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多有名,我都比你更有名
王平安赶紧转身,紧走几步,到了长孙无忌的跟前,行礼道:“长孙大人,因道路不通,堵车严重,所以学生来晚了!”
堵车这个借口真好,古今通用啊!
长孙无忌哼了声,道:“为何迟到,理由不必向老夫解释,但也不必向吴王殿下解释,你还是进去向皇上和太子解释清楚吧!”
王平安道:“是是,都是学生的不是,学生这便进去说明……”
他一道歉,一表示出诚惶诚恐地表情,长孙无忌的态度却缓和了下来,看了一眼还站在城垛下的李恪,他低声道:“无病啊,你有今日,都是太子殿下一手所赐。太子殿下才是可以为你遮风挡雨的大树,你要想躲避风雨,可不要选错了大树,站错了地方啊!”
王平安一咧嘴,心想:“我招谁惹谁了,你以为我愿意让李恪抱肩膀哪,我是躲不开啊,总不能将他的手扒拉开呀!”
他假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满脸“惶恐”地道:“学生知错了,下次定不会再犯错,还请长孙大人原谅!”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嗯,你穿上这身官服,还是很精神的嘛。来,让京中百姓也看看!”
说着他拉过王平安的手,将王平安也带到了城垛前。李恪心中暗骂,可却啥法儿也想不出来,尴尬地陪了个笑脸,转身走了。
长孙无忌竟然也抱住了王平安的肩膀,和他在城垛前站好,冲下面的百姓挥手致意!
王平安心想:“我成香饽饽了,谁都想抱一下我的肩膀。幸亏这是在唐朝,要是在现代,下面还不得闪光灯一片哪!”
他脸上挤出笑容,也冲下面的百姓挥了挥手!
长孙无忌在京中为官多年,但他并不如何亲民,京中百姓认识他的人不少,但多是达官显贵,普通百姓是没几个认识他的。但从“亲民”的角度上说,王平安却做得比他要好的太多,普能百姓认识他的人极多!
刚才王平安和李恪出现在城垛后面,有些突然,只有前排的百姓看见了,但也没来得及欢呼雀跃一番,大家还都抬着头,想再看看是否还会有人出现?结果没白等,只片刻的功夫,城垛后面又出现人了,这回换了王平安和一个老头儿!
下面的百姓一起欢呼起来:“平安小神医,王爵爷!”啪啪啪,随着喊声,百姓们还鼓起掌来!
有的百姓问道:“那个穿紫衣服的大官是谁,是哪位相爷?”
有人答道:“不认得啊,朝中穿紫袍的大官不少呢,谁知道他是谁!”
有的则道:“连他你们都不认得,那便是长孙大人啊,无忌公,凌烟阁上的做得花团锦簇,可只有最后他喊出来的这句,老百姓听懂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姓们尽皆大喜,皇上要消除天花恶疾了,太好了,皇上英明!
王平安跟着群臣,也直着嗓子大叫万岁,他心里终于明白了,做官样文章,就应该这么做,老百姓只要跟着叫好就成了,官样文章,本来就不是老百姓应该明白的东西!
欢呼声中,李世民转身冲下面点头微笑,李绩走上了高台,跪在皇帝的脚前。李世民大声委派了他的职务,就由李大将军主管此次辨证!
说完之后,百姓接着欢呼。人群里有人道:“咦,这个人我认识啊,就在前两天,他还在东市的药膳坊里得急病呢,要热水要手巾,我还替他传过话呢,原来他就是李绩啊!”
有的则道:“这事儿听你说过啊,不就是被平安小神医治好的嘛!怎么这事由他来主持啊,那平安小神医呢,怎么不是由他来主持。”
还有的百姓则摇头道:“这个李绩李大将军,打仗是有两手的,可说起治病救人,他行吗?”
“不太行,至少没有平安小神医行!为啥不让平安小神医主持呢?”下面的百姓,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而且还都说了出来!
“是啊,是啊,怎么不让平安小神医主持呢!”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说了起来。
李绩受命之后,下了高台,百姓们也都站起了身,不再跪着,都抬着头,看向宫墙,人人心里都认为,这次告天也就差不多了吧,虽然看皇上看得不太过瘾,可谁主持的事都说完了,估计着也就要结束了!
墙上,李世民说了句话,李治精神一振,道:“王爱卿在否?”
王平安正走神儿着呢,忽听李治叫他,忙道:“啊?臣在!”躬着身子,快步来到跟前,心里明白,这是该自己上场了!
果然,李治拉了他的手,带他上了高台,他要向百姓们介绍王平安,同时也要告诉百姓们,这个人才,是他李治李太子,亲自在民间发现的!
王平安走上了高台,没有任何的介绍,或者说还没来得及被做任何的介绍,就听下面那无数的百姓,突然间爆发出一阵欢呼!
“王平安,平安小神医!”呼声直冲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