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沉默了一会儿,朱大云说:“大哥,我这手头上的稿子还没完成,你看是不是安排别人去采访这个事情。”
“你不去?”邓年荣睁大了眼睛看着朱大云,不可思议!这么好的新闻题材,白白放弃不去写?这好像不是邓年荣认识的那个朱大云啊!往日只要说到采访,他是一准儿往前冲的。难道传说中的故事真的那么伤了这小子的心?可这为了工作,何必还跟自己较劲呢?
“是的。我想把手上的稿子先写完。”朱大云靠在椅背上,摊开双手说。
“好。你可别后悔啊。”邓年荣说道。
“小夏,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邓年荣对夏文娟说。
“好。我们一起去。”夏文娟高兴地说。
看着夏文娟那个高兴劲儿,朱大云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耳光!
他妈的,干嘛还要记着那些鸟事!为什么还要记着她?把这个该死的女人忘了吧!难道你要让她的影子左右你一辈子吗?没出息的东西!
去,明天就去杜家庄!不就是和她见面吗?不就是回到那个被抛弃的地方吗?大丈夫能屈能伸,怕什么?况且,没有了她,我不是一样过得很好嘛?嗯?
朱大云又有一股冲动,想对邓年荣说,明天还是一起去。可是话到嘴边,他还是忍住了,能不见还是不要见吧,那个让自己伤心的地方,能不去还是不要去吧……
朱大云就这样,难以战胜心中的曾经的屈辱经历,眼睁睁看着邓年荣带着夏文娟去杜家庄采访。
才是个顶个的好啊!我是有感而发,这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所以就不太一样吧!”杜秀青说。
“我们冯部长派我和小万来采访杜强胜的事,还少不了麻烦杜书记啊。您刚才那份倡议书,我想保存一份。”邓年荣说。
“非常感谢你们!我代表强胜同学和他的家人谢谢你们。”杜秀青说,“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杜秀青把一份复印好的倡议书交给邓年荣。
“我们想下午去杜家庄,然后再去画眉镇中学。不知杜书记有没有空陪我们去?”邓年荣说。
“好的,没问题。本来我们也是要去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把行程改一下。”杜秀青说。
然后转身跟于少锋商量。
本来他们发到报纸上,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强胜。这是邓记者和万记者。他们想了解一下家里的一些情况。”杜秀青说。
“谢谢啊,谢谢你们啊!可怜我那孙子哟……”老人说起强胜就开始吧嗒吧嗒掉泪。
“老人家,我们都知道了强胜的情况,你也不要太伤心,我们团县委也正在各个学校发起倡议,号召全余河县的同学们为强胜捐款,争取让强胜早点到北京去接受更好的治疗,早点好起来!”于少峰握着老人的手说。
“好,好,太多谢你们了,你们都是好人哪!”老人仍是流泪不止。
“爷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午我们在余河一中进行了募捐,同学们都积极为强胜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一共收到四万多块捐款!”杜秀青说。
“什么?这么多钱啊?孩子,这让我们怎么还得起啊……”
“爷爷,只要强胜尽快好起来,这些钱是大家拿来帮助强胜的,不用你们还。”
“这怎么可以呢,啊,我不能白要你们的钱哪……”老人抹着眼泪泣不成声了。
在场所有的人看到老人的样子都唏嘘不已。
这个世界最淳朴的人,莫过于这些乡村最善良的老人们。无论自己多么艰难,却从来没有想过国家和他人能给予自己什么,总是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来维系生存的希望。
等老人情绪平复了一些,邓年荣才开始和老人交流,了解这个家庭的一些具体情况。
采访完了,他们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往画眉镇中学赶去了。
杜秀青的妈妈听别人说秀青回来了,急急忙忙从田地里赶回来,刚到村口,就看到车子已经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