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潮
来到学院后,封宜奴说要去看看自己的学生,就与李奇分开了。高速而李奇则是去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路上他就已经吩咐人去把陈东、欧阳澈叫来。
“咚咚咚!”
“进来”
“副院长,你找我们呀。”
不一会儿,陈东和欧阳澈就走了进来。
李奇手一伸,淡淡道:“坐吧。”
二人坐在了李奇的对面。
李奇放下手中的鹅毛笔,扫视二人一眼,笑道:“最近天越来越冷了,你们上课还好吧。”
欧阳澈道:“副院长把我们看的太娇惯了,就学院当下的环境已经足够好了,办公室还有炉火取暖,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再者说,那些学生都受得了,我们总不会连小孩都不如吧。”
陈东点头道:“欧阳澈说的是,副院长请放心,一切都好。”
“那就好。”李奇点点头,道:“马上过年了,而今年作坊那边赚钱了,所以学院打算在今年年底除了合约上规定的福利以外,还会再给你们每位老师发上一件棉袄。”
“多谢副院长。”
“这是你们应得的。”李奇轻咳一声,道:“今日对于我们学院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好日子,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陈东、欧阳澈对视了一眼,欧阳澈道:“副院长指的莫不是太师四度出相。”
“聪明!”
李奇笑道:“这难道不值得庆祝吗?所以我打算今晚加菜,让大伙好好高兴一下。”
陈东轻哼了一声,嘀咕道:“我倒宁愿太师继续担任学院院长。”
李奇眉头稍皱道:“陈东,你说什么?”
陈东道:“我只是认为太师做院长比他做宰相要好的多。”
李奇呵呵笑了笑,道:“陈东,想不到你当老师这么久,学识涨了不少,脸皮也变厚了呀。”
欧阳澈嘴角抽搐了几下,险些笑出声来。
陈东一本正经道:“副院长此话怎说?”
李奇微微笑道:“看来你还不服气呀,我这人向来就喜欢提倡言论zi诱,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你们可别拿着我这话当圣旨,那样的话,你们离死也不远了。但是陈东,你说这话的时候,也不脸红呀,你一个太学生,就别人多读了几年书,像你这种人,一抓就是一大把,就你这点道行,去评价一位宰相,你凭什么?”
欧阳澈道:“副院长此话欧阳不敢苟同,宰相本就是要为民请命,为何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
李奇点点头道:“对,你这话说的不错。但是你们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话负责,陈东,你认为你说的对么?”
陈东道:“我只能说我没有说错。”
“没有错?不是我说你,陈东,你连个芝麻绿豆的官都没有当过,太师他做的事不是你能够参透的,你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
“是啊,官场里面那些勾心斗角之事,我的确看不懂,但是我会看结果。”
“嘿。你还给我抬起杠来了。”
“陈东不敢。”
“不敢?还有什么是你陈东不敢的啊,你当初都敢指着太师鼻子骂,我对此真的很好奇。”李奇笑了笑,道:“不过,你说的不错,官场里面的勾心斗角,你的确不懂,你要是懂了,也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那我问你们,你们想不想做官?”
陈东道:“自然想。仕途乃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欧阳澈也点了点头。
“那你们觉得为官最重要的是什么?”
“清正廉明,为民请命。”二人异口同声道。
李奇摇摇头道:“不对,不对。”
“愿闻高见?”
“高见倒也不敢当,但是我以为想要做一个好官,首先得学会做人。就拿你陈东来说吧,你做人疑是最失败的,你还别服气,你看看身边有一个朋友没?由此可见,你的人际关系不是一般的差呀。”
陈东哼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奇哈哈道:“天下千千万万人,唯独你陈东走的是正道,别人走的都是邪门歪道是吧。你什么时候能够学会反思下自己,你这人学识好,有见地,可我就特烦你这种好像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拜托,那是圣人,你这叫做病态。偌大的一个国家,难道就靠一个人能够治理好?哪怕你是宰相,若所有人都不服你,那你就屁也不是,还为民请命,你就靠你这张嘴去嚷嚷我要为民请命,务实才是最重要的,何谓务实,那就是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做事,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与别人的合作。假如你是哪一州的知州,所管辖的地方出现了灾情,你向朝廷请求拨款,但是你把三司的人都给得罪了,别人会不会理你,告诉你,那些人随便一句话,就能把给整的半死不活,你怎么去为民请命?”
陈东怒哼道:“此乃关系百姓的生死,纵使我与他们有什么过节,但也得以百姓为重。”
李奇笑道:“我大宋可不就是一个州,也不就是你一个州有灾情,但是所能拿出的钱极其有限,他们随便找借口,你就是一个毛也要不到。若真是这样的话,你就是百姓的罪人,这是一个好官该做的吗?你曾经劾太师,骂太师,好威风呀,你以为太师是怕了你吗,那是太师不屑和你这种小人物去争,有**份,若他记恨你,别说你不可能当官,即便你当官了,他也有办法把你整得去跳河自杀。你做人都做的如此失败,谁还敢指望你能做个好官。这个世界不是以你陈东为中心,你不过就是几千万人中的其中一个,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根本就没有资格看不起任何一个人。”
陈东被李奇这番话训的是满脸通红,双目睁的圆圆的,但却从反驳,他的为人,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臭,以前的那些好友,都对他避而远之,不过这也很正常,谁会愿意跟一个动不动就辱骂当朝出来,记住,文章一定要围绕着太师、应奉局、百姓为中心去写,百姓,就是你们这次要面对的对象,你们要利用这应奉局来从侧面来歌颂太师的功德,当然,赞赏皇上,这是必须的,这我就不教你们了,听明白了吗?”
“这---当初---。”
“别跟我说当初,我说的是现在,难道一个应奉局还不足以令你们动笔夸赞下太师吗?你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为你写一年的文章那也行啊。”
陈东、欧阳二人听罢,觉得也是,这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虽然这本来就是蔡京惹出来的,但是不管这么说,这都是功德一件。二人都点点头。
“记住,要,我要的是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李奇嘱咐了一句,又道::“至于,他总得给点面子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奇的那份军令状打动了他,出于种种考虑,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所以,那些保守百姓的忧虑,并非理可循的,还是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就连李奇也没有十成的把握,这应奉局从此就作古了,只要宋徽宗在,那么应奉局就有死灰复燃的机会,但是,李奇此时真的不能想太远,他要趁着现在把事情做好。
除了宋徽宗以外,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就是王黼了。
对于王黼而言,这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工作刚刚丢了,如今就连聚宝盆也被人砸碎了,气得他是当场就晕厥过去了。
他原本以为,即便自己的致仕了,但是只要应奉局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应奉局完全是为了皇上个人服务,拍马屁的最佳法宝,而且应奉局上下又全是他的亲信,任谁也插不进去,他虽在家中,还是能够运筹帷幄。
这下可好了,蔡京也不打你什么应奉局的主意,男人嘛,做事就得干脆一点,直接废了得了,甭想太多,想太多只会后患穷,这下倒要看你还怎么东山再起。
当然,蔡京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一些损害,毕竟苏州应奉局跟他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在他的名垂千古计划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不过,由于王黼跟后宫也有莫大的关系,故此此举对于后宫某些人的损害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如今蔡京、李奇、太子的风头正劲,她们唯有选择避其锋芒,不敢在皇上面前乱言。
大宋时代周刊也专门为了这事做了一个特辑,其中内容疑是歌颂宋徽宗、蔡京的英明决断,从侧面贬的王黼和应奉局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这就跟当初蔡京致仕的情况一样,那时候王黼也是将蔡京往死里贬,恨不得把蔡京说成妖魔的化身,这也让王黼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封号“贤相”。
蔡京只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过他这次有李奇相助,宣传力度远胜王黼。
由于前面的太师学院就已经开始转变蔡京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再加上这一次李奇完美的包装,蔡京的形象得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百姓十分拥戴他,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他,这也让蔡京尝到了甜头,对于自己的计划加是坚定不移了。
在同一时间,李奇的经济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撇开王黼这个最大的阻碍,朝廷彻彻底底与李奇站在同一条线上,李奇也终于开始发力了,首先节请:57小说或访问http:57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