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家有个弟弟,前些日子刚中了举人。”
说起这件事儿的时候,水溶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讥讽。
也不知道是在讥讽那位皇后的娘家弟弟年岁虽不大,但也不算小了,只不过考了个举人,便自觉多人中龙凤一般的人物。
都敢将主意打到他妹妹头上来了。
还是嘲讽皇后与太子如今自觉春风得意,仿佛未来那个位置尽在掌中,天下人也理应识趣的顺从她的意志。
却不知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这位皇帝陛下心中早已有了更满意的人选。
不仅精心培养多年,甚至如今的这一切,都不过是在为这位皇子铺路。
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后,都不过是皇帝放在明面上的幌子。
是吸引那些对皇位有觊觎之心者人的靶子。
更是用来暂时安抚住皇后和太子以及他们身后的势力,还有朝中那群“嫡子继承制”的忠实拥趸者们的假象。
是而这些年,不管是大皇子母族搞出来的那些事儿,还是二皇子私底下的小动作,亦或者皇后一派越发不收敛的行为,皇帝都始终是一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样子。
即不过分处置大皇子,也不干涉皇后与太子的某些行为,甚至有时候还会故意纵容二皇子一二,让母族不显的二皇子也逐渐有了与大皇子和太子分庭抗衡的资本。
反倒是四皇子和五皇子,因着年岁比上头三个兄长要小几岁,且母妃地位都不算很高,至今不曾冒头,看上去安安分分的。
皇帝有意与大长公主联姻的儿子,便是五皇子。
五皇子性子有些软弱,平日里只爱读书,不喜与人交流,母妃更是沉默寡言,素来小心谨慎。
又兼生母出身家世普通,母子二人这些年在后宫中活的宛若隐形人一般。
即便娶了魏国公府的姑娘,日后也不过是个闲散亲王,便连二皇子都不会因此将自己这个五弟放入备选竞争者的行列。
但或许是因为四皇子和五皇子都过于没有存在感,以至于连带着他们之下的那几个弟弟,也一直不曾被人放在心上。
那些人却忘了,后面的几位皇子如今虽说尚未加冠,但实则年岁真说起来,也并没有小上太多。
从前在京中的时候,她与林岚玉多少都受过皇后的一些关照。
不管对方是出于皇帝的授意,还是另有企图,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他们这位皇后还是一位十分宽厚仁善,且十分疼爱小孩子的……皇嫂。
甚至林黛玉一度以为,皇后当真是个虽然不大爱管太多事情,但性子十分宽厚之人。
直到后来跟着水溶和林岚玉兄妹两个,陆陆续续听了不少八卦。
又从刘嬷嬷和魏嬷嬷二人那里听闻了不少后宫秘事,才知自己看到的表象,不过是别人故意对着她们两个小姑娘营造出来的假象。
只是后来林黛玉离京几年,再回去也没有在京中待多久,且忙着林岚玉的及笄礼,忙着备嫁,成亲,以及收拾行囊,举家搬迁……
与皇后也不过在她嫁入北静王府后的第二日,以及此后的一次宫宴上匆匆见过两面,倒是没什么太多交流。
这会儿听水溶说起皇后竟然将主意打到了林岚玉头上,她自然是第一个不乐意的。
“皇后娘娘娘家如今子弟各个争气,且太子殿下又深得圣宠,还缺咱们这把小火苗不成?”
水溶讥笑,“她是不缺,可她到底跟在我那位堂兄身边多年,总归比别人知道的多些。”
皇帝与皇后乃是结发妻子,即便皇帝这些年来对皇后和太子的不满日益加重,甚至最终有了改弦易张的打算。
但到底对皇后的信任还是要比对别人多一些的。
且皇后此人在皇帝面前表现的一向十分识趣,不管是皇帝想要促成的事儿,还是皇帝想要宠的妃子,乃至皇帝不好出面打发的一些事情,她都能给处理的妥妥帖帖的。
在一些事情上,皇帝自然也不介意让皇后多知道一些。
这其中,就包括北静王府以及镇北军,于皇帝而言,多少有些特殊的缘由。
以及,皇帝对水溶这个堂弟一直半是忌惮半是依仗,明明十分笃定水溶绝不会谋反,偏又不肯当真放下心来信任的矛盾情绪。
是而皇后才想让自家这个娘家弟弟将北静王府“绑”上自己的战船。
且还是以“为陛下分忧”的想法。
毕竟谁不知道水溶将林岚玉这个妹妹视作眼珠子一般?
甚至连北静王妃的人选,都是林岚玉的养姐,这北静王妃娶进门,岂不是两口子联手疼爱这一个妹妹?
人人都知林岚玉这个郡主对北静王府的特殊意义,自然人人都盯着林岚玉这块儿肥肉。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水溶的难缠,轻易不敢下口罢了。
“陛下能答应?”
皇帝既然真正满意的继承人人选不是太子,就这么答应让皇后将北静王府绑到自己这条船上,皇帝就不怕日后太子风浪太大,掀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