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釉回去见到夫人。
她以为两人就这样回去就好,却没想到夫人还记得她说过的话:
“殿下,今年的状元郎确实好看。”
舒釉有些惊讶又有些懵:
“诶?”
她反应过来,开始笑盈盈的靠近夫人回应:
“夫人见过?”
夫人垂眸:“嗯,他与我儿是好友。”
不对劲。
如果只是儿子的友人的话,那总是容易想起对方,也有点奇怪。
而夫人的反应,就更是显露着古怪。
提及状元郎,她总是提起对方优点,简直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孩子一样。
可夫人的心虚和在寺庙时对丈夫的愧疚……
“!!!”
舒釉瞪大眼睛靠后,震惊极了:莫非……
夫人……
儿子的好友……
就算对于她这种活了两辈子接受能力强很多的人来说,这段关系也未免有点超过!
————
——
舒釉在西江湖口出狂言的故事不知怎么就传到皇城了。
听的人多了,舒釉都怕自己编的故事,未来真的会被后世人误以为是真的。
很多野史就是这么成为史实的。
“您为何非要招惹国师大人呢?”
闻小姐不明白两人怎么就较上了劲,她作为围观了全过程的人,都无法理清楚原由。
当时殿下为何就对国师大人各种不满?而不爱搭理人的国师大人也一定要凑到殿下面前来说那么几句?
舒釉觉得闻小姐不愧是自己的狐朋狗友,‘招惹’这份总结比外界那些‘仇恨’要好多了,但也还是不太准,毕竟她可没主动去找国师。
不过最近偶遇的频率,双方说不是故意的,都没人信的。
她不觉得自己是讨厌某国师,她只是单纯的觉得,两人不是很对付而已:
“招惹?我只是在找他一较高下。”
闻小姐:“比较的是?”
您不学无术多年,究竟在比什么?
若是这份好胜心早生个几年,您早就成当代才女了。
当然,就算最近殿下脾气变好了,她也是只敢在内心说说这些话而已。
·
民间对舒釉的风评极差。
相比较之下,国师的风评简直好到让人觉得梦幻。
但朝堂之上接触过国师的人,其实对于国师观感就比较复杂了。
忌惮与崇敬过多,而民间那些人压根不了解国师,更像是一种无脑推崇,但也单纯许多。
也要得益于国师不爱与人接触,无论平民还是皇室,在他人眼中,美化居多。
而公主殿下就太没有距离感了,没有脑中的美化,恶毒的性格就格外突出。
有人借机给陛下上眼药。
希望陛下不要再溺爱公主,管束好殿下,学一学做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
曾经也有许多臣子打着忠言逆耳的名号劝告陛下,认为公主辱没了皇室的名声。
结果却没想到陛下对公主的维护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厉害。
得罪了一次陛下,他们也就不敢随便再提,但对公主的不满却更加严重。
而这次公主与国师闹了矛盾,简直是让他们看到了机会了。
本来都放弃了,谁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们以为有了国师大人的助力,陛下哪怕是顾及国师,面上也少不了对公主的惩罚。
要不说臣子了解君上呢,陛下正为公主与国师的矛盾发愁呢。
若是国师当真在他这里提上几句,他也不得不对公主小惩大诫一下,叫他如何舍得。
陛下故意不在国师面前提及公主相关的事情。
国师总不好意思主动提起,像是在告状。
却不想在一次早朝时,居然会有臣子将国师与公主的矛盾拿到了明面来讨论。
陛下勃然大怒,简直想把那人拖下去斩了,但此时,却也只能先去看国师的脸色。
然而不论是想要保下公主的还是看不惯公主的,都没想到,意外居然会发生在国师身上。
独站一处的男人仿佛与他们不在一个世界,早朝的宫殿就他站在那,一眼望去,像是天庭的凌霄宝殿,仙雾缭绕。
不能视物却走得比目明的人还要稳。
卿重复了一遍他人对舒釉控诉,语气平淡,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情好坏:
“小惩大诫?恐成祸端?”
卿突然开口,听得在场人人胆战心惊,陛下想要替公主解释,身居高位多年,心里如何想,面上都不急着开口。
与此事相关或是无关的人,都莫名有些背后发寒。
要知道,他们忌惮卿、需要卿,并非因为其国师的身份,反倒是对方愿意承了国师的官职,对于他们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卿视线看向的那位提议惩治公主的臣子,他双目无法聚焦,那双不能视物的眼睛却好像看透了众人皮囊之下的灵魂:
“呵,惩治公主,究竟是为了百姓教育她呢,还是满足你呢,你自己心里清楚。”
“你不满她一介女子过得比你潇洒,怨恨她肆意妄为阴差阳错毁了你敛财的庄子,甚至连当初皇帝因公主下了你的面子,你也只敢将过错推到舒釉身上。”
“怎的?脏的久了,自己闻不到味儿了,就真当自己坦荡荡了?没看到其他人都离你远远的吗?嫌你臭呢。”
那臣子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想法被拿到大庭广众之下剖析,瞬间浑身发寒,他下意识大声反驳,在明眼人看来,简直是在变相承认。
伴随着卿的火力全开,其余人纷纷低下头,背上冒着冷汗,心中更加确定,国师一定也知道他们的秘密,不过是懒得说出来。
他们不禁后怕。
国师安静久了,他们都快忘了,几年前,大皇子因为看向陛下时不小心看了眼国师,就被国师点出了他与前朝合作谋权篡位的准备,那一年,直接拔出萝卜带出泥,整个官场进行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清洗。
直到下朝回到家中,远离了国师,他们才隐隐想到:
不是说国师与公主结仇,怎的国师似乎还在替公主说话?
难道说传言有误?
还是说国师心如明镜,一码归一码。
原本前者也不无可能,然而在他们亲眼见到国师与公主的相处之后,他们无比确认,就是后者!
结仇是谣言?
谣言个屁!
他俩乍一看上去,都不死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