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良一听,心里明白了,这才是萧明月的真正担忧,也是建桃胶膏工厂最大的阻碍。他沉思片刻,开口道:“萧老板,这生产许可证确实不好办,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我在县里人脉还算广,认识些相关部门的人,我帮你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加快办理进度。”
高方良话锋一转,说道:“说实话,萧老板,这保健品的生产许可证确实不容易,我拿点资料给你看看。”
他起身走到墙边的文件柜前,抽出一本厚重的文件夹,哗啦一声放在茶几上,"你看看,光是《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就有238条,厂房要符合GMP十万级洁净标准,生产设备得通过省级质检,就连从业人员的健康档案都要追溯到入职前三个月的体检报告。"
萧明月指尖划过泛黄的文件,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条款。当看到"生产车间需配备动态监测系统,实时记录温湿度、尘埃粒子数"时,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这些硬性要求,对资金本就紧张的明升公司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上个月青河乡的食品厂,光是改造洁净车间就砸进去三百万。"高方良斜倚在沙发扶手上,点燃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语气似真似假,"结果验收时发现风淋室的风速不达标,所有设备又得重新调试。现在厂子还晾在那儿,老板天天在县政府门口堵人。"明月在哺乳期,见高方良抽烟,不禁皱了一下眉头,高方良明显发现了明月的动作,他马上灭了手中的烟,起身打开了窗户,过了一会才关上。
高方良今天的表现非常绅士,与以前的骄横跋扈,贪财好色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真是一个正直,务实的镇党委书记,高方良的变化也让明月更加确信,他急需用政绩来缓解现在不利的形势,明月决定将计就计,让高方良把桃胶膏的生产许可证办下来。
萧明月捏着文件的手指微微发白,"高书记,这些标准我们可以慢慢落实。但审批流程...听说现在要经过市级专家评审,至少得等半年?"
"半年?"高方良突然笑出声,烟灰抖落在萧明月设计稿上,"要是按正常流程,食药监局的积压件能排到明年开春。上个月市局刚下了新规定,没有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认证的项目,一律往后顺延。"他刻意停顿,观察着萧明月紧绷的下颌线,"萧老板手里的桃胶膏秘方,虽然是桃花庵的镇庵之宝,经多少代人流传下来?恐怕还够不上这个标准。"
萧明月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诚恳说道:“高书记,要是您能帮这个忙,那可真是帮我解决大难题了。我知道这事儿麻烦,您要是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她这话既是试探,也是表明自己愿意付出相应代价的态度。
高方良摆摆手,脸上露出一副为人民服务的表情:“萧老板,你这说的什么话。我这是为了咱们花溪镇的发展,能帮上忙我肯定义不容辞,哪能要你的东西。只要你把工厂建在花溪镇,带动咱们镇的经济,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话虽这么说,但他眼中闪过的一丝狡黠,还是没能逃过萧明月的眼睛。
萧明月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高方良肯定不会白白帮忙,后续指不定还有什么条件。不过眼下能解决生产许可证的问题,就是最大的进展。她趁热打铁:“高书记,那就全仰仗您了。只要生产许可证有着落,我马上着手准备建厂的事,争取早日开工,为花溪镇争光。”
高方良也清楚,其一明月手中的桃胶膏密方是历代桃花庵掌门人不断研究,试用传承下来的,而且是纯天然的,在本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人们都是求之不得的,所以绝对没问题,不会吃出人命。
其二保健品的生产许可证,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许是比登天还难,一道道流程批下来,真的可能要一两年,自己有做常务副市长的表哥。只要产品没问题,这种许可证也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
高方良说:“行,你回去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我来想想办法,当然我不能打包票,争取成功吧。”
“好的,高书记,那就先谢谢你了。”
明月从包里拿出一张卡,递给了高方良,说道:“高书记,卡里有十万块钱,你找人办事,也要请人吃吃饭,送点礼品,为我们公司办事,总不能让你掏钱,这点钱你先拿着用,但我们说好了,多退少补。”
高方良没接银行卡,只是笑了笑,明月把卡放在桌子上,起身告辞!
高方良望着萧明月踩着高跟鞋离去的背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文件上她留下的香味。这个女人远比表面看上去精明——十万块钱既像是诚意,又像是试探,卡在"人情往来"和"贿赂"的灰色地带,进可攻退可守。他拿起那张银行卡,冰凉的触感提醒着自己,萧明月绝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对方要什么,这种女人,无论在官场上还是在生意场上,都十分难对付,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她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