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都市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 第四章 节 道教天柱山

第四章 节 道教天柱山(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瓦洛兰没事 魂穿小智,开局灭狗豪 侦查在深入 师娘别这样,师父在隔壁 高冷男主会撒娇,尸皇大人魂会飘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朔漠月 天灾之主的逆袭 我是朱恒裕 九剑定乾坤:别名护花校草

节 道教天柱山

1918年8月20日,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的信中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李约瑟博士也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儒教老祖”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道教,源于生殖崇拜时期,兴起于炎黄二帝中的“黄帝”;经过老子、庄子,立诸文字,才有了系统的道教教义《道德经》。人们常说的“黄老道”(“黄”,指黄帝)、“方仙道”,即中国早期的道教。黄帝飞升者,仙之概念与黄帝联系,道之概念与老子联系,说明殷周时代早已形成以始祖配天的宗教概念。

上天重视登山,入地重视涉水。所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而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安徽天柱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它不仅是安徽的源头山、皖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它也是“中国道教词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潜山为储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写形像,连五图之后。又命拜青城为丈人署,庐山为使者形,皆以次相续,此道始于黄帝耳。……南岳衡山君,领仙七万七百人,诸入南岳所部山,山神皆出迎。南岳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龙,从群官来迎子。……霍山南岳储君,黄帝所命,衡岳之副主也,领灵官三万人。上调和气,下拯黎民,阅校众仙,制命水神,是峻险之府,而诸灵之所顺也。道士入其境,储君服青锦之袍,戴启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来迎子,或乘科车,或驾龙虎。……潜山储君,黄帝所命,为衡岳储贰,时参政事,今职似辅佐者也。道士入其山者,潜山君服紫光绣衣,戴参灵之冠,佩朱宫之印,乘赤龙之车而来迎子。

东方朔笔下的“南岳衡山”,即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而其所说的南岳的“储君”、“副岳”,即霍山、潜山。其中,天柱山为后来道教徒所说的并二舞名,文曰《发祥流庆》,武日《降真观德》。

即是说:宋真宗在延恩殿道场看到“九天司命天尊”降临人间,为此,宋真宗大赦天下。

《天柱山志》说到:九天司命真君,简称“司命”:

“盖司命之神为列星,下临洞府,以佐天宰制群物,总领真司……”

而宋朝徐闳中的《重建真源万寿宫记》里,有这样一段颂词:天地奠位,品物流形。融结山河,岳为之尊。

惟兹五岳,作镇中土。潜居其南,为岳之附。

势陵穷雯,根绝绅维。爰开洞府,有神居之。

日神维何,玉清分职。实为我皇,祖绪所出……

亿兆归仁,方隅大定……龙驾帝服,来临法官……

这段颂词明确指出:宋朝的潜山(即天柱山),是南岳的“附岳”。而天柱山的主神“九天司命真君”“实为我皇,祖绪所出”。所以,宋朝的天柱山,供奉的是赵姓皇帝的祖先。而且,这位赵家的先祖,还“龙驾帝服,来临法宫”,成为天柱山“真源万寿宫”的尊神。

而这位赵姓先祖、人间天上的“司命之神”,究竟是谁呢?

徐闳中的《重建真源万寿宫记》里,有“熙宁八年,赐司命冕服”的记录,并这样描写穿上冕服后的“司命真君”形象:衮衣绣裳,素单龙辑,彩绶玉环,大带革带,青抹绛帛,瑶佩宝剑,朱袜赤届者,身之章也。

“熙宁八年”为公元1076年,当时在位的是宋神宗皇帝。也就是说,“赐司命冕服”的是宋神宗皇帝。

《潜山县志》记载: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真源万寿名宫,御书殿额日庆基之殿,外建纯嘏殿一所,加赐司命真君冕服,合新旧屋三千六百余间。

即宋朝历史上,至少有两位皇帝分别赐予“司命之神”冕服。

也就是说:这位神秘的、受宋朝皇帝景仰的“司命之神”,这位“龙驾帝服”降临天柱山“真源万寿宫”的赵姓先祖,只能是北宋年间的某位皇帝。

北宋王朝共有9位皇帝,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960---968年);宋太宗(赵匡义或称赵光义,976--995年);宋真宗(赵恒,998--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3--1056年);宋英宗(1056--1064年);宋神宗(赵琐,1068--1078年);宋哲宗(1086--1098年);宋徽宗(赵佶,11011119年);宋钦宗(11191126年)。

这位被宋神宗、宋徽宗赐予“冕服”的“司命之神”,究竟是指宋朝的哪位皇帝呢?计算机以排除法很快可以算出:

首先,最早一次赐予“司命之神”冕服的时间为“熙宁八年”,即公元1076年,那年在位的皇帝为宋神宗。因此,这个“司命之神”绝对不会是“宋神宗”本身。

不仅如此,“宋神宗”也不会给后任皇帝加赐什么“冕服”。所以,按照赐“冕服”的时间,我们首先可以排除以下四位皇帝,不是“司命之神”的入选,即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和宋钦宗。而以天柱山作为“司命洞府”的这位“司命之神”,只能是“宋太祖宋英宗”之间的某位皇帝。

《宋史》中记载:天禧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改元。诣玉清昭应宫荐献,上玉皇大天帝宝册、衮服。

这段文字说明:宋真宗曾赐给玉皇大天帝(即玉皇大帝)一套“衮服”。按照中国道教的说法,统领着天上、人间的玉皇大帝,当然可以穿一身衮服。

宋朝的朱公绰。是历史上天柱山名副其实的父母官,曾任“舒州知州”一职。志书上记载,他曾专门为宋神宗“大帝礼衣”这件事,写过一篇文章,叫《加司命冕服记》。

朱公绰《加司命冕服记》的原文后世已经找不到了。但《潜山县志》上引用了该文大段的文字:“司命,天之宗神也”,道家者流以为主治于天柱山。然考之《周礼?大宗伯》以檩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说者以司命为文昌宫帝封禅后一年所献,迄今六十六载,久未改作。

在徐闳中、朱公绰的文章中,都提到了皇帝“赐司命冕服”这件事。

根据道书记载:天柱山为帝封禅后一年所献,迄今六十六载,久未改作”。

这儿,朱公绰明确指出:宋神宗是在给“大帝礼衣”。

也就是说,这位神秘的“司命”、“九天司命真君”、“司命之神”,享受宋神宗赐予“冕服”殊荣的赵姓先祖,不是旁人,而是“大帝”!

而历史上,被朱公绰简称为“大帝”的赵姓先祖,只能是一个人,他就是赵匡胤(即赵玄朗)。因为,宋朝历史上,只有宋真宗曾将赵匡胤尊奉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简称为“大帝”!!!

至此,谜底大开,真相大白。宋神宗给天柱山司命之神加“冕服”,也就变得不足为奇。因为,那是发生在他们皇室内部的事情与外人无关!何况,谁没有祖先?谁不尊重自己的祖先?!而大宋王朝的天下,本来就是从“九天司命真君”这个神明之处“受”来的!赵匡胤本来就是大宋王朝的创始人、中国正财神赵公明。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牛冲天 你同境无敌?等我八面齐聚哭什么 小村美色 北城枭雄 火线提拔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高武:顿悟亿点点 枪炮师弱?那我觉职成核爆师好了 拒绝SSS级职业后,我化身最强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