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都市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41章 老太君威武

第41章 老太君威武(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NBA: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 奶爸学园 混沌天帝诀 四重分裂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别惹那个男人,他在养娃儿 樱盛时分 我是朱恒裕 纯阳神体:仙魔双修 我,新世界的第一个训练家

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客房,专供读书多的客人使用”的居所。

等她回了府,李铭问自己的奶奶为什么要把府里微霜堂的“书苑”对外开放,顾卿才意识到好像有什么出现了偏差。待知道这“微霜堂”的意义后,顾卿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那些学子们都是一副激动万分的表情了。

妈蛋,原来不是因为可以随时见到她而欣喜若狂啊!

顾卿不是笨蛋,知道若敞开来让国子监的太学生来借书,那信国公府里肯定要乱了套,怕是方氏第一个就要哭诉几天,让她头疼。

所以,她第二天给国子监里送了一封书函,言明只有微霜堂里的“书苑”才对外开放,微霜堂其他地方因为有客房,还有孙子在上课,所以太学生们不可擅闯。太学生们每个月遇双日可以凭国子监的凭证从南边的边门入府,“书苑”里的书不得外借,但可以抄录,信国公府提供笔墨纸砚。

这一规定不但合理,而且解决了许多寒门子弟买不起笔墨纸砚的问题。信国公府的笔墨纸砚都不是烂大街的货,家中在文房的产地都设有专门的作坊,专门供应府里的主子。

这些太学生有许多是监生,乃是各地府州选中的最优之人,保送入学的。寒门读书向来勤奋,所以监生中大半都是寒门子弟,虽国子监提供食宿和一点点生活费,但要再想多买纸笔,就是奢求。

所以这些寒门学子一是为了抄书,二是趁抄书好好练字,有的一到无课就来,倒把信国公府的“书苑”当成另一个家一般。

李茂一直对哥哥能凝聚大量文人雅士的本事钦佩不已,此时他什么都没做,却得到了一样的效果,虽只是学生,还是心中暗喜,不但敞开来供应纸墨等物,遇见家境实在贫寒的,还不着痕迹的资助一番,更是命人在书市中买了不少并非孤本的书籍,另放一室,供人借阅。

他这举动确实是为了图名,可他做的实在不显山不露水,谁也说不出他沽名钓誉的话来。

府里年轻人多了,也有生气起来。有一次顾卿去“书苑”看热闹,看见一寒门学子裹着薄衣,只带着两个馒头,坐在那里抄了半天书,心中实在难受。所以等她回了北园,特意从自己的私库里拨银,嘱咐小厨房随时在“书苑”里备好点心与粥品,冬天要有炭盆,夏季要有解暑的酸梅汁等物,不得轻忽。

只是看书时不得吃喝,以免污秽了书籍。天黑后炭盆要有专门之人熄灭,以防走火。

这顾卿准备让人准备的粥,大部分是鸡丝粥或者五谷粥,点心也是有甜有咸,内中有馅,非常压饿。食房里有热水,隔水一温就能吃,甚是方便。

这一善举,使得许多寒门学子对邱老太君感激不尽。朝堂为监生所发的生活费,他们中有许多是省着寄给了家里的,国子监的吃食又不能带出来,所以才拿一些馒头胡饼之类果腹,便宜又方便。只是他们毕竟是成年的男子,每日吃这些东西,日子久了,走路都有些飘忽。

他们虽为寒门,自尊心却比世族子弟更重。顾卿叫人做的点心,不分寒门世族,谁来了都可以吃得。因点心做的精致,世族出身的学生也经常拿着吃,更有齐邵这样带头吃吃喝喝的,于是时间久了,倒没有人再关心谁是顿顿都在这里蹭饭,谁是存心占信国公府便宜这样的事情了。

这些国子监的太学生里有许多是幽默风趣之人,微霜堂人一杂,有时候笑声、朗诵声以及拍案叫绝声常会打扰两个孩子读书。李铭喜欢和小孩子玩,因他是弟弟,就特别喜欢那种“带头大哥”的感觉,对于读书的地方挤进好多“大人”非常无奈,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他就跑回东园去读书了,只是功课上有问题的时候才来“微霜堂”请教。

李锐现在十三四岁,正是喜欢和大孩子玩的时候,这些太学生里有十几岁的神童,也有二三十岁的老学生,李锐表示和他们打交道非常快活,每次一放课,就去找他们请教,或者攀谈,他的两位师父也对此支持的很。

久而久之,李锐和这些人混熟了,原本稀烂的功课竟大有长进,而李锐的那套“三国杀”,也成了这些国子监学生们的新宠,现在除了抄书声、诵读声,偶尔也能听到“杀一下!”的声音从“书苑”小院里传来了。

玩过了几次,有些太学生放下心中的拘谨,会对牌中不太熟悉的人物好奇,询问李锐那是何人,如“黄月英”这样的,竟是半点不知。

此时顾卿的“三国演义”已讲到尾声,还有二十几回就要讲完,李锐每日记录不免自得,又兼是“祖父遗作”,心中早将那本《三国演义》当做宝物,有人要问,连忙拿出去“献宝”。

这《三国演义》,是连李锐两位先生都“惊为天人”的,更何况这些太学生!

于是李锐手里的《三国演义》成了国子监的新宠,因是手抄的孤本,李锐从不外接,就连给人家看也是看着,所以不少世家子弟甚至捧着各色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求着要抄录。

世族尚且如此疯狂,更不要说那些寒门学子了,一时间,李老国公曾著成一本神作的传闻不胫而走,就连李茂都问了两个孩子是怎么回事,拿了那本《三国演义》日夜观摩。

看完那本《三国演义》之后,李茂只有一个想法。

他想问问自己的母亲,他是不是父母当年随便在哪里捡来的,不然为何和父亲与兄长的资质差的这般多。

《三国演义》的影响渐渐散了出去,邱老太君的声望也越来越高,高到了有些书生特意会在府外,对着隔着两道墙的北园深揖到地的地步。

李老国公的两个孙子,也被传的神乎其神。说书先生得不到《三国演义》的正本,就开始按照想象加工。李老国公被说成了神仙下凡,匡扶正室,事成要得道回天的。李蒙也是文曲星下凡,托生到邱老太君肚子里,就为了协助下凡的李老国公成事。各种传闻沸沸扬扬,当然还不忘传个老皇帝是紫薇星托生注定成帝云云,直说的有人得了病都去摸摸信国公府们钱的狮子,想要沾沾仙气。

李锐和李铭更是被传的无稽,据说书先生所言,两个孙子都得了两位神仙的真传,一个力大无穷,将来必是将帅之才,另一个足智多谋,有名士风流,绝对是名臣良相。可笑两个孩子一个才十三岁,一个才□□岁,年纪这么小就被寄托了这样的厚望,连顾卿都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太高调,反而害了两个小孩。

好在李铭和李锐都是厚脸皮,被如此夸奖,居然觉得人家说的没错。因常听三国,真把自己当初那样的杰出俊才,就连顾卿这般不要脸的姑娘,都甘拜下风。

“三国杀”原本只是为了让李锐交际而复录出来的桌上游戏,因为国子监的太学生们而风靡一时。“三国杀”制作出来并不麻烦,李锐又叫原本做的那些人又按他和弟弟后填的样式重新画了一些,专门给太学生们玩。有些世族学生把抄好《三国演义》和借来的“三国杀”卡牌带回了家,结果连这些大人都知道了,也着了迷。

现在就连散朝了,都会有许多人邀请李茂来上一局。李茂在其他事情上只能说平平,可是玩起“三国杀”来,有如神助,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顾卿觉得这些大人们可能会喜欢玩些更复杂的样式,便教了李茂“国战”和“乱战”的玩法,别说,这种明显更复杂,更需要权衡局面的玩法受到了官员的欢迎,成了官宦们常玩的模式。

坊间有上次“邱氏射玦”的故事在前,谁也没有脸面敢再拿国公府里的东西做出来卖钱,大部分学士和学生珍惜羽毛,也不愿附录出来给别人。一时间,“三国杀”的卡牌倒成了稀罕之物,做的好几套被借来借去,都快玩烂了。

李茂在得到顾卿的同意后,专门拨了一房,开始做各种金箔蒙面、银箔蒙面和木竹牙等质地的“三国杀”卡牌,放入紫檀木的匣子里,打上信国公府的徽记,用作信国公府馈赠亲朋好友的稀罕物件。

李锐和李铭也得了不少樟木盒子装的“简装版”,到处拿出去送人。“三国杀”卡牌上未完成的人物图和锦囊牌,曾得到国子监太学生们的帮助和润色,而变得更为丰满,且有了各种版本的形象。所以李锐手上新得的卡牌套盒,大部分都送了这些太学生。

这些太学生得了馈赠,或为卡牌人物题诗,或用各种诗赋盛赞信国公府的种种善行,或以“信国公府得到神灵启示要创作《三国演义》,李老国公梦入东汉”之类的题材做了书画,回赠给信国公府。

学子尚且知道投桃报李,那些得了李茂“套牌”匣子的大臣们更是纷纷效仿,也不回赠金银等俗物,多是手书一封或亲笔提的书画,这些人里有些是重臣,有些是文坛巨儒,不拘世族寒门,勋贵武将,只要得了“三国杀”的,人人都有表示。

“微霜堂”的存稿自李蒙去后,又增添了许多,也算是意外之喜。

现在,顾卿的院子里经常有人投书进来,还有某些官宦人家的女眷拗不过夫君或儿子的意思,不得不上门求见邱老太君的。这一切概因那本《三国演义》,顾卿还没说完。

刚说到“孔明挥泪斩马谡”,结果下面没有了……真是活活把所有人急成了太监。

现在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眼巴巴的等着顾卿把最后十几回给说完。

此时刚刚入冬,马上就要忙年,今年又是信国公府最昌盛的时候,顾卿偏偏在入冬大寒的时候生了场病。

这一病上下皆惊,明明只是一场风寒,宫里竟赐了三个御医来看。各家送过来的名医名方,珍稀药材,那更是络绎不绝,顾卿心知自己只是普通感冒,只不过年纪大了,抵抗力差,看起来吓人一些,竟劳动这么多人来,内心里倒是不安的很。

持云院里,三位御医进了屋,开始给顾卿看诊。

等他们会了诊,不由得松了口气,安慰信国公府的众国公、夫人、公子们道:

“几位放心,老夫人只是受了寒,风寒束表,喝上几帖方剂,好好调养就好。这段时间不能吃的太油腻,也不能劳神。”

顾卿听到御医的诊断和自己的推断一样,心里才放下了心。明年开春过后李锐就要十四岁了,春节一过就要入宫伴读,她这时候要是有事,又是全府丁忧三年。

人家府里好不容易出了孝,她要再有事,那不是坑爹坑祖宗坑全府吗。

“真是劳烦御医了。请替老身拜谢君恩,老身感激涕零。咳,咳咳。”顾卿最近一说话就嗓子痒,咳的尿崩了几回,床垫每日都换好几次,平日里除了花嬷嬷和香云,真是谁都不想见,烦得很。

“老夫人不用客气。我三人特意自荐而来,就是希望能够见老太君一面,还望老太君能够早日痊愈。”黄御医乃是医中国手,专治太后和皇帝的,愿以为他是皇帝赐下来的,想不到确是自荐而来,真是出人意料。

李茂和方氏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他们府里已经让太医院都重视了吗?老国公可没有写什么医术方子啊!

“只因我那儿子带回的‘三国演义’,现在还剩半截,不怕老太君笑话,我只盼着老太君您能早日安好,早日讲完才是。”黄御医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胡子,“那个……”

几个御医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由黄御医开了口:

“邱老太君,你可知那华佗的‘青囊书’,最后传到了哪里?”

“啥?咳咳咳……”顾卿快把肺给咳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啥……希望大家不要受惊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风花雪月人生路 我是MVP,塔科夫商人是躺赢狗 爸爸,求你,不要打我了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许大茂 重生:大明星爱上我 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四合院:她们都把我当好人 关于我觉醒异能成了瑶妹这件事 傻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