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登上蜈蚣岭 李纲为民办实事
、岳飞登上蜈蚣岭 李纲为民办实事
赵构虽说红脸筋暴,恼羞成怒,但也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只好做出让岳飞外出寻找证据为自己洗脱罪名的决定。
吴贵妃走到岳飞的近旁冁然笑道:“岳将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赢得了比赛,希望将军能尽快找出证据,洗脱罪责,抗金的战场上需要将军。”
岳飞跪地道:“娘娘的大恩大德,岳飞铭记在心,若能洗脱罪责,定然不会辜负娘娘的期待,奋勇杀敌,捷报频传。”
“只要尽力即可。”吴贵妃十分满意。
岳飞随即离开了京都,他骑上骏马向着北方奔驰而去。
出京地不久,后面传来阵阵“岳将军等我...... 岳将军等我......”的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
岳飞连忙勒住了马绳,女子翻身下马,走到岳飞的近前说:“在下王静善,乃是山东临泉蜈蚣岭山寨的大当家。”
岳飞疑惑,低头沉思:蜈蚣岭山寨的大当家找我做甚?以前没有任何关系。
“别想了,张用已经投靠我蜈蚣岭山寨,他既担心着将军的安危,又无颜同你见面,故而让静善前往京都走上了一趟。”
“大当家想要岳飞入伙,故而来到了临安。”
静善摇头道:“本当家没有丝毫这般想法,只想帮助将军渡过难过。”
“既是这样,岳飞就告辞了,那个传达杜充命令之官,怕杜留守杀人灭口,早已追随王善逃去了金国。”
“岳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传令官,已被大人的兄弟,领上了山寨。”
岳飞纳闷,处在云里雾中,王善都投靠了金人,为何又要将传令官转送给张用呢?
王善、张用不想跟岳飞结下梁子,岳飞的为人处事,他们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尤其是张用,他和岳飞、王贵同是相州汤阴县人,且结拜成兄弟,张用虽说有贪财怕死的缺点,但武艺高强,多次在暗地里帮助过岳飞。
岳飞率西城部队袭击东城、南城守军必然有那不得已的苦衷,逃出开封进到了山东地界。王善问张用今后有何打算?张用苦笑道:“如今北边是金人地盘,南边的宋廷又容不下张用,只好去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王善叹气道:“他们不仁,我们不义,干脆带上人马投靠金人算了。”
“不行,几个结拜兄弟皆是抗金分子,张用要是投靠了敌国,有悖结拜时的誓言。”
“管什么结拜兄弟,保命要紧,山寇哪有出息?金宋两边都不讨好。”
“人各有志,张用只是担心岳大哥的处境。”张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善言:“既然这样,你我各奔前程,不过在临去金地之前,王善要将杜充的传令官转送给张兄弟,兴许岳将军日后还能用得上。
传令官刚刚走到张用身边,吴学才就领着宋军砍杀了过来。而王善的人马却戴上了象征投降的白条,径直冲向了远方的金营。
张用带着人马往山里急跑,宋军人马紧随其后,眼愁就要追上,岔路口杀出一拨人马。张用得救了,他跟着女头人来到了山上,原来这拨人马就是蜈蚣岭山寨的弟兄们,大当家就是领军救张用的女头领——王静善。
吴学才望了一眼重峦叠嶂的群山,连忙命令兵马下山。恩人王道仙早有交代,蜈蚣岭山寨有他的弟弟、老婆和女儿。自己的官位虽说有堂兄吴用功绩的承袭,也有恩师吴子美的力荐,但若是少了王国师的帮助,自己就坐不上知府位置。
且说,建洲之事后,高宗不但没有责备李纲,反而觉得自己实在是对不住他。他的身边已经很难找出这样死心踏地为他们宋室的大臣了。可是又不能让他到京城做官,怕是会破坏宋廷和金人暗自立下的南、北分治局面。不愿意意再去冒险征战,不想将这半壁江山丢弃。但是自己要为李纲创造为民办事的机会,李纲是个能办事的人。
绍兴二年(1132)高宗下诏书任命李纲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抚使),李纲这次在湖南主持军政,再次显示了他的才干,为当时的朝廷解了不少的忧愁。长沙是个兵火连年的地方。早年间李纲曾路过这里,印象中是个繁华都市,“烟雨蒙蒙十万家” 。可是,现在那些华丽屋宇,只剩下一些残砖碎瓦了。
李纲在赴任途中,看到田野满目荆棘,一路上人烟稀少,空有山川,不禁伤怀。他下得车来,招呼父老问话。父老们未曾开口,就已涕泪横流,他们诉说:“自从金人进犯长沙以来,这里就是连年巨寇如麻,血流成河。更让百姓们不堪忍受的是:盗贼纵横尚可避,官吏贪残不堪说,挟威倚势甚豺狼,刻削诛求到毫发!”李纲听了这些哭诉,心如刀搅。他到任后的政事樵川李纲书。”这首写怀诗,仅仅(个字,却充分表露了李纲讨贼复仇、忠君忧国的情怀。邑人将其诗及其叙共计139个字立碑刻之,因诗中有“揩泪”二字,因此,又将诗碑称为“揩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