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个聪明人,虽说林岚玉只是提了一嘴,没有说更多,更没有半点儿要薛宝钗一定要接手惜春选购的那些物品的意思。
但薛宝钗当即就一脸感激的表示,真是太感谢郡主和惜春妹妹两人的惦念和信任了,她如今初来乍到,当初为了尽早离开京都,匆匆变卖了在京中的产业。
且她毕竟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青壮年只有薛蟠这个不堪大用的。
为了安全起见,也只能尽量轻装简行。
如今手上虽说银子还算趁手,但货品,尤其是新鲜时兴的货品,一时半会儿还真是难以采购到许多。
如今有了林岚玉和惜春千里迢迢带回来的这批货,可当真是帮了她的大忙了。
当然,此时的薛宝钗更多的还是说客气话,只是觉得不管林岚玉和惜春带回来的是什么,只要确实是吉安这边没有的,早早晚晚的,她总能将东西销售出去。
毕竟是姐妹的一片心意,且人家什么也没说,就拿出来自己的家底来支持她,她不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了去。
更何况,薛宝钗一贯是知道林岚玉虽说看在林黛玉的面子上,对贾家三姐妹都十分照顾,甚至是主动助她们脱困。
但若要真论起来,林岚玉最喜欢的还是惜春。
哦,如今不能再说是贾家的姑娘了,人家如今已经改了母姓,叫赵惜春了。
当初林岚玉费尽心思助惜春脱困,薛宝钗虽说也在其中出了一把力,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在林岚玉跟前卖个好。
本以为那之后,惜春日子定然过得艰难。
却不曾想,她们这位郡主当真是个活菩萨,不仅助惜春带着一大批财物脱离贾家,甚至时隔这么多年,她好不容易离开京都,第一件事儿,就是将惜春又给捞到了自己身边。
这态度,说难听点,就算是对自家亲妹妹,也不过如此了。
自己如今既然是来投奔林岚玉的,于情于理,都没道理不去卖给惜春这个好。
但等薛宝钗真正见到了林岚玉和惜春带回来的这批货物后,当即就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哪里是自己卖人家好。
分明是人家帮了她的大忙呢!
有林岚玉和惜春带回来的这批货物,虽然数量算不得太多,但也足以支撑起一段时间的销量。
而且林岚玉还细心的全都留下了商家的地址,若是薛宝钗有需要,日后自然能让自己手下的人手顺着地址寻过去进行采购。
若是换个人家,谁家做靠山的,不仅自己出钱出力,还主动帮忙寻求货物的?
林岚玉与惜春这般,显然是看在大家姐妹一场的情分上,才分外挂念。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薛宝钗既然已经到了吉安,林岚玉这边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也已经都陆陆续续完成或者即将完成。
那么接下来,她寻薛宝钗,除了商量一下薛宝钗在吉安这边接下来的打算和规划,以及是否有相中的铺子等细节外。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薛宝钗能够承担一部分女学先生的工作。
当然,跟侯先生和柳诗婷这种“全职先生”不一样。
薛宝钗毕竟平日里还要顾着薛家的一大摊子产业,以及她自己才慢慢起步的私产。
就算是有心想要帮忙,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
而且女学里的姑娘们,不管是刚收进来的学生,还是林家带来的那几个姑娘,也都刚开始读书识字不久,所学知识属实有限。
就算薛宝钗有心想教,也得这些人能够囫囵吞枣,学的进去才行。
林岚玉的计划里,薛宝钗前期只需要每旬到女学里给大家上一堂课就行。
待到过段时间,女学里的第一批学生们学习进度渐渐赶上来,尤其若她们当中,有人表现出了亮眼的才能,或者在对女子经商之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依然有足够的决心想要从事这一行业。
届时薛宝钗再根据学子们的表现和她自己的偏好,选择一两个带在身边,教导一段时间。
当然,这教导林岚玉都会额外支付费用。
甚至日后这些姑娘们只要能够出师,薛宝钗是想将她们留下当做助手,还是还给林岚玉,都好说。
薛宝钗对去教导一群大字不识,只有一股子韧劲儿的姑娘读书识字,甚至学习一些粗浅的经商技能,自然是没有兴趣的。
毕竟这些事情谁都能做,林岚玉随便在自己手底下找一个掌柜的,就能做的比薛宝钗更好。
但听到林岚玉说,日后薛宝钗可以自己亲手挑选徒弟,这徒弟可以作为她的助手,薛宝钗又有些意动。
没有人比薛宝钗自己,更清楚她现在的困境在哪里。
虽说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觉得她如今才是薛家实际意义上的掌权人,不管是薛姨妈还是薛蟠,乃至她亲手挑选出来的大嫂,都对她言听计从。
更别提家中两个小娃娃,在她面前一向乖巧的很。
可薛宝钗很清楚,这些人安分听话的前提,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跟自己争,跟自己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