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嫣然放心了,柳倾城死了,慕婉清也被人盯着,灭国不可能了。只要皇帝好好做,不横征暴敛,她稳稳当当的做闲鱼了。
皇帝可以,太子也可以。妥了!
马车行至城门,却被堵住了去路。
城门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人都踮着脚往墙上瞧,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
“这贴的是什么?”有人扯着嗓子问。
“是招工告示!”识字的书生高声念道,“咱们大燕的神女要铺路了,从京城一直铺到神女的仙宫!招修路的民夫,每天十五文工钱,日结!”
最后两个字他咬的很重。
“日结?”人群里炸开了锅,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挤上前,指着告示上的字,“当真每天都给现钱?”
“白纸黑字写着呢,还有神女的印鉴,能有假?”
“那我去!我有力气!”汉子眼里瞬间燃起光。
这京城什么都贵,他们村里的人因为灾荒逃难来了京城,可是没有田,每天生计都难,拖家带口总不能卖身做奴才吧!
除了种地,其他的也不会干,做小二嘴又笨,简直快活不下去了。
这工作简直就是救命来的,关键工钱日结,就有钱买粮了。
“我也去!太好了,神女大人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救苦救难的菩萨……苏嫣然坐在车里看着公告牌下热闹的人群。
喧闹声中,潇暮云望着那些眼里闪着希望的百姓,又看了看身旁气定神闲的苏嫣然,“小姑姑您为什么工钱日结?”
苏嫣然指尖在车壁上轻轻敲着,目光透过车窗落在路边一个被抱着的孩童身上,抱着他的男子刚从公告栏下挤出来。
他和旁边的妇人说着话,两口子脸上都笑得极为开心。
“大侄子啊!你当百姓们最怕什么?怕活干了,钱却拖到猴年马月,怕家里等着米下锅时,手里没有半个铜板。”
她转回头,看着潇暮云:“日结,就是让他们每天收工能揣着实实在在的铜钱回家。买斤米,割块肉,孩子能喝上碗热粥,婆娘能添根针,兜里有钱万事不慌,这些细碎的安稳,才是压得住人心的东西。”
“再说了,”她勾了勾唇角,带点狡黠,“每天拿钱,第二天才有劲头接着干。我这路要修得结实,就得先让干活的人心里踏实。”
潇暮云默然片刻,指尖微微收紧,低声道:“小姑姑想得周全。”
“不是周全,是懂。”苏嫣然望着车外流动的街景,声音轻下来,
“百姓过日子,图的从来不是什么宏大道理,一般人也没那高大的觉悟,他们这一辈子就是这一日三餐,一分一厘的实在。”
马车缓缓穿过人群,苏嫣然望着窗外渐远的告示,耳边听到的都是激动的欢呼。
轻声道:“好期待啊!等我路修好了,姑姑带你赚大钱,打脸你这满朝中庸的倔驴。”
“小姑姑”潇暮云无奈的喊道,什么满朝倔驴,只不过是身居高位习惯了稳妥的思维,毕竟是能花光国库银子的工程,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不敢支持。
“我说的不对?修个路而已,又怕花光国库的钱。”她忽然噗嗤笑出声来
“我估摸着,他们怕你爹看到国库空了,又要抄家,现在国库的银子可都是抄家抄来的。最近你们上朝是不是感觉大臣们都可乖可听话了?”
潇暮云……还真是。
众大臣……这你都知道,不愧是神女大人。
十月的风从车窗缝里钻进来,带着尘土与烟火气,却不再让人觉得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