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对南洋
依赵小锋的意思,他建议双管齐下。
“臣以为,咱们需要两手准备,而且两手都要硬,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更快速地解决南洋的问题。”赵小锋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了两下,然后道。
他考虑这事已经很久了,同时也对比了所有可能用到的策略,可是,他始终觉得,只有同时从两方面着手,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嗯,赵卿,你可以详细说说是哪两手准备吗?”黄旭饶有兴趣地道。
黄旭向来就服赵小锋之智,而赵小锋也从来没有令黄旭失望过。
而认真想来,赵小锋应该是跟随黄旭比较早的老人,而且,他的智谋向来让黄旭等人所佩服,虽然后来的李鸿章等人也是足智多谋,但严格说起来,赵小锋才是黄旭手下的头号智囊。
而且,赵小锋所出的主意,所献之计往往令黄旭是无往而不利,这也令黄旭对赵小锋是更加的信服与依赖,所以,他所的话,黄旭向来是都重视的。
“皇上,臣以为,曾大帅之策与诸葛先生之谋就是我们要做的两手准备,而且,咱们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那句话,狮子搏兔也要出全力,我们不干就不干,如果要干,那必须采取雷霆一击,直接就将南洋打趴下并彻底征服,更是要使其不再生起任何的反抗之心,所以,如果仅仅是采用单纯的政治手段或者军事手段,那是很难达最终目的的,故我们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实施,这才能做到既服其人。也服其心。”赵小锋侃侃而谈。
而他的一席话将其中的那个理也说得非常之透彻,让听者无不频频点头。
黄旭更是深表赞同。
“好,那就按赵先生的意见办。”黄旭拍手道。
“是。”众人接旨。
而随着旨意落地,也等于对南洋作战的整体方略已经被确定了下来,这方略主要为两部分,一。直接的军事手段,二,从政治上进行瓦解,分化并培植代理人,而且尽可能地挑起代理人战争来配合太平军的军事行动。
而针对南洋国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两个,一,征服其人,二,征服其心。
如果做到了这两点。那此次南洋之战将会有个圆满的结果。
而且,黄旭与他的大臣们也都坚信,中华帝国一定能达成既定的目标。
至于具体的方略,黄旭是这样安排的。
政治进攻方面由赵小锋牵头,军机处负总责,不必事无巨细都向黄旭汇报请示,但是需向黄旭时时刻刻通报他们的进展,以便配合太平军展开行动。
而军事进攻。黄旭打算亲自负责。
他预备兵分两路进攻南洋。
一路,经由陆路从中华帝国的边境朝南洋腹地推进。另一路,由无敌舰队从海上展开进攻,力求先行歼灭南洋国的海军,然后再与陆军配合对南洋本土展开夹击。
陆路由黄旭亲自坐镇。
此次南洋之战总投入兵力暂估为一百万人,步,骑。火器,特种,后勤等军兵种一应俱全。
而具体分配到各军兵种,则是,曾国荃与曾三率领的与骆秉章领军的无敌舰队。
而中华帝国海军的第一要务就是先歼灭南洋海军,然后再伺机与陆军两面夹击南洋本土。
针对此方案,黄旭与众人又做了详细的商议,最后一致都同意照准执行。
而曾国藩此次是极力要求率军出征的,但黄旭最后没有同意,因为此次出征南洋,不仅仅是为了打败南洋这么简单,他还要归化其心,所以,只有他亲自去才能把握分寸。
而议完外战方略之后,就是再议内政处理。
因此次黄旭又是亲征,所以,与上次一样,中华帝国的国内事务全都交给军机处来处理了,而令黄旭颇感欣慰的是,军机处的众位大臣上次干得很不错,他相信这一次他们同样可以干得很好。
而方略定下之后,中华帝国的战争机器则是又一次高速运转起来。
情报部抓紧一切时间收集南洋国的情报。
预备出征大军则是抓紧时间训练。
而各种战备物资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物资集散地集中。
这一次,南洋国要为他们的狂妄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