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就在这时,只听虚空之外传来一阵洪亮的大笑。
笑声中挟着澎湃内劲,震得四周空气凝滞,地动山摇。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骇然,皆暗忖:又有高手到了。
“江湖早有传言:‘仙道剑宗凌凤年,纵横天下三千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笑声未罢,只听一个苍劲豪迈的声音自虚空外传来。
那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入耳,响彻云霄,震得众人心头激荡,仿若洪钟大吕。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紫光自天际尽头飞掠而来,眨眼间便落在众人面前。
紫光散去,现出一位身穿紫袍、脸覆鬼面的男子。
此时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凌云山千峰万壑,宛如披上一层朦胧银纱。
凌凤年上前几步,拱手问道:“不知尊驾高姓大名,深夜造访我凌云窟,所为何事?”
紫衣人哈哈一笑,声音中透着几分讥诮:“愚蠢。本座既然蒙面,自然是不愿暴露身份。至于来意——”
他语气蓦地一沉,冷冷道:“无他,只想领教凌云窟绝学。”
凌凤年哼了一声:“阁下莫非也要趁人之危?”
“不,是落井下石。”
紫衣人语带嘲弄,“废话少说,本座今日来,就是要你这中州仙首之位。若不敢应战,拱手相让便是。”
凌凤年朗声一笑:“恐怕没那么容易。”
紫衣人同样笑道:“未必。”
话音未落,他已化作一道紫电,疾扑而来!
凌凤年眉头微蹙,天之云剑瞬间出鞘。
二人隔空对峙片刻,大战再起。
紫衣人双手连动,道道指风凌厉如实质,破空射向凌凤年。
凌凤年身形飘移,剑光流转如云,将袭来指劲尽数挡下。
剑风与指力不断碰撞,噼啪作响,气劲四溢,周遭树木被震得东倒西歪。
紫衣人攻势如潮,指力愈加强悍,每一指都带着刺耳的破空声。
凌凤年则以精妙剑术周旋其间,身法飘逸,剑招似游龙又如猛虎,变幻莫测。
两人交手数十回合,竟难分高下。
场中剑光指影交错,呼啸声不绝,围观众人屏息凝神,目不转睛,皆暗叹二人修为之高、对决之惊险。
胜负属谁,犹未可知。
明月渐至中天,本应是万籁俱静之时,凌云窟前却无一人有睡意。
所有人紧盯着道场中央,注视这场旷世之战。
半个时辰过去,二人已拆近百招。
紫衣人指法霸道狠厉,身法如鬼似魅;凌凤年则剑随心走,潇洒飘逸。
剑气寒冽,压得人喘不过气,剑光耀如白昼,照亮了整个夜空。
又过二十余招,紫衣人忽然一声大喝:
“怒天一指。”
他右手二指并起,左手握住右腕,怒指苍穹。
霎时间风吼浪啸,天地失色。
一道金光自他指间冲天而起,直贯九霄,旋即凝聚成一道巨大光指,自天外斜压而下——
此招正是昔日道洲西境黑道三大至尊之一,“魔宗”林之轩的成名绝技“天残手”中的一式。
凌凤年神色凝重,剑尖轻抖,向上划出八道剑痕。
剑痕如雁阵排空,迅速扩大、交织,最终汇成一柄擎天巨剑,携无尽光华与凛冽剑气,迎向那根金芒巨指。
此乃凌云窟无上神技“凌云七幻剑”的终极杀招——云幻八荒。
剑指相撞,天地恍若静止。
众人只见寒光遮天,剑气蚀骨。
两股巨力相持约半盏茶时间,蓦地轰然炸开,剑浪如洪涛奔涌、四散翻滚。
气浪之中,凌凤年后退五六步,嘴角渗出一缕鲜血。
紫衣人则退了一丈有余,虎口震裂,溅出一道血珠。
与此同时,他脸上的紫色面具“啪”的一声碎裂落地,露出一张清冷俊朗、却写满沧桑的面容。
凌凤年注视对方片刻,眉头微皱:
“黑道三大至尊之一,“魔宗”林之轩,果然是你。”
紫衣人似笑非笑:“不是我,还能是谁?这天下,可还没人敢冒充我‘魔宗’之名。凌老儿,当年在大背山上欠的债,今日该偿还了。”
林之轩的语气狂傲,不可一世。
凌凤年心中明了,这林之轩乃是黑道老一辈的绝世高手,杨素之、玄冥道长等人皆难以与之相较。
其修为和战力已然达到化境,实乃当世凤毛麟角般的几大高手之一。
此人既已到此,今日恐怕难以善罢甘休。
他沉默稍许,再度开口:“斯人已逝,你又何苦执着不忘?须知仇恨如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他微微一顿,接着道:“遥想当年,你也曾凭一己之力统一西凉国黑道,并迫使西凉十大魔门签下互不侵犯之约,为万民立命,天下称颂。如今为何要为了一己私欲,非要在我中州大地掀上起腥风血雨、危及苍生?这真是你的本心吗?”
林之轩仰天大笑,笑声冷厉:
“若有选择,林某何尝不想做那顶天立地、救民水火的英雄?可惜我身负家仇国恨,此仇不报,枉为兄弟。这一生,我是注定做不成英雄了。”
凌凤年轻叹:“选择之权,从来在你手中。只是你被仇恨蒙蔽,才一再选错。”
林之轩微微一怔,随即摇头:
“不,有时候选择是需要资格的——而我并无资格。凌宗主,你与我义兄杨啸天相交多年,深知他的为人,我倒想问你一句:我义兄在世之时,为人如何?”
凌凤年沉吟道:“谦谦君子,光明磊落;侠骨仁心,义薄云天。乃世间鲜有的奇男子。只可惜……”
他说到这里,不禁轻轻摇头。
林之轩又问:“那最初时,我逆天宗行事又如何?”
凌凤年颔首:“我曾听你义兄说过,所谓逆天,逆的是不公天道,为的是拯救万民。逆天宗起初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确实造福苍生。”
林之轩眉峰骤蹙,怒意浮现: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群起围攻逆天宗,害我宗万千生灵惨死?大背山大战时我并未在场,其中缘由暂且不提。可三千年前,你们对我义兄杨啸天仅存的三十七位族人赶尽杀绝——这件事我亲眼所见,至今仍如噩梦缠绕。这件事,你又如何解释?”
凌凤年默然片刻,长叹一声:
“此事我自知难辞其咎,多年来常感愧疚,悔不当初。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我不再沾染杀业,潜心礼佛,扶危济困,只望稍赎前愆。但杨家灭门一事,其中缘由曲折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我只能说……那是人心叵测,造化弄人,并非我所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