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封蔚早就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也知道该如何解决。他围着两个小孩嬉皮笑脸的说着讨好的话,善良的大宝果然最先心软,跑到余柏林身边,悄悄拉了拉余柏林的衣角。
余柏林叹口气。好吧,又让封蔚过关了。
封蔚高高兴兴的加入进来,抢走了龙头的位置,带着两小孩满院子疯跑,结果一不小心太用力,绳子扯断了,风筝栽了下来,挂树上,被戳坏了。
这下大宝小宝双双看着封蔚,眼睛里都开始冒水气。
“我再画一个。”余柏林微笑的安慰两个孩子,“我们再一起做风筝。”
两小孩点头,把金豆子憋回去。
封蔚摸摸鼻子,抢走了下人磨平做风筝骨架的竹条的“重任”。
三(?)只小孩玩风筝玩的很开心,大宝小宝回宫的时候,还给皇帝皇后带了一龙一凤两只风筝。
封庭见那龙凤画的栩栩如生,堪称大家,余柏林却毫不在意的给两个孩子做成风筝,不由莞尔。
所谓书画大家总有些脾气,对自己书画作品看重的很。当然,当一些人需要用书画作品去推销自己的时候,什么看重什么清高就不在乎了。
无论哪种人,把自己的作品做成风筝这种小孩子玩乐的东西,肯定是不愿意的。
若是做成扇面给小孩子扇风倒是可以。
可对余柏林而言,为喜欢的孩子做玩具理所当然,率性洒脱。
这点和张岳很像。
张岳一幅画在外也千金难求,可他在家爱好之一就是帮季媛画绣东西的图样。
他从未觉得,为妻子画绣品的图样是多么不耻的事。对他而言,为亲人作画,什么都是画得的。
怪不得张岳对余柏林爱惜的如同幺子一般,张瑚都要排在后面。两人确实太过相似。
余柏林想稍稍喘口气,便主动邀约好友出去踏青。
初夏天气正好,草木繁盛繁花似锦。再过些日子太阳热起来,就不愿意出门了。
余柏林闭门著书时,受到激励的赵信和卫玉楠等人也潜心苦读。听余柏林邀约,也愿意放松一下。
读书也需松弛有度。
晖朝读书人中虽有死读书的,大家公子却很少没有通习君子六艺之人。骑马对他们而言,都是必备技能。
就算是余柏林原身,余父余母在时,家境尚可,对独子也是如同世家公子般培养,君子六艺学的都不错。
至于余柏林穿越前,出任务时骑马的时候不少,骑术自然比原身更加精湛。
现在让他练一段时间,去边疆骑马打仗都是没问题的。
除卫玉楠和赵信之外,余柏林还邀约了五位新近结识的友人。八人在一起骑马踏青,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出口成诗,时而高歌一曲,颇有名士之风。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算没有好嗓子,也要会唱几句。
他们可能唱诗经,可能唱古诗词,也可能没有歌词,只是用调子抒发情感。踏青之时,或者亲密朋友聚会之时,文人们尝尝会引吭高歌。
余柏林在其他几人感染下,差点一开口就是军歌,好险出口时忍住了,没把歌词唱出来。
军歌的调子还是很振奋人心的,虽然有当代中原歌曲没有的“半调”,有点胡乐的特色。胡乐在晖朝比较盛行,余柏林唱的调子也并不突兀。
几位年轻才子一边唱一边笑,引来周围不少人注目。
这不是现代人踏青时看到有人边走边唱歌露出的关爱智障的眼神(除非是一看就知道的集体活动),古代人对文人歌啸是很推崇的,看着这一溜俊俏的公子哥,眼光里都是带着钦羡和赞赏的。
晖朝女性地位不算低,至少大家小姐在仆从围绕下,带着纱帽也是可以相约一起在外踏青的。
当然,若遇到外男,双方肯定会垂首避过对方目光,以示避嫌。更别说跟外男搭话什么的。
就算是认识的人,也会装作不认识。除非是亲戚,才会遣奴仆问候一声。
但虽然不会主动结识外男,每年踏青,都是还未订婚的大家小姐们“自由相亲”的时候。若遇到看上的人,大家小姐就会当着自己仆人的面故作羞涩,或者随意称赞。
仆人们听弦音知雅意,当回府后,当家夫人问起小姐们踏青情况时,就会将自家小姐举措一五一十的上报。
夫人们若听到女儿关注了谁,自然会遣人偷偷搜寻那人消息。若那人恰巧也无婚约,又门当户对,自然会留心一二。
虽说女儿家要矜持,不可能主动出击。但选婿之事总是很慎重,有女儿的家人不可能不打听。
至于男子也是一样,若无意间瞟到一见钟情的人,也会向家长汇报。
踏青和花灯节,是男女唯二可以“自由相亲”的活动。
余柏林这一行人都是年轻且相貌堂堂,家世不提但本身都是举人,说起来全是青年才俊,且品行端正,各有各的才名德名。
特别是赵信、卫玉楠和余柏林三人,更是声名在外,早就是无数女子闺中梦中人。
许多小姐早就听闻这三人名声,只是未见真人。今天恰巧遇上,见这三人比自己想象中的更为俊俏。
女子也爱俏,梦中形象在这一瞬间的巧遇之下渐渐丰满,这三人无意间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芳心。
余柏林还是家世差了些,嫡出的大家小姐自知家中不太可能相中余柏林,自家庶出的姐妹倒是有可能。
只是余柏林的老师张岳早就表明不可能早早为弟子说亲,余柏林年纪不大,待会试之后再谈成家之事。
若余柏林得中进士,以他年龄才干,再加上师从张岳,又得风头正盛的德王和敦郡王赏识,谁家小姐配不上?
赵信和卫玉楠和余柏林不一样。两人家世良好,一文一武,都是历史悠久且正受圣眷的大家族嫡子,早就是大家小姐们心中佳婿的最佳人选。
他们两也收获了最多的芳心。
其他几位家世良好,且无婚约的人得到的放心也比余柏林多。
当然,余柏林就算知道,也不会嫉妒便是。
这一踏青回去,不知道多少人家又会动心,替赵信和卫玉楠等人说亲的人估计又得踏破门槛。
不说这些女子。其实赵信等人对这些大家小姐们也是蛮好奇的。
少年慕艾,即使知道婚事由父母做主,但比起盲婚哑嫁,若能与某位女子一见钟情,恰巧又门当户对,最后结为连理,造就一对人人羡慕的快活鸳鸯,文人们都是很向往的。
他们在家也都有些话语权,家中父母在商议婚事时,也会询问他们的意见。
只是走了这么久,这几人也没有一个一眼看中的。看来一见钟情这种事,还真是小概率事件。何况还隔着重重仆人以及厚厚的纱帽。
余柏林等人的地点是京郊一处道观。这道观香火旺盛,据说签也比较灵验,是达官贵人们常去之地。
到了道观之后,几人把马给小道童牵走,并付了看守马匹的铜钱,然后买了香烛去观中烧香磕头,给点香火钱许许愿,顺带求上一签。
今天几人运气都不错,全都抽到了上上签,无一不是文曲星高照,夙愿得中之类的内容。高兴的几人立刻掏出大把钱捐给道观。
余柏林也不免俗的跟着破费。幸亏他这次出门在怀里揣了不少铜钱,还被封蔚塞了一锭银子,几张银票。
虽然铜钱揣在怀里总感觉很奇怪,好像走路都会叮咚作响似的。
本来公子出游,身边定会带一二小厮,帮忙牵马给钱跑腿传话。这几人非要说什么自在装什么潇洒,踏青的地方又离城不远,又自诩体力不差,硬说不带小厮更自在一些。所以他们都是独身前来。
不过说是独身,谁也不知道这些人家中长辈有没有暗中派人跟着。想来肯定是有的。
余柏林眼尖的看见几位在赵信、卫玉楠府中见过的人,正装作普通小贩或游人,在他们周边晃悠。
或许其他几人也见到了,但都装作没瞧见。
余柏林出门时,封蔚当然也不放心,也有派心腹跟着。
余柏林一进道观,就看见了熟悉的人,卖冰糖葫芦、卖面人、卖小饰品,甚至还有一个叫卖茶叶蛋的。
这茶叶蛋还是他献出的独门配方,只在百香楼售卖。这人一拉开嗓子叫卖,立刻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引起其他“同行”的“竞争心”,那卖冰糖葫芦、卖面人、卖小饰品的也都一改之前假装木讷的样子,纷纷努力叫卖推销,看得余柏林嘴角抽搐不止。
作为封蔚的心腹,即使只是王府侍卫,在外都是有头有脸的。虽然经过了乔装打扮,若非余柏林前世练出的特殊眼力,其余人不太可能看得出来。但你们这样卖力的当小贩,真的没关系吗?
脸还在吗?
难道说,因为封蔚这个主人很奇怪,所以他的心腹们也都很奇怪?
大概……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