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水溶不仅将庄子留给了大长公主,还留了一些不愿意离开京都的人手。
现如今林岚玉这个旧主到来,虽说庄子上的人起先有些惊讶。
但大长公主一向疼爱晚辈,林岚玉此番来庄子上休闲,又是大长公主早就安排好了,特意让她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来散心的。
这些人瞧见自家旧主,自是欢欢喜喜的,将事情按照林岚玉的喜好,安排的妥妥当当。
再加上这些日子下来,林家几个小姑娘们的“游学”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林岚玉干脆让她们也跟着自己一起来了庄子上。
也不必忙着继续学业,只将她们这一路上的游学所得,尤其是在京都这段时间的收获,认真总结一番,写个文章交上来。
林岚玉让她们写的文章,自然不讲究什么规矩制式,通俗易懂就行。
主要是瞧一瞧她们最近到底都有什么收获心得,这一路上有没有细心观察,认真学习。
也瞧一瞧,她们几个人里有没有哪个很有经商天分的。
毕竟天分这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强求不来。
她虽然有心自己培养一些人手,不能总是薅自家哥哥的羊毛,但也得悉心挑选合适的人才。
而且,早些判断出来她们在这方面合适不合适,也方便不合适的人早些另做打算,不必蹉跎。
林家的几个姑娘们倒是一个个都十分听话懂事,得了林岚玉的话,虽说林岚玉并未限制她们的自由,但几个姑娘们平日里也大多待在屋里埋头翻看资料,整理笔记,亦或者聚在一处互相探讨一下彼此的看法想法,并不贪玩。
但林岚玉自己却不是个在庄子上安分得住的,时常带着惊蛰她们四处跑着玩,有时候还要到附近皇家猎场上去打猎两天。
这日子过得,只能说果然比当初有穆晚秋和林黛玉压着的时候,要潇洒恣意的多了去了。
让京中那些不死心,仍然暗中打探她这边消息的人,听得又眼热又无奈。
毕竟,林岚玉过去这一两年里,到处游玩的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大概是瞧出来林岚玉当真只是个贪玩的小姑娘,不是为了避开风头,才刻意做做样子。
甚至除了每隔一段时日进城陪陪大长公主这位长辈外,林岚玉平日里压根儿懒得进城,更别说进宫了。
反倒是宫中与朝堂之上,日子依旧时不时都有新精彩。
渐渐地,那些人便也懒得一直盯着林岚玉这边,将注意力从林岚玉身上移到了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是去。
林岚玉也确实是在都已经到了京郊第三日的时候,才从秋文韵送来的书信上,知晓了皇帝那家伙疑心病又犯了,不知道怎么想的,又盯上了自己的事儿。
甚至知晓了那些人仍旧没有放弃她这个“极好的拉拢对象”,只是碍于林岚玉待的那是大长公主的庄子,一般人轻易不敢登门,才被她避开了。
林岚玉有些不耐烦,但想到自己确实一直也没把自己想撬墙角的心思藏着掖着半分,人家皇帝防着她点儿,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
林岚玉又迅速自己哄好了自己。
算了,反正她也确实贼心不死,正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多滞留一段时间。
既然这样,陪她这堂兄演一演戏,也行吧!
只是,林岚玉自己没将这事儿当成多大的事儿,天天逍遥自在的,但远在见的卫文清和远在北疆的水溶,可就不干了。
不仅很快将催林岚玉老实回家的书信送到了林岚玉手上,甚至连皇帝那里,都收到了水溶状似“问候”,实则就差没直接问皇帝,我妹妹这是做了什么坏事不成,怎么的就被您给扣押住了的来信。
皇帝对水溶这个堂弟的观感复杂,但却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林如海还是卫文清,都是皇帝十分看重的人才。
尤其卫文清,虽说昔日曾是水溶手下的一员大将,但因着他外祖父的那层关系,与皇帝之间,也还是有些渊源的。
且卫文清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偏又毫不留恋权势,一心只想自由,即便是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也能毫不犹豫的说放下就放下。
不管是昔日秦魏文身上的光环,还是卫文清在镇北军中闯荡下来的功绩,他都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最妙的是,这还是个情圣,跟他昔日皇叔一样的恋爱脑,但显然比他那个皇叔更好掌控。
这样的人,皇帝用起来,总归还是比对着自家堂弟要放心的多的。
皇帝心中对卫文清和林如海都还另有打算,在对待林岚玉的事情上,倒是有些不好拿捏轻重。
恰好在这个时候,大概是因着宫中最近的氛围确实不好,不仅是四皇子和六皇子这两位眼瞧着即将正式出宫办差的皇子身上接连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儿缠上来。
甚至七皇子八皇子他们这些过两年才到婚配年龄的皇子,也有被人盯上的趋势,如今尚且不过七八岁的,只是因着母妃近些年还算受宠,在宫中才多得了皇帝几分偏爱的九皇子,更是在如今这眼瞧着一日热过一日的季节里,差点被一场风寒夺去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