃悠。
不管缘由是如何,而今九皇子既然有机会能随着林岚玉四处走走看看,开拓眼界,甚至还能亲自前往北疆,亲身感受一下边关的氛围和北疆百姓们的真实生活,也是难得之事。
所以,等这趟北疆行程结束之后,希望能够看到九皇子多交上来几篇文章。
既然是皇子交给先生的文章,普通的游记自然是不行的,最起码得是策论这种程度的。
即便九皇子如今年岁还小,于写文章一道上还十分生疏,但到底也读了这么几年书了,他也不是什么天资鲁钝之人,若是文章写得太过普通,那届时先生可不会轻饶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