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护农卫?”
李世民打破了马车上的寂静。
也让李靖,房玄龄和李君羡等人的思绪收回。
“回陛下,正是。”李靖沉声道。
李世民的目光慢慢转到了两人脸上,而后忽然一笑,点点头:“这是五十人能搞出来的动静?”
房玄龄捋了下胡须:“从气势上看,确实不一样,不过数量,应是没错的。”
“太岳,总能给陛下惊喜。”
李世民深吸口气:“惊喜?着实是惊喜。”
“朕,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卫军。”
“看来······朕的麾下,又要多出来一支雄狮了。”
“再往前,是不是左武卫,右骁卫,还有左威卫的大营?”
李世民眺望向了远方。
“陛下,正是。除了你说的这些外,稍远的距离,就是右武卫,左骁卫这些卫军的大营了。”
“共有七卫,分布于前往潼关的道路四周。”
当李世民这话问出来,李靖便知道陛下心中是怎么想的了。
“奥?”
“这么说,这一路护农卫的威风,不仅仅是咱们能瞧见的了?”
“太岳带着护农卫如此经过这些卫军大营门口,估摸着,都不会无动于衷吧。”
李世民嘴角翘起,似乎想起了比较好玩的事。
李靖也笑了出来:“若是无动于衷,他们就不是陛下的将士了。”
“听说,护农卫的盔甲,乃是太岳一手设计,然后通过北山钢厂所锻造而成,今日一瞧,果不其然,金吾卫的明光铠,似乎都要逊色几分颜色。”
“特别是他们每个人背后的披风,看起来,很欠揍。”
李靖这话虽是这么说,但,他并没有任何责怪之意。
甚至,他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护农卫若是没有什么创新之举,说实话,他还有些失望。
现在,他的心彻底放下了,太岳看样子是有心想要折腾折腾护农卫的。
如此一来,沉寂已久的卫兵,也能热闹热闹。
这对于十六卫是好的,十六卫一路征战下来,荣誉,战功,谁都不缺,所以,到了现在,多少都会少些进取之心,不免也都会产生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的嫌疑。
护农卫,就像是在一群吃得饱饱的,已不想着争夺,只想着吃饱喝足然后躺下睡觉的狼群中,放进去了一只豹子。
都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哈哈哈······”
“欠揍?欠揍就对了!这个年岁,不欠揍的儿郎,能有什么出息?”
李世民说完这话,便是躬身重新回了车厢。
李靖和房玄龄,紧随于后。
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李世民继续道:“去年西征吐谷浑,朕多是启用了各地折冲府所招募的青壮,卫军,多是用来拱卫长安,不知道这几年的安生日子,是不是让他们髀肉复生,忘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
“正好,趁这个机会,顺水推舟,举办一场演练,药师,你看如何?”
李世民眼神已经动起来了。
“陛下英明!”李靖立马抱拳。
李世民挥了挥手:“不过,先看看其他卫军如何反应。”
“李君羡,沿途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朕汇报!”李世民的声音稍稍提的更大了些。
“诺!”李君羡立马应下。
李世民重新望向了窗外,心情不知不觉就已是好了很多,不再多想火药的事。
身子斜靠在软枕上,手指轻轻叩着膝盖,面带笑意的慵懒道:“药师啊,若是没有太岳,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打算就此隐退了?”
李靖一愣。
他没有想到,陛下突然说起了这事。
“这里就咱们三个,有什么,说什么就好。”李世民那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神,落到李靖身上,手指轻轻抚了下嘴唇上的胡须,再说道。
李靖垂了下眼眸,片刻后,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承认:“臣之前以为,大唐近年来,已没有太大的战争能开启了。”
“所以,臣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陛下了。”
不过,他这话刚落,一侧的房玄龄笑呵呵又附和补充道:“而且,药师尚壮,这么多年,陛下不曾再出征,算算,功勋已是隐隐超过陛下,在军中威望,更是日益剧增,所以·······”
李靖揉了揉鼻子:“倒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论如何,陛下是比臣要年轻很多的,就算臣功勋再大,能大过陛下?就算臣威望再盛,又能盛过陛下?”
“主要是臣比其他朝廷诸公,有些扎眼,自然,就会引来不少污蔑泼水,臣,心中厌倦!”
“不过,现在有了太岳,嘿嘿·······说实话,臣突然感觉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朝中诸公头疼的不再是臣,而是太岳这个足已压他们子孙三代的后起之秀!”
“而且太岳之前所说的那些,臣觉得也确实有道理。”
“臣能继续帮一把陛下,陛下正巧需臣的助力,这是臣的福气,自就没有什么好推脱的了。”
“这话,说到这里,臣一句一言,皆出自肺腑,自不敢欺瞒陛下,但,等到灭了高句丽,还请陛下怜悯臣之年岁,允臣去过上几年无聊的日子。”
李靖无比凝重,缓缓沉声道。
李世民轻轻颔首。
“有朕在,药师,多的事,你不必担忧,你看朕,像是快要老糊涂的样子吗?”
“朝中的事,朕看得清楚,你安心准备便是,至于无聊的日子么,等灭了高句丽,跟着朕去了泰山之后,再说如何?”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流露出想要封禅的真意!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皇帝,哪一位不想登泰山,封禅天下?
李靖和房玄龄相互对视一眼,立马躬身:“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哈哈哈········”
“善!”
李世民的笑声传出车厢很远,快活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