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虑
、疑虑
但不管怎么说,斩龙剑的事情,断不可能如此了断。
毕竟,这可是龙首峰一件举足轻重的法宝——当年在万剑一万师兄手中,这斩龙神剑更是无人敢缨其锋。况且苍松在青云门可不是什么小角色…龙首峰向来掌管门内刑法,作为首座,苍松平日在青云门内的地位,几乎是仅次于掌门道玄,如今就这样被田不易的人摆了一道,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也不可能就这么把剑压在大竹峰…
几乎是此事发生的当日,齐昊和林惊羽回转龙首峰之后,就已经将这件事通报给了苍松。但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平日里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苍松真人竟然迟迟没有动静。他一不曾立刻前往大竹峰兴师问罪,而不曾向掌门师兄提起此事,请求道玄掌门主持公道,反倒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了厢房里,前后思量。
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完全就是大竹峰仗势欺人,狂妄自大而已。如此简单而又直接的情况,哪怕是苍松直接指着他田不易的鼻子责骂,后者也是无话可说。毕竟这件事情,大竹峰的人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就算是门中长老,也决计没有如此猖狂,欺压其他各脉弟子的先例,更何况是直接夺取法宝?
须知修炼之人,最重法宝器具,君不剑诛仙古剑作为青云门镇门之宝,千百年来无人胆敢染指。而斩龙剑虽然不能和诛仙古剑相提并论,但不论怎么说,也是一件威力奇大的法宝,作为门中长辈,又哪里有强夺弟子法宝的道理?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太过蹊跷,一向果决的苍松才久久无法决断。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苍松原本心中就有无法对人明言的秘密,甚至这个秘密关系到整个青云门的安危,和他自己酝酿百年的计划…若是平时处事,苍松还可尽力以平常心对待,可此次事情却是颇有古怪,他反倒是一时间无法下定决心,恐怕一时大意,酿成大祸!
说到底,他不怕田不易胡搅蛮缠,怕就怕,田不易此举,其实更有隐情。如此举动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他的底细!
深深吸气…从半开的木窗向外看去,屋外早已是星汉灿烂之美景,可惜此时此刻,苍松早已无意欣赏。
不说别的,就光是这个此次突然出手的执剑长老就颇为特异。他身为青云门之中七位首座之一,又专司刑罚,所以对这门中上下人事也非常熟悉,自他就任龙首峰首座以来,还从未听说过什么“执剑长老”。换言之,百多年来,青云门内根本没有设立过这个职位,这执剑长老根本就是像从石头缝里突然蹦出来了一般。甚至连“莫千觞”这个名字,苍松也向来不曾听闻,此时看来恐怕此人的来历也很有问题。
更何况,任何一位长老的授命都需要掌门道玄亲自首肯,再往深处想,这个执剑长老莫千觞,未必就不是道玄对于他的一点点拨。苍松虽然不是笨人,但还没有想明白,对方此举,究竟是有何深意。
但如果只是一味隐而不发,似乎也是不妥,这不是说明了自己内心有鬼?
思虑再三,苍松握紧双拳,终于有了决断。
既然对方的意思还不明朗,那他只好再试一试这执剑长老的深浅了!
—————————————————————————————————————
在草庙村惨案的前一夜,普智传张小凡口诀时,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修真炼气之时,务必要斩断自身与外界一切联系,体悟自性,即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般艰深枯涩的道理,张小凡此时自是不能理解的清楚,但两般修习法门根本不同,他却是分辨的出的,当下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张小凡不知道,太极玄清道固然是道家的无上妙法,但普智在他身上发大宏愿,寄予一生期望,所传的那套口诀,却也是佛门的至高法道——大梵般若。
两种**,两种截然不同的修习方式,却要从根源说起。
佛门道家,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来,修真之术也各自都起源于其思想流派。以道家为例,其主旨在于一个“道”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注:语出《道德经》德经)。道教则源于道家思想,便连太极玄清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以道家神话中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俗称的“三清”说法而命名。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而反观佛门,主旨却在“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注:语出《坛经?行由品开始必须要说一下苍松这个老货…咳咳,本书中这个人物会很复杂,甚至比原著还要复杂,所以这里必须要谈一谈。
苍松道人是书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小说开篇苍松就以黑衣神秘人的形象出现,先以“七尾蜈蚣”打伤普智,又以“神剑御雷真诀”重创他,致使普智灯枯油尽,从而也间接改变了张小凡和林惊羽的命运;青云山正魔大战,苍松偷袭掌门道玄真人,引魔教众人上山,叛出青云,揭开了青云门中的一段往事,致使青云门损失惨重;兽神进攻中原前夕,万毒门门主毒神逝世,苍松道人投靠鬼王宗,并献毒计,鬼王依此计灭掉了万毒门和合欢派。苍松道人道法高强,流波山之战,威震魔教。可以说,书中的许多人物命运的改变,都与苍松道人有关。
苍松道人对青云门是有感情的,之所以叛出青云,是因为他看不惯道玄真人。苍松是以为师兄万剑一惨死是道玄一手所害所以才叛出,他一直认为万剑一才配的上掌门一职,而对道玄怀恨在心(应该是因为对道玄用手段当上掌门而感到不满,还害死了万剑一)。对道玄的恨还不足以让他叛逃, 主要是青云门上下对万剑一的处罚令苍松心中一痛。当年,万剑一与道玄看到使用诛仙剑而发疯的天成子掌门后,道玄锁住天成子,万剑一被逼无奈用剑杀死了天成子。(具体到底是不是因为万剑一杀师被发现,所以才被赐死,小说没有提到,所以不得而知)但是道玄偷偷救下万剑一,藏在了祖师祠堂里。这一切,苍松他们都不知道,而苍松心里一直认为是道玄害死了他最敬爱的师兄万剑一,所以怀恨在心,于是暗中修炼邪门法术,并企图夺取“噬血珠”,勾结万毒门,才有了后来青云门与魔教的大战。最后苍松破坏天机锁回到狐岐山恰逢鬼王炼成四灵血阵,被血阵中的鬼王所杀
书中苍松道人感情细腻而复杂。在叛出青云门后,和金瓶儿破坏天机锁时却对青云门有一丝愧意(不是对道玄)。应当说当年和道玄共处同一屋檐下却没穿一条裤子。对自己徒弟百般呵护,大力培养林惊羽。而对张小凡、陆雪琪等人表示不屑。是书中一个很个性、很犀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