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的候选人
云二没有在皇宫久留,按照大哥信里吩咐的样子处理完了收学生的事情,就告辞回家了。~,
见了皇帝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有了新的变化,他需要仔细的理清头绪,为大哥进京清扫干净所有的麻烦。
想要见已经被废置的郭皇后,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掉郭家手里的三千铁甲,只要郭家还保有铁甲兵,自己这个外戚就不能和她过于亲近,这是道理,也是规矩,当然,这些道理和规矩都是站在皇族立场上制定的。
在这个时候只能让秦国先去见见她的母亲,云二是不能陪同的,一旦陪同,亲戚的名声就坐稳了,即便是没有事情,那些无孔不入的言官也会找到口舌官司。
云家现在要求的环境是绝对的低调,沾染上郭氏这样一门亲眷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被郭家拖着进入风暴的漩涡。
进京的时候云二就已经全面考量过和郭家的关系,以前还想着和郭家保持一般的亲眷关系就足够了,如今看来,皇帝不允许云家再有任何的助力。
郭家的三千兵卒放在东京这个巨大的兵营里,在严密的监管之下,一点浪花都泛不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会大度的同意郭家继续保留手上的兵力,也为自己留一个大度诚信的名头。
如今云家再带着三千甲士回京,事情就完全不同了,郭家的三千人皇帝可以不在意,但是云峥麾下的三千铁甲,没有一个人胆敢小觑半分,就是这个三千余人,驰骋千里直捣大理,一路上破关落锁险些活擒了大理皇帝。生生的劫掠了大理的国库之后才从容而归。
这是天底下最精悍的军队,对这一点赵祯有着清醒的认识,云家的军队进了东京,迟早会被大宋庞大的军队群淹没掉,不管是分化,还是拉拢总还是有办法的。但是,施行这些手段都需要时间。
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剪除掉云家任何有可能出现的羽翼。
郭家和皇族从来都没有何解过,郭皇后被废事件,是一道划在他们之间的一条鸿沟。
郭家拥有丹书铁劵,还是太祖亲自颁发的,身为当年杯酒释兵权的受害者,赵祯还不敢轻易地毁坏赵家的这点信用,因为杯酒释兵权事件。是大宋朝整个文官体系初露峥嵘的,难免会有些谬误,即便是高僧大德也难免出错。这样做有去邪扶正的意味,我觉得这事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你以为如何?”
苏辙沉重的点点头道:“这样的事情正是吾辈士人该做的。我觉得有五百金就足够让那些内心强大的天竺高僧给大宋僧众重新阐述一下金翅鸟的内涵,你觉得呢?”
云二摇头道:“如果那些天竺高僧能够将梁辑劫掠大理,屠杀僧人的事情说成一种正义的举动,我觉得我可以出一千金。”
苏辙叹口气道:“假如有一位善信士愿意在东京郊外修建一座浮屠塔。天竺的高僧一定会以降妖除魔的角度来重新阐述一下屠僧的必要性和正义性,要知道这天下已是末法时代,群魔乱舞,佛啊,魔啊总是真真假假的分不清楚。”
云二叹口气道:“还是由我来当这个善信士吧,我最近已经有点信佛了,昨天特意去家庙附近挖了泥土,给璋儿捏了几个泥人。”
苏辙摇摇头也躺在锦塌上遗憾的道:“晚了,你以为谁都能当善信士?我早在半个月前就有这个打算。结果依旧被人给抢先了。”
“谁啊?”云二一骨碌爬了起来惊讶的问道。
“李常,黄门侍郎李常,老先生这几年一直在追求清静无为的老庄追求,今天给道观施舍一些,明日里给寺庙上点香,后天给济贫院送些粮食,听说现在已经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吾辈俗人面对老先生的高风亮节真是望尘莫及啊。”
云二赞同的点点头。李常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苏辙看着屋顶幽幽的道:“如果老先生只是做到了天人合一,我苏辙还有些不服气。
但是老先生面对权贵的铮铮傲骨。让我不得不写一个“服”字。”
“他又干什么了?”云二吃惊的问道。
苏辙有些激动地道:“就在今日朝会,老先生用一张没牙的瘪嘴巴,质问郭成思在东京屯兵三千是何道理,这样置陛下于何地,置我大宋律法于何地,置我大宋满朝文武于何地。
东京乃是大宋心腹之地。不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