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外蒙(一)
七月的草原,虽然也是夏天,却是凉风习习,天高气爽,颇有古代《敕勒歌》中描写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
但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一场战争的阴云正在慢慢逼近。
赵云和邵老二乘坐运输机来到了位于外蒙的时,你会发现一只近乎垂直,顶部稍弯的抽象形翅膀,你会联想到这个标志所来源于的波兰旧时辉煌的军事传统,因为这种木架和羽翎所制的巨大翅翼曾是波兰翼骑兵部队的象征。
没错,风骑兵其实就是翼骑兵,波兰的翼骑兵起源于匈牙利,但他们与匈牙利骑兵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融合了东西欧的骑兵元素,不再只是欧洲给轻骑兵定义的轻武装的散兵游勇,他们既是重骑兵,也是轻骑兵,头顶圆锥形的帽子,其盔坚甲固又迅猛轻捷。
骑枪是他们的基本武器,和重骑枪不同,这种骑枪前后粗细是一样的,类似于宋代的骑枪,冲锋时将骑枪或架在盾牌特意留出的缺口上,或者就这样持着,“半置于马耳上方”。
他们使用的盾,是典型的法式圆盾(rondaches)这种盾牌用木材制成,还漆着黑红两色相间的条纹。
使用的马刀是匈牙利式的,大多数都插在包金嵌银的大刀鞘里。马镫也与众不同,整个马镫几乎呈圆形,下面还带着一个小球。马刺的样子比较奇怪,是通过盖着骑手脚面的大块金属片固定在靴子上的。在他们的战马身上装饰了一只老鹰翅膀,是真正的老鹰翅膀,装饰鹰翅是为了来夸耀他们的精锐地位。
在欧洲翼骑兵常常被编成拥有150-200人的中队,排成膝盖挨着膝盖的密集两列横队,出众的马术能让他们以密集队形袭步冲锋,长长的骑枪能保证首先将对手刺穿,这样巨大的冲击力给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冲锋过后他们再使用刀剑或火器进入混战。那个时代西欧的胸甲骑兵和卡宾枪骑兵过于习惯一排排不断骑到阵前发射火器,再驰回中队后方装填的呆板战术,翼骑兵亡命的冲锋总是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翼骑兵兼具轻骑兵的速度,还能发动正规的骑兵冲锋并被赵云武装了人手一支手枪,虽然比起马枪来不如,但是一旦靠近后那射速可是不能比拟的。
这比中世纪式的那种从头到脚覆以层层重甲,端着重骑枪的重骑兵更适合于在广袤的为沼泽和河流所分割的草原上的追逐战斗。当然,用于冲阵的话,赵云还是认为用重骑兵比较好,但这也要对方提供机会啊!
扎住在城里的正是来了!快去准备武器,这次来的是蒙古王公的队伍,他们一定是想穿过我们到达内蒙去。我们去拦截他们!快去准备吧!”
可惜啊!这次来的队伍在穿着上的确和一般的蒙古王公的队伍没太大的区别,可是实力就是非常恐怖了。
十几里地,在草原上看起来也没多远,在苏军卫兵报告他们团长的时候,赵云率领的骑兵部队,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哈尔艾拉格的城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