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岚玉自觉自己还是十分“冷酷”的一个人,连人生大事儿这种事情,都能处理的十分冷静,甚至带着点儿“波澜不惊”。
却不知她的表态,不仅是让早有准备的林黛玉和水溶都吃了一惊,更是让一直觉得自己还有很漫长的“征程”要走的卫文清欣喜若狂。
至于即将迎来的考验什么的,那算是什么事儿?
且不说他好歹也是在翰林院待过的人,且还能再皇帝眼皮子底下翻腾出那么大的浪花儿来,本身也不会是什么敦厚傻小子,自然懂得该如何应对未来岳丈大人的考验。
如何讨好未来岳丈大人,还有林家这位便宜二舅哥林瑞安,才能即不显得过分谄媚,又能恰到好处的为自己拉到好感。
就说卫文清的才学,也是实打实经过科举认证的。
虽不及林如海当年惊艳,但卫文清胜在文武双全啊!
若是不然,这次这么危险的任务,皇帝也不会明知道水溶的性子,也要跟水溶抢人了。
且他这些年为水溶办事,虽不能说走南闯北的走过多少地方,但到底也算见多识广,又兼博闻强记。
不管林如海说什么,卫文清都能恰到好处的接上话,甚至适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虽说因为身上余毒未清,武神医严禁他动用武力,但这也意味着看在他身体未恢复的份儿上,林如海就算是要考验他,也不会做的太过分了。
毕竟是自家小女儿相中的人,林如海只是想考验一番,又不是铁了心棒打鸳鸯。
日子久了,林如海这边拿卫文清轻也不是重也不是,反倒让卫文清很快跟林瑞安搞好了关系。
这一点上来说,倒不是出于什么功利之心,纯粹是因着知道林岚玉很在意林如海和林黛玉。
水溶对林瑞安这个即是便宜小舅子,又是自家妹妹“养兄”的人虽说不上多亲热,但也还算认可。
毕竟认真说起来,连林岚玉自己跟林瑞安都不算十分熟络呢。
林岚玉的事情,也自来没有林瑞安插嘴的份儿。
但林瑞安虽说读书上没有林如海和卫文清这般有天分,却是个十分踏实且勤劳的人。
这些年跟在林如海身边,不仅读书用功,平日里时不时帮林如海处理一些简单的事物,也都尽心尽力,即便做不到十分完美,也几乎没有搞砸过。
是那种将勤能补拙四个字应用到极致的人。
又兼两人到底从前也浅浅打过一点点交道,卫文清初到荆州这边的时候,林如海正忙于公务,且对卫文清的态度也有些含糊,大部分时候都是林瑞安在出面。
两人的关系熟络的快,卫文清也不介意将自己的一些见解乃至科举经验分享跟林瑞安。
毕竟他可是一边在镇北军中任职,一边还能考上进士的人。
能有这个能力,并非单纯的“记忆力超群”,亦或者思维活络能够做到的。
多少有一些卫文清自己的独家“秘籍”在里面。
因为一直跟在林如海身边历练,林瑞安并不缺乏“人情世故”方面的东西。
同样因为如今是林如海的儿子,他也无需担心科举之时,有人会故意刁难他。
但林如海当年能够高中探花,固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林如海是真的有天分。
对这样的人来说,读书科举不难,但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套用他的这条路的。
反倒是卫文清教给林瑞安的某些思维方式,对林瑞安来说更实用一些。
这些事情,林瑞安自然不会瞒着林如海,甚至还主动在林如海跟前,替卫文清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也只是夸赞一番卫文清罢了,至于对林岚玉和卫文清的事儿指手画脚,林瑞安自觉自己是没那个资格的,也绝不敢随便开口。
是而大部分时候,卫文清一边休养,一边还得努力讨好未来老丈人。
林如海起初对卫文清多少是有些不待见的,毕竟谁能喜欢一个要拱走自家小白菜的混球呢?
但卫文清表现的确实很好,林如海又从林黛玉和水溶的来信中知晓如今京中局势,眼瞧着风波又即将起,不管是他还是水溶,都无意将自己搅合进去。
那林岚玉的婚事,势必就要早些定下来的稳妥。
又兼林岚玉自己也来信表示,她对卫文清确实有几分情谊,至少并不抗拒与卫文清的亲事,林如海的态度还是慢慢软化下来。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林岚玉十分干脆的表示,定亲可以,她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她接下来一两年都很忙,应该没时间成亲,这一点只要卫文清和他家人能够接受,她就没意见。
林如海也毫不客气的将即便两人定了亲,也不代表这门亲事很快就会完成。至少两年内,他不着急嫁女儿,水溶更不着急嫁妹妹的话说给了卫文清。
态度十分坚定的表示,若卫文清和他的家人觉得他年龄大了,等不了这么久,那不如趁着现在早些放弃,也不耽误卫文清另觅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