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位被皇帝派来传旨的太监,对林岚玉的性情早有耳闻。
虽说被林岚玉当众甩脸色,也只是不在意的笑笑。
甚至好声好气的向林岚玉解释,皇帝此番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卫文清如今确实暂住在林岚玉的郡主府上,且两人如今已经是未婚夫妻,也算得上同为一体。
既然要给卫文清宣旨,总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
且卫文清如今尚且为赴任,也不好将圣旨直接下到营中去不是?
虽然知道这些话都是托词,但林岚玉一时又想不出皇帝这般给她和卫文清“体面”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又兼穆晚秋和卫文清都在一旁笑着应话,林岚玉便也没再说什么。
只是等宣旨的太监离开之后,她还是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当今到底想做什么?”
她才不信今日之事,真如那太监所说的这么简单。
以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性子,说什么没有别的选择,宣旨罢了,又不是商谈什么机密要事。
别说吉安不缺酒楼雅间,就是当真带着卫文清直接去了营中,也不是不能当众宣读圣旨的。
反正她这儿宣读完之后,对方也一样还得往附近驻军的营中跑一趟,再宣读一遍。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以林岚玉对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了解。
这太监人还在郡主府门前,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主动下了马车,还一点儿不遮掩,只恨不能让所有围观的人知晓他的身份,以及他是来宣旨的这一行为。
就绝不可能单纯。
卫文清若有所思,但到底只是他的一点点揣测,又不好当众说出来,是而只是朝着林岚玉笑了笑。
“无妨,左右不管咱们陛下接下来想做什么,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安心等着瞧便是了。”
左右……
不会太久的。
想到如今京中的局势,卫文清有些烦心的皱了皱眉。
他虽是外祖父悉心教导出来的,但到底出身武将之家,对这种波云诡谲的朝堂风波,虽说不惧,却也到底喜欢不起来。
且不管是他外祖父还是他父亲,都是刚毅正直之人,对有些事情,即便看的清楚明白,也不可能愿意做出违心之举。
深受两位长辈的影响,卫文清自觉自己也并不怎么适合朝堂。
这也是当初他完成外祖父的心愿之后,能那么潇洒的离开京都的原因之一。
只是彼时不管是他还是水溶,都觉得以当今的年龄,下一辈皇子们之间的皇权之争,好歹也要再等十年。
十年时间,能够带来的改变那了多了去了。
不仅足够他们水溶真正将镇北军牢牢掌控在手中,也足够他们长线布局,让大家都能从容的处于混乱之外。
却不曾想,这才刚刚喘口气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吧。”林岚玉与卫文清对视片刻,看出来卫文清不是没有一点儿线索,只是暂时不太好说,且眼下这个场合,也确实不适合说这些。
她虽然心中满满的都是烦躁不耐,到底还是压了下来。
见两人似有了主意,穆晚秋便也不在多问,只张罗着让人将院子重新收拾好,又让人将圣旨收起来,送到后面早早收拾好的一间单独放着一些御赐之物的屋子里悉心收着。
这可是圣旨,虽说林岚玉不怎么稀罕,但也不得不承认,皇权时代,这东西的象征意义还是十分不同的。
就算不至于像有些人家一样专门找个地方供起来,那也得悉心收好了。
解决完这些,接下来他们便要开始忙碌水溶赴任之事了。
如同卫文清揣测的那样,皇帝圣旨之中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但字里行间,透露者之所以给卫文清的都司之职的前提,除了卫文清这些年在镇北军中表现优异之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即将成为林岚玉的郡马。
为了让林岚玉嫁的“门当户对”,才特此“破格提拔”。
虽说自家人知道真正的主要原因,还是卫文清自己为皇帝办事的功绩,换来的嘉奖。
但那些都是不好提起,她们得了实惠之后,其实也不太想提起的原因。
是而卫文清只能硬着头皮,认下了这个“吃软饭”的标签。
至于因此,会给他赴任初期带去的一些麻烦,卫文清虽说有些头疼,倒是也不怎么畏惧。
“无妨,军中一向强者为尊,即便是正常赴任,想要让这些人心服口服的愿意臣服,也免不得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今不过是稍微麻烦了一些罢了,但想要收服他们,却也不难。”
卫文清话说的信心满满,林岚玉不知道他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当真没将这件事当成一回事儿。
但想到左右皇帝都已经将“吃软饭”的帽子盖在卫文清身上了,她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什么都不能做。
“既然如此,不出今日,吉安城中该知道的人,都会知道你我的关系,以及你即将赴任之事……”
原本在林岚玉和卫文清的计划里,是要要等卫文清在军中站稳脚跟,手上的事物也理顺之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让众人知晓他们二人的关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