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这个想法属实很有诱惑力,林岚玉甚至已经开始琢磨起来,日后自己从皇帝手底下抢人的可能性了。
听到林岚玉琢磨着等再过几年,要从皇帝手底下将他抢走,武神医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那可说好了,我可就等着你来捞我了,可不要让老夫等太久。”
林岚玉连连点头,表示这事儿包在她身上。
看着林岚玉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不管林如海还是武神医,都只觉得林岚玉这是在夸海口,并将没有真的放在心上。
但却也都没有说不信任林岚玉。
毕竟武神医这一去,龙困浅滩,前途未明。
说不得,日后真有这一日,需要借林岚玉的手,助他重新鱼入大海呢?
不管如何,能多一份念想,也总归是好的。
林岚玉自然也知道这会儿自己说的再好听,日后究竟能不能做到,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将来之事,如今说再多也不如到时候真正去做了来的有说服力。
见两位长辈笑呵呵的不再揪着这个话题,继而又说起一些如今京中局势之事,她便也不再插话,只安静的坐在一旁听着。
林如海如今虽然远离朝堂这个权利中枢,但毕竟他在京中也是有故旧友人在的,再加上还有水溶这层关系,倒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动向。
又兼在皇帝来了那道密信后,林如海心中忧虑,特意寻人打听了一番。
如今对京中的了解,自然又更深几分。
只是这两人的聊天内容虽不避着林岚玉,却并非所有内容都是林岚玉感兴趣的。
她在一旁捡着自己感兴趣的听着,也顺便了解一二最新局势。
皇帝当初故意放出自己重伤有损寿命的消息,只是为了引蛇出洞,想知道除了已经被清理掉的那几个王爷,这后面是否还有其他人虎视眈眈,盯着他的那张龙椅。
却不曾想,皇帝预想中的“大鱼”没有上钩,水溶更是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
不仅一点儿没有生出野心,甚至还主动提出,希望拿献良种的功绩,换取他继母和妻子、妹妹们的自由。
这边刚得了皇帝准信儿,那边立马携着家眷远遁离京。
那速度快的,生怕皇帝反应过来了再后悔似的。
长公主也如他所愿的卸下一身荣光,带着自己的孙女归京养老,且将这个她十分疼爱的孙女的婚事主动权交到了皇帝手上。
两个皇帝最忌惮的人的表现,都令皇帝又满意又憋屈。
反倒是他原本以为年岁还小,在他掌控之中,压根儿翻不出什么浪花来的几个儿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母族,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皇帝先前一直觉得自己对自己的后宫掌控力度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太上皇要强得多。
即太上皇往他的后宫里塞了不少太上皇一派势力的女儿,也一点儿不妨碍他将这些女人牢牢掌控。
加上皇后也一贯表现的十分听话知趣,当初贾元春等太上皇一派的后妃们之间的大戏,皇后可是皇帝的最佳眼线。
以至于让皇帝一度忘记了,当初他能够从默默无闻的皇子,成功走入太上皇的视线,成为被对方挑中的傀儡皇帝,皇后及其娘家在其中也是出了力的。
只是后来皇帝自己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皇后却是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一贯表现的十分低调听话,即便皇帝另有宠妃,她也不吵不闹不争,甚至还帮皇帝遮掩。
日子久了,再加上皇后母族也一直都很低调,以至于皇帝渐渐地都忘记了承恩公昔日的风姿。
甚至大皇子二皇子他们争斗起来的时候,皇帝都没有怀疑过皇后和太子。
还曾一度为自己将太子和皇后当做挡箭牌,而心生不忍。
是而在许多事情上,对这对母子都十分宽容。
却不曾想,皇后不仅自己擅长伪装隐忍,她一手养出来的儿子,也不是如表面那般无害的简单角色。
皇帝自觉自己是手握棋子的那个人,掌控着大方向,甚至主导着整个事情的走向。
却不知道,皇后和太子又何尝不是将皇帝当做可以利用的对象。
利用皇帝的那点儿“愧疚”与轻视,拐弯抹角的,去达成他们的目的。
以至于等大皇子因着母族犯下大错,而深受牵连,不得不沉寂下去。
四皇子又因着不是皇帝属意的继承人,成为“垫背”的那一个的时候。
最终原本理应“渔翁得利”的二皇子却因着母族手下亲信与外敌勾结,而沾染了一身泥。
反倒是太子,清清白白在人间。
甚至哪怕五皇子因着与魏国公府出身的大长公主孙女联姻,而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都没妨碍太子在世人眼中落下一个“端方君子,持重沉稳,友爱兄弟,奈何有些仁善,以至于养大了几个兄弟的野心”的形象。
皇帝反应过来之后,内心那个气闷,别提有多大的不得劲儿了。
可这个时候,太子手上的棋局已经成势,皇帝再想随便拿捏打压,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