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征服”
借着黄巾全国范围内的攻势,青州黄巾军最近也高歌猛进风光无限,不光队伍如滚雪球般壮大,更攻破了不少城池。现在青州州府的官兵只能龟缩在一些大型坚城里面,任由黄巾军趾高气扬地呼啸而过,际此风云际会之时,青州山河一片黄。
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青州黄巾军的最高统帅卜已的心情却很不好,甚至用“沮丧”来形容卜已现在的状况也并不过份。
首先,在全国的黄巾纷纷攻破州府郡府,攻杀郡守太守的时候,青州并没有取得这样有份量的胜利。虽然队伍越来越大,虽然攻破的城池越来越多,但缺少一场里程碑式的胜利却是不争的事实。朝廷在青州的官吏如同老龟入定般,躲在城里不出来,卜已徒呼奈何。
其次,仅是进取不足倒也罢了,毕竟到现在为止被攻杀的郡守、太守的也就那么几个。但青州黄巾军居然数次阴沟里翻船,在一个小小乡镇接连受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卜已都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一个只有200兵力上限的乡镇,如何在面对数千黄巾时毫无惧意,并且连续取得胜利?
如果只是败过一次还能解释为“失误”,但连续三次、数十倍于对手的兵力都接连落败,貌似这已经不是“失误”二字能够解释清楚的。
的事情。
至于“杜远接受凤翔镇投降”这一诡异事件,卜已也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对于郑阿牛这位满手血腥罪孽深重的刽子手的处理方式,如果简单地“一刀切”实在太便宜阿牛了。杜远接受了凤翔镇的投降后,暂时凤翔镇将成为齐国郡黄巾军的一个粮食补给地,而对黄巾犯下暴行的凤翔全体军民,事实上已经成了黄巾军的“奴隶”,等待他们的将是长期的、持续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做法似乎更解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小天师**死在凤翔镇,最应该为他报仇的当然是**的义父——张角。现在杜远将阿牛的人马圈养起来,只要张角一声令下,对阿牛要杀要剐都只需动手便是。
这样的观点似乎也不无道理,而且杜远本就是张角心腹,既然他都这样说了,卜已实在没必要强出头。
而且据杜远所言,凤翔镇储备了一些粮食,最起码短时间内齐国郡的黄巾没有饿肚子的忧虑,齐国郡的黄巾妇孺也开始陆续向凤翔镇进发。
这个显然是好消息,随着黄巾人数的增多,各个郡的黄巾大多粮食紧缺,纷纷向卜已哭诉要求解决“吃饭”问题,但卜已又不是神农转世黄帝重生,自顾不暇哪还管得了别的郡县!
最少齐国郡的黄巾不需要找他要救济了。
心情大好的卜已,也就没再多想这件事情的诡异。
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投票和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