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和平期(三)
王有宏一直以为死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是一口气上不来,腿一蹬就过去了。然而在安排自己后事的时候,王有宏发现想毫无遗憾的去死,貌似比不死都难。
对于江苏议会的这帮渣渣,王有宏首先就没有办法让他们脑袋开窍。真的是杀头买卖有人做,赔本买卖没人做。不管嘴上怎么领悟到真理一样吆喝,“人民党在基础建设上的巨大投入保证了他们的高产出。”江苏的基础建设投入依旧如同渣一样。
1924年度财政预算里面关于基础建设方面,王有宏是希望通过增加营业税的模式扩大收入,筹集的资金用在水利建设之上。苏南本来就富庶,尽管一战结束后遇到了经济危机,却因为英国人刻意的扶植,加大了从江苏购买生丝与丝绸的力度,总算是没有闹出民变。
外部有人民党的压力,苏南好歹也实施了一些资产阶级改良,例如扼制兼并,发展工商,政府实施项目扶持,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整个苏南的自耕农比例很大,统治阶级对自耕农玩命压榨之后,这些抄袭人民党的政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比以前好了不少。不过想把水利建设搞到人民党的水平,苏南需要好大一笔资金。王有宏是准备扩大对公民阶层的税收,好歹把这笔钱凑够,努力解决水利建设问题。
一提起收税,江苏议会议员们就跟被抽了筋般亢奋起来,各种理由纷沓而至。什么为了扩大生产,已经向江苏银行借了好大一笔钱,现在收税要死人啦!什么劳动力匮乏导致了劳动力价格上升,整个兴建水利的成本太高啦!王有宏即便早就知道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心里面还是忍不住想怒骂,人民党的工程兵拿的工资也未必就比江苏的劳工更低,可看看人家的效率,这才是王者之师的风范。
外部的问题复杂棘手,王有宏家里面也出了篓子。他儿子和老婆根本不想离开江苏。
“老爷,我们不想回天津。天津在人民党治下,我们回去了能有什么好果子吃?”王有宏的原配已经过世,续弦带头反对王有宏的建议。
王有宏冷着脸说道:“你们若是不想回天津,那就出国去吧。”
“爹,江苏好歹是您的地盘,我们留在江苏有什么不好?”王有宏的长子说道。
一听这个儿子的屁话,王有宏心里面就大怒。什么留在江苏有什么不好,王有宏其实早就听说过消息,自己这个混账大儿子带头,居然尝试着想“接王有宏的班”。
看着被**迷瞎了眼睛的儿子们,王有宏觉得自己倒是有了些活力,那是想痛打儿子们的活力,他好歹压住了怒火,皱着眉头说道:“袁慰亭的几个儿子有些在国外保住性命,有些老老实实就在北京混日子。你们留在江苏,是准备闹哪出呢?”
见到王有宏真的生气了,他的家人暂时不敢吭声。王有宏接着说道:“我是一家之主,肯定是要替你们考虑。你们觉得是我儿子,江苏的人就会服你们?你们到天津去,人民党好歹顾及点面子,不会拿你们做法。我是江苏都督,可我当这江苏都督的时候得罪过多少人?我一死,只怕就有人想要你们的命!留在江苏有什么不好?留在江苏等死么?!”说到最后,王有宏还是忍不住动了怒气,大声呵斥起来。
王有宏的儿子完全没想到他们老子竟然会这样看待问题,王有宏在江苏呼风唤雨,江苏的人对王家的人也是恭敬有加。王有宏说有人想要王家人的命,他们并不相信。
一瞅自己家人的那模样,王有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不肯走是吧,没问题,我现在就派兵把你们给绑了,送去天津。我也会在议会立下法令,不许你们再进江苏一步!”
王有宏的家人们知道王有宏是真的下了决心,最小的儿子颇为机灵,他向前几步跪到了王有宏面前抱住了王有宏的腿,“爹,要走咱们一起走,您带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跟着您去哪里,您让我们去哪里,我们也会去。不过您不能不让我们在您面前尽孝。您不能啊!”
听儿子这么一说,王有宏心里刻就软了,他先让小儿子起来,然后才说道:“我是真的要为你们好。江苏这地方迟早要出事,一旦出了事情,你们怎么办?去天津也好,去国外也好,离开江苏这是非之地,真的是为你们好。”
王有宏的长子却并不服气,他忍不住说道:“爹,您说有人相对我们王家如何,那我们先下手为强,直接把他们给……”
“滚!给我滚出去!”不等自己的大儿子把话说完,王有宏指着大儿子就骂起来。不仅骂,王有宏还想站起身对大儿子拳打脚踢呢。可惜王有宏的的腿再也承担不了自己的重量,这么情急之下想站起身,差点让王有宏摔倒在地。
等余晨奉命赶到王有宏官邸,却见王有宏神色自若,甚至可以称为极为轻松的靠坐在床上。见到王有宏亲兵的慌张模样,余晨还以为出了多大的事情,现在他倒是有些迷糊了。
见余晨进来,王有宏开口就说道:“余晨,你派人把我那几个儿子给押到天津老家。他们若是不老实,绳捆索绑也可以。就把他们当犯人也没什么不行。”
余晨只是一愣,却没有惊慌。听了王有宏的命令,余晨,说世上本无路,人走多了就变成了路。陈克走的那条路前所未有,但是他能拉着无数人跟着他一起走,就是没有路也让他们给踩出来一条路。所以说,天意就是民心。民心所向,谁都挡不住。我在江苏这么多年,能做的不过是尽量的顺应民心而已……”
对自己的接班人讲述着江苏的路,王有宏忍不住还得称赞陈克。如果陈克能够听到的话,只怕除了苦笑之外也做不出别的表情。陈克所走的才是有过无数“前辈”踩出来的道路。不过王有宏自己当然是理解不了的。
王有宏继续给自己的接班人讲述着自己对当这个都督的感受与经验,“身为江苏都督,要做的就是管好江苏的事情。管的好不好,其实下面的人心里面都很清楚。江苏都督要做的不过是维护好规矩,维护好制度。谁都想抱怨自己得到的少,但是这整个分配体系却得遵守大家聚集在一起定下的规矩。陈克气量比我大的多,他能定下整个天下分配的制度,他自然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而江苏都督就得是能够定好江苏分配的规矩的人。得罪谁不可怕,削了谁的面子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过是硁硁小人。然而一个只知道做官,只知道和稀泥保住自己位置的人,孔子怎么说的?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人民党的情报机构很快就得到了王有宏快不行了,正在安排自己后事,提拔接班人的的工作。最明显的例子是10月25日,王有宏的家人被送去了天津。
而陈克此时也已经受邀出访苏联,去参加苏联国庆节的路上。当然,路上根本用不了两个月,陈克的行程安排里面要沿铁路北上,到河北东北等地视察工作。所以处理江苏事物的工作就落在了尚远身上。
一个江苏甚至不可能召集**常委会议,游缑等自己的孩子刚断奶,就急急忙忙南下去武汉等地视察工作。徐电正在整顿河南等地落实《婚姻法》的时候引发的一系列重大案件。陈天华、齐会深、章瑜和李润石一起负责新的党校干校大培训。常委们也就剩尚远一个人负责主持政府工作。而尚远自己则准备去四川云贵等地视察,也在做工作安排。对“怎么处理江苏问题”的请示,尚远就一句话,让他们自己弄去,我们不要插手干预。
所以在1923年年终的时候,中国的任何一股势力都不把英国人当回事,结果英国人就郁闷了。他们还从来没有在世界其他国家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包括美国这个相当敌视英国的国家,英国也有充分的影响力。至少英国人做出一些动作的时候,美国无论如何都要认真应对一番。却没想到在中国竟然碰了一鼻子灰。大英帝国还没有被人这么无视过呢!
按照英国人的作风,此时他们要做的就是给中国制造点麻烦,逼迫中国和英国接近。但是刚结束不久的旅顺战役给了英国人极大的刺激。论飞机、大炮、潜艇,英国人的水平都在中国之上。
中国雇佣了大量前德国参谋本部人员的消息英国人很清楚,德国容克里面颇有不少投奔英国的家伙,在中国的这帮德国人中就有向英国提供情报的人。德国人向中国提供了什么,英国人非常清楚。内行看门道,把德国人向中国提供的技术与中国最终拿出的技术一比较,英国就明白中国不仅有模仿能力,甚至还有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技术军事力量,引发了英国的强烈不安。英国甚至连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心思都没有了。
汉弗莱爵士拿着自己写的报告,提起笔来想修改,又不知道从何改起。在数据上,中英贸易最近更上层楼。英国的英镑一战后大贬值了一次,要求各国的币值针对英镑升值一倍。人民币是个法币,无须贵金属抵押物,升值前是一张纸,升值后照样是一张纸。
英国人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获得生丝的替代产地,加上中国农业产品中的茶叶再次夺回了世界茶叶的市场主导权,传统的中国瓷器贸易在价格上甚至把日本瓷器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还出现了骨瓷类高档产品。工业品价格同样保持了很大的竞争力。
反倒是因为英镑贬值,中国加大了进口规模,中国成了整个东南亚原材料,乃至中东石油的最大买家。有这么一个大买家介入世界市场,中英贸易额突飞猛进。
汉弗莱爵士却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巨大危险。中国的强大意味着英国好不容易构架的远东体系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局面。现在英国最应该考虑的是,要么加大对日本的扶植来“维持均势”,要么就要选择新的“合作对象”。
不过英国的传统是要尽可能削弱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英国转而与中国合作,那意味着中国必然能够得到远东的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