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林岚玉难得的犯了倔脾气。
虽说她现如今早已改了姓氏,甚至严格意义上说起来,林如海也没有养她多少长时间。
但过去这些年,不管是林如海还是林黛玉,给林岚玉的亲情不是假的。
在她心中,不管是林如海还是水溶,都是她不可分割的家人。
而且,林岚玉相信,水溶并不会在这件事上面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林如海考量的那些,不外乎是觉得这样于她这个“郡主”的身份不太好,会影响到她在皇室宗族中的印象什么的。
林岚玉表示,谁在乎!
且不说不管是她还是水溶,甚至从前久居京中的穆晚秋,对宗亲都保持着一种礼貌但不亲近的关系。
就算是亲近又如何?
像水寄薇她们家那样的人家,根本就不会在乎这些,依旧会与她保持交好。
至于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仗着自己“长辈”的身份,就当真觉得可以随便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家伙?
林岚玉若是在意那些人的言语,她当初在贾家的时候,就不会一进门先跟贾家人先杠一顿了。
从前没有依仗的时候,她也是个不服就干的主儿,而今难道还能比从前还不如了?
“除非父亲是担心因着女儿的关系,让当今怀疑您与北静王府走的太近了,是而想与女儿保持距离。
若是不然,别的理由,女儿不接受。”
林如海被林岚玉这般决绝的态度,堵的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最后也只得深深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此事日后再说。”
林岚玉轻哼一声。“那也成,反正我也不着急嫁人。”
林如海又语塞了一下。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林岚玉的年纪,正是适婚年龄。
再拖上两年,且不提卫文清家里人会怎么想,卫文清的年龄会不会太大了些,林岚玉自己也难道要过了二十才成亲不成?
然而,面对林如海这样的疑问,林岚玉却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你……”林如海纠结半晌。“文清那孩子也同意了?”
“当然!”林岚玉回答的十分坚决。
见此,林如海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林岚玉嬉笑。“比起这个,父亲还不如先操心一下您儿子的亲事?”
毕竟林瑞安的年龄,也只比林黛玉大一岁。
认真说起来,如今也算得上一个“大龄未婚男青年”了。
只是因着如今这个时代,对男子总是格外宽容几分。
又兼林如海早早放出风声去,说是要等林瑞安有了功名之后,才会考虑给儿子定下亲事,才让林瑞安能逍遥至今。
听到林岚玉关心林瑞安,林如海自己倒是先笑了。
“不用管他,他的事情,待到他来年科举之后,为父自有章程。”
林岚玉眨眨眼,看来,她这位林家兄长,好事将近了呀。
“那我可得早早准备好贺礼才成。”
林岚玉提起这个,林如海自是一脸欣慰。
他家三个儿女,虽说身世各不相同,但三人能够相互友爱,无疑是最令林如海欣慰的一件事儿。
说罢这些,见着天色确实不早,林岚玉便告辞离开,不再打扰林如海休息。
只是她人都走到门口了,林如海忽而又想起来一件事儿。
“正午的时候,姑苏送来了一封信。”
林岚玉转头看向林如海。
早在他们父女二人相聚的第二日,林岚玉便以经单独与林如海谈过一场话。
不管是有关先前她在江南的遭遇,还是对姑苏林家所作的事儿。
虽说过程与林如海原本预期中的有些大相径庭,但结果至少还在林如海所期望的范围之内。
林岚玉真正做了的,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一下林氏宗族内一部分姑娘们的生存环境罢了。
至于更多的,除非林氏宗族的掌权人自己有了主意,执意要做出改变,否则别说是林岚玉,就是林如海也只能无能为力。
是而林岚玉跟林如海讲完之后,林如海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夸赞了一番林岚玉辛苦了。
可如今?
“林家族学而今分出来了一间屋子,单独用来教导家族中的女孩子们读书识字。”
提到这一点,林如海的语气中,是显而易见的有些高兴的。
“虽说如今愿意将自家女儿送进去读书的人家还不多,尤其超过十岁的姑娘,更是只有两个。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毕竟姑娘家生存不易,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超过十岁的姑娘,不仅在家中已经顶得上半个劳动力,上得灶台,下得地头,甚至家里的弟弟妹妹也得她一力照看。
更重要的是,农家的姑娘,往往相看嫁人的也早。
比起让这样一个“得用”的劳动力平白浪费时间去学堂读书,学那三两个字儿,对许多人来说,当然还是让人留在家里干活更划算。
也免得读书习字之后心思野了,反倒不好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