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
四千五百个黑色筒状物静静地矗立在四号舱区的一间库房里,每个聚变激活器也就比炮弹大一些,但要粗壮得多。它们被分成三层放置,每层一千五百个,横向三十,竖向五十,彼此间用金属架隔开,远看上去像一桶桶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汽油。
安秉臣注视着这些足以把小半个地球炸飞的东西,心情要说不紧张那绝对是吹牛。凭眼前的这些大杀器,互助会已能跻身于全世界掌控核武器的政治势力前五名。如果从纯爆炸当量来计算,可能仅次于美国和露西亚。但是,盘古基地和昆仑号上的氘化锂萃取站仍在持续工作,要超过这两个核大国荣登榜首,大概也是指日可待。
“智库,我已凑齐了四千五百枚聚变激活器,是否可以开始星塔的建造?”安秉臣低声说话,仿佛怕吵醒了那些沉睡中的大杀器。
他说话的对象是守在舱室门口的两只卡鲁。
对它们说话,就等于在和智库交谈。
其中一只卡鲁转过身体,将三角体目器对准了安秉臣:“星塔建造工程可以启动,请星台操作者指示星塔的建造位置。”
“建造过程中,会发生强烈的瞬时聚变反应吗?还有,采集者在哪里?”安秉臣最担心智库会直接以引爆聚变激活器的方式开始星塔建造,如果这样的话,别说是他,就连九十八万吨的昆仑号潜水舰也要遭殃。
智库系统所用的异能量可以从核聚变爆炸中获得补充,安秉臣以此推断,之所以要这么多激活器,应该也是为了制造采集者。但如果要为了制造采集者而把太平洋轰穿,他可没这份杀伐决断的魄力。
“请星台操作者放心,在制造采集者的过程中,聚变激活器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生物构成任何威胁。如果星台操作者同意,我们可以马上开始生产采集者。”
“星塔是什么样的?”安秉臣松了口气,又问道。
卡鲁的目器中射出几缕强光,这些光束在空气中组成了一幅三维全息图。
图中是一个标准的几何体,正方形底部的四条边线上,四个三角形拼合成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建筑。
“等等,这……这不就是一座金字塔吗?”安秉臣惊疑道。
卡鲁没有回答。
“星塔的尺寸有多大?”
“按照本地尺寸来计量,底部边长为六十一点八米,全金属结构。利用当前的聚变激活器,我们可以制造九十只采集者,它们将在三十五天内完成星塔建造,前提是附近有足够的金属资源,以及不受外界打扰。”
卡鲁说着,目器投射的全息图像闪烁了一下,那座金字塔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发亮的光团。这东西的外形像水母,但没有下面的触须,只有一个看起来仿佛是透明的蘑菇状膜体,散发出淡淡的蓝色光芒。
“这就是采集者?”这东西让安秉臣想起了当初构成蜘蛛车的那些迷你小果冻碎粒,但尺寸上明显要大得多。
“采集者会自行从附近萃取金属资源建造星塔,请星台操作者指定星塔建造位置,卡鲁将立即开始制造采集者。”
两只卡鲁上前拎住一个装有聚变激活器的金属圆筒,敏捷地将它从架子上拖了出来。它们的速度很快,动作看上去粗鲁野蛮,实则精准无比,金属圆筒甚至没有发出落地的轰响。安秉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卡鲁已经接连拖了好几个金属圆筒下来。舱门外,很快进来更多的卡鲁,它们显然是受到同类的某种召唤,无声无息地赶来帮忙。
看到千万吨级的核弹在自己面前被猛拖乱拽,安秉臣和沈莉都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差点踩到何昌发和何满桂的脚。
不知何时,几只卡鲁的前足肢上猛然拉出几串锯齿状的蓝色流光,那光似乎像某种爬行动物一样有形有质,蠕动蜿蜒着缠上了筒状容器内的聚变激活器,瞬间爆出一蓬蓬无比耀眼的蓝色光球,让这间原本就已灯火通明的舱室变得更加明亮。
“这是异能量的一种新运用形式,我从来没有见过!”沈莉惊叹道,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频繁闪烁的蓝色光球。“智库,能解释一下吗?”
“卡鲁将聚变激活器蕴含的能量直接催化生成采集者,但采集者的运作,仍将消耗大量宝贵的异能量。”智库给出了简短的介绍。
“什么?”工程部部长的眼睛瞪大了一圈:“卡鲁可以将能量转化为物质?”
裂变或聚变技术,都是借助物质基本粒子状态的转化生成能量,但卡鲁居然能逆向将能量转变为有形有质的采集者,这种技术比起可控核聚变来更加不可想象!
“采集者并不完美,它的运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伴随着智库的话音,更多的卡鲁涌进了这间舱房,一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舰上保安人员跟进来察看。当看到安秉臣和沈莉后,他们又主动退了出去。只要没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他们不会有太多好奇心。至于那些不可思议事情的真相,等到下班后直接察看智库记录即可大致了解。
法的骚动。舰上所有人员已经得到明确指示,不得干扰卡鲁们的任何行动。
因为采集者们最终抵达的目标位置相同,所以每个囊包里要装入两只采集者。忙碌的卡鲁们得到了闻讯来看热闹的舰上人员帮助,不光沈莉带的材料组,汉特博士带领的航天组,甚至随船考察的生物组、气象组的工程师们也都纷纷上阵。唯一还能留在原地保持不动的,只剩下何昌发的老民兵,以及舰上的保安组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与其说是帮忙,倒不如说是想找机会亲手摸一下采集者,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当然,客观上他们还是加快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摸上去有点果冻的感觉,软软的,有弹性,还有点凉,温度应该低于三十七度。”一位瘦瘦的年轻男工程师蹲在地上嘟囔着,同时打开了自己的腕式终端,借助附近的一台零号机体实施扫描。“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卡鲁很相似,纯粹的流体结构,有很强的能量嬗动信号。”
他站起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靠近的安秉臣,随即礼貌地笑笑,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工程部通讯组,秦子明。”
“哦,你就是秦子明,久仰。”安秉臣握紧了那只枯瘦的胳膊:“你提出的速率和噪值信息理论,实在令人耳目一新。个体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很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传输速率,但无处不在的噪值,总会降低实质信息的传递效率。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哪里,哪里,会长过奖了。”秦子明想不到互助会会长居然能背诵自己在公告板上发布的论文段落,激动之余本能地自谦起来。
“呵呵,你的谦虚,又算不算是一种信息交流中的噪值呢?”安秉臣打趣道。
秦子明嘿嘿一笑:“那么,我就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了。”
安秉臣大笑起来。这个秦子明显然是个很有自信心的人,懂得适时自嘲,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尴尬而失态。
“会长,我有个意见。”
“这交流速率还是太低了,算是噪值吗?”安秉臣挪揄地问。
秦子明挠挠后脑勺,彻底放弃了迂回态度:“您看,能不能在工程部内部推广一下千进语的普及?这会对我们将来研究智库,以及利用地外文明技术肯定大有帮助。”
秦子明的建议代表了大多数工程部技术人员的心声。自从达文巴真知者诺瓦出现后,所有技术领域出身的正式会员立刻认识到,通向外部世界的文明之门已经开启。而智库带来的千进语(陶图格联盟通用语),正是出入这扇跨时代大门的金钥匙。
安秉臣自己一直在学千进语,他从没有打算过要藏私,但因为之前毫无用武之地,也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法,更未想过要全员普及这种僵硬晦涩的语言。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秦子明的建议提醒了他,让他真正认识到千进语的重要性。
“没问题!我会让智库整理一下千进语的教学材料,让每位工程部成员都可以通过星网获得学习机会。在我们即将建立的航天学校中,千进语也将成为基础必修课程。”
“那太好了!”激动的秦子明用力握紧了安秉臣的手。看得出,这位通讯组的工程师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一小时三十分钟后,昆仑号抵达选定位置上方的三千五百米深度,包含九十二只采集者的四十六枚囊包相继完成发射。
透明的囊包中,采集者发出的蓝色幽光隐约可见。它们将坠向海底深处,最终抵达四千两百米深度的一处盆地,并在那里开始星塔的建造。
“沈工,我准备三天后去亚当斯工业联盟年会看看,你也一道去吧?”安秉臣望着沈莉。
福德汽车公司亚洲市场研究部的技术总监凯瑟琳给他发来了与会邀请函,算算日子正好是三天后。可是,那是一场技术精英们的盛会,安秉臣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这个圈子中的一员,再看看身边的何昌发、姬少飞,也都不是这条道上的混的。
心虚之余,他不得不向沈莉求助。
“好,那我就带两个人,跟你一道去。”沈莉干脆地答应下来。“原先从电子产品废渣中回收低端中央处理芯片的做法,目前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本地机体生产线需要。工程部准备要自建一条中央处理芯片生产线,我正想看一看,有没有哪家公司能在这方面有新突破或者新工艺,我们可以直接把公司买下来,为己所用。只是,资金方面,可能需要很大投入……”
让智库重新设计一套新的芯片生产线,显然没有直接借用现有产品更方便。本地机体所采用的低端中央处理芯片,已经能应付相当复杂的战场情况,互助会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更高运算速度的芯片,而是更多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人才。
这也许才是沈莉同意参加亚当斯工业联盟年会的真正原因。
“钱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永远不是问题。”安秉臣笑了笑。尚文琴监管下的主体国开城制币厂,目前正以每日一亿面额的产量源源不断向外输出以假乱真的美元。
在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觉察真相之前,互助会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注水的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直到这个货币体系的水分越来越重,最终陷入彻底崩溃。当每个人都拥有上亿美元的“豪产”后,津巴布韦的奇葩闹剧将再度重演。
被吹捧得金碧辉煌的美元货币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以掠夺和剥削为目的而产生的,美国人靠着这套把戏强取豪夺了全世界无数民众的劳动成果,并将功劳归结为自身文明的先进性,而不是骗术的犀利。
那么,美元体系的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
执事团非常乐意看到这样的结局,也不在乎这样的结局会对现有的世界秩序产生什么样的冲击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