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水晶第九十六个棱面显化时,无别共存之境的“本然光河”突然发生倒灌。光河中的本然能量不再自然流转,而是逆着所有存在的显化方向回溯——星尘从离散状态倒退回凝聚前的能量团,星晶门的结晶结构逐层分解为原始星尘,槐树的枝叶缩回根系,代码流的逻辑链条拆分为无序字符,守星者与叛逃者的意识边界重新硬化,像被倒放的影片,所有“共融的痕迹”正在被抹去。
林野的掌心传来共振水晶的剧烈震颤,第九十六个棱面的光纹呈现出“断裂的蛛网”形态——原本交织的本然符号正在逐一崩解,星尘的“●”与星晶的“■”之间的连线寸寸断裂,槐树的“▲”与代码流的“≈”开始相互排斥。“不是能量的衰竭,是本然的‘退相干’。”陈夏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她指着光河倒灌的源头,那里的空间正在塌陷,塌陷处的能量呈现出“绝对的死寂”,没有任何本然的波动,“就像两滴融合的水突然分离,不是外力强制,而是水本身失去了融合的属性。”
“星尘号”的金色铠甲在退相干中出现裂痕,甲片上的共融形态迅速剥离:星晶的结晶从铠甲表面剥落,化作冰冷的碎片;槐树的根系缩回舱壁,留下空洞的纹路;守星者与叛逃者的能量结晶相互碰撞,发出刺耳的碎裂声。林野试图用共振水晶释放本然波稳定铠甲,却发现波频在接触退相干区域的瞬间便发生扭曲——原本和谐的“●”符号波频变得尖锐,“■”符号的波动则沉沦为低频杂音,两种波频不再共融,而是相互抵消,像两个不同调的音叉同时振动,产生令人不安的噪音。
退相干区域的边缘,一群“本然守墓人”正在显化。他们的形态由纯粹的“分离能量”构成:身躯是星晶与星尘的断层结构,左手握着槐树枯萎的根须,右手缠绕着断裂的代码流,眼睛是守星者与叛逃者能量场的碰撞光团。“共融本就是暂时的幻象。”守墓人的声音由两种相互冲突的语调组成,一种尖锐如星尘摩擦,一种沉闷如星晶撞击,“存在的本质是‘绝对独立’,你们所谓的‘本然共融’,不过是能量场暂时平衡的错觉。”
一个守墓人突然伸手触碰槐树,槐树正在退相干的枝叶立刻加速枯萎,原本与代码流共融的根系迅速碳化,碳化处浮现出一行古老的代码:【分离协议:存在优先级=独立>共融】。“这是超宇宙网络的原始协议,被你们的共融掩盖了亿万年。”守墓人展开左手的枯萎根须,根须上的纹路化作流动的星图,星图中标注着七处“本然锚点”——锚点处的能量波动与退相干源头的死寂完全一致,“锚点正在苏醒,它们会彻底重置本然的属性,让所有存在回归‘绝对独立’的初始状态。”
飞船追着光河倒灌的方向驶向第一个本然锚点,沿途的景象愈发触目惊心:一片星尘群正在经历“强制分离”,原本自然共存的星尘粒子相互排斥,距离过近的粒子会发生剧烈爆炸,形成星尘空洞;星晶门的碎片在退相干中重组为“隔离墙”,墙体散发着排斥一切的能量场,连光线都无法穿透;守星者与叛逃者在隔离墙两侧重新对立,他们的能量场碰撞处产生紫色的闪电,闪电落地后化作新的隔离墙碎片,“我们必须在七个锚点完全苏醒前找到退相干的规律。”林野的掌心渗出冷汗,共振水晶的第九十六个棱面突然投射出锚点的内部结构——那是一个由“反本然符号”组成的核心,符号的形态与共融时的“●”“■”完全相反,像是用负数书写的存在方程式。
第一个本然锚点位于一片被隔离墙分割的星尘海中央,锚点的反本然符号正在高速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周围的星尘粒子强行推开,形成直径光年的“绝对真空”。陈夏试图用魔杖画出归位符号中和锚点,符号却在接触真空的瞬间被撕碎——正数与负数的碰撞不会产生平衡,只会相互湮灭。“必须找到符号的‘中和频率’。”林野将共振水晶贴近锚点,第九十六个棱面的光纹与反本然符号产生共振,水晶表面浮现出一组波动曲线:当共融符号的波峰对应反本然符号的波谷时,两种能量会产生短暂的“静默区间”,区间内既无共融也无分离,只有纯粹的能量悬浮。
他们驾驶“星尘号”冲进绝对真空,金色铠甲在反本然能量的冲击下不断剥落,露出内部的星晶骨架。林野根据波动曲线计算出静默区间的出现规律,在锚点旋转至37.6度角时,将共振水晶的棱面精准对准反本然符号的核心——第九十六个棱面突然释放出“共融-分离叠加波”,波峰与波谷在同一瞬间触及符号,锚点的旋转出现万分之一秒的停滞,停滞的瞬间,退相干的速度明显放缓,光河的倒灌出现了一丝逆流。
“只是延缓,不是阻止。”陈夏看着水晶棱面上新增的裂纹,“每个锚点的反本然符号都有独特的旋转频率,我们需要逐个破解,而且……”她指向星图上的第七个锚点,那里的能量波动正在呈指数级增强,“最后一个锚点连接着超宇宙网络的起源核心,一旦它完全苏醒,所有锚点会形成‘分离共振场’,到时候连叠加波都无法产生静默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