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面子
沈浪把博卫国迎进办公室,吩咐秘书倒茶后,带上房门,即便不是今天事出在这里,博卫国也要找他了。
博卫国看着沈浪倒茶,笑道:“茶倒七分,留下三分是人情。沈浪,年轻气盛是好事,但别被意气冲昏了头脑。”
“别人都说博叔叔刚正不阿,最反感人情面子了,今天反倒劝起我来了,岂不是很矛盾。”
博卫国呵呵的笑了,刚才的话不过是在试探沈浪,他的所作所为博卫国一直看在眼里。
“海堂湾是块宝地,是宝贝就涉及到挖宝人,开发的事是江陵商会一手抓起来的,城东区把海堂湾规划出来成立海堂湾新区也是好事。可是,拉帮结派徇私舞弊的事难免就会发生,踏踏实实能做事的少之又少。”
“博叔叔跟我说这个就更没得聊了,我们遵纪守法做生意,还赔本儿赚吆喝促成江陵地产业的转型,我不给你们面子就罢了,还想从我这里捞好处就不地道了。”
“你要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面子面子,还是面子问题,商官勾结要不得,有哪个领导敢把手伸进海堂湾试图干预,这个面子你们要是软弱了,就不得不给。可是他们不知道,争得是面子,丢掉的恰恰也是面子,好好的一个工程,搞得乌烟瘴气。”
沈浪一听这话,心中隐约预感到背后有事,记得上周冯蕊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工程部王友良的工程材料进价压得极低但是质量奇高,因为这笔原材料本是商会报批海堂湾二级省道公路的,结果王友良拿来盖房子。这还是沈浪知道的,不知情的事,无论是钱育森还是王友良,甚至是马学军都少不得走这种后门。
博卫国点到即止,他作为江陵一把手,自然关注着海堂湾建设,但是又不能干预进来,以身作则当这个榜样,也警告下面的人,不要从中作梗。细想来博卫国也很无奈,为了杜绝商官联袂,居然不是规矩手下做事的人,而是直接来找沈浪这个开发商。
沈浪心底也吃准博卫国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海堂湾不能走后门,要是有领导来走海堂湾的后门,一耳光子抽出去,谁的面子也别想要,就好比江陵商会前两天搞出的拆迁办的事件。
博卫国知道沈浪是明白人,笑道:“当然你们海堂湾的贡献也不小,我都看在眼里。市里的几家公立孤儿院敬老院等,如果能迁移到海堂湾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再就是保留观塘渔村的事我也听说些,不错不错。只是……”
“呵呵,乔村的事吧您想说。”
“乔村是乔氏渔业协会的地皮,你们私下交易可以,可是,像今天这种事情,我希望还是不要发生。”
“嗯。”
沉默了半分钟,博卫国意义非凡的看着沈浪:“海堂湾你们开发商赔多少?”
“大概……十个亿。”
“哦……不过看你们干劲儿倒是挺足的。”
沈浪笑道:“江陵地产的泡沫和海堂湾息息相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产业转型也是在商会的引导下展开的,涉及地产、旅游、参谋说一下,想看比武的可得占地盘喽。”
“是!”小队长兴奋的说。
蛟龙特种大队总队长周正民,下辖五个中队,每个中队又有五个小队,一个小队二十四名百里挑一的特种兵。和沈浪约定比武大会的周正阳,正是第三中队的中队长。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除在职在岗人员外,硕大的草地打靶场上井然有序的围坐了近数百人,都是清一色单膝跪地,坐在后脚跟儿上。周正民又温和的下令,今天不用拘束,可以随便坐。
虽说是闲坐,但到底是特种兵,就连交头接耳相互说话,都有种莫名其妙的规矩感,周正民玩笑称之为职业病。
等了一支烟左右的时间,打靶场周围的大灯齐开,虽然是岛屿山区内,但是打靶场恍如白昼,灯是疝气灯,即便是有些雾气都能穿透,照射在每张脸上,又洒在青嫩的草芽之上。
这时,指挥所方向走来几个人,为首的是周正阳搀扶着一个老人的胳膊,老人虽然没穿蛟龙象征性的天蓝色迷彩,但是老一辈战火中孕育的肃穆却不减当年,他正是蛟龙特种大队的创始人。
沈浪虽然未曾谋面,也知道这个人,几乎是出于本能敬了个礼,又觉得滑稽,毕竟自己已经不是兵了,笑道:“周老。”
褪尽烽火燃烧的荣耀与辉煌,但却是不减风范的蛟龙常青树。
周老笑说:“比我想象中要白了点单薄了些,怎么着小伙子,兵不当了,整天胡吃海喝是不是连怎么打架都忘了,哈哈。”
沈浪尴尬的笑了笑。
周老说:“你放心,今天不管输赢,我都会亲自送这小王八蛋去他该去的地方,安心的比武,也让我见识一下你们黑豹的雄风。”
“是。”沈浪的军旅生涯结束五年多,哪怕是来到蛟龙,似乎也找到回家的感觉似的。
周正民也过来说:“综合素质方面比起来没完没了,我刚征求了沈浪的意见,只比以下几个方面:射击、体能、格斗。”
“这就够了,可以开始了吧。”周老询问自己的亲孙子以及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