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退路
晚间的宴席摆在了楚洲馆,四面穿廊上的灯笼通通亮起来,倒映在水面上化作千万道虹光,伴着鸟语花香,叫人心情也不由跟着舒爽几分。
崔应书坐在席上,思绪却已经随着水波荡漾出去老远。
才刚宋楚宜说崔绍庭这个三边总制可以做,若是崔家仍旧想如同前朝时那般当门阀世家,就要握住任何已经到手的砝码。
一个才九岁的小丫头说出这番话,他本该觉得奇怪的,可是宋家众人甚至包括崔夫人都似乎只觉得理所应当,他心里竟不由得也跟着信服了。
可是正如宋楚宜所说,一旦开战,就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大周虽兵强马壮,可是鞑靼人这些年休养生息下来却也说得上是骁勇善战,且他们还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在福建打惯了海战的崔绍庭能否立即适应北边草原的打法,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舅舅可以帮我带封信给表舅舅,相信他看了之后自有决断。”宋楚宜那时仰起头看他的表情他至今都还记在脑海里,镇定自若又带着理所应当的自信,让人无法将她真的视作一个孩子看待。
宋楚宜的脸隐在明亮的灯笼里,长长睫毛覆盖在眼睑处覆下一层阴影。她太清楚崔家没有莽夫,上一世最后被借调到广东崔绍庭尚且能因地制宜一举歼灭海盗,若是能叫他熟悉一下西北地形跟情形,他未必不能成为大周最坚实的堡垒。
何况如今朝中风起云涌,他们若是不想一直成为别人觊觎拉拢或者是打击的对象,就只能尽快的强大起来。
崔绍庭若是能把兵部侍郎兼三边总制的位子坐稳了,日后就是崔家的一个保障。
晚宴过后再略坐了一会儿,宋大老爷跟宋大夫人亲自送了他们出门,回来之后大夫人不免就有些担忧:“眼看着晚饭时间都过了,怎的珏哥儿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以往他们羽林卫纵然出急务也会提前知会的呀......”
“既是上峰找他有事,自然是走不脱,你别担心。”宋大老爷已经听宋程濡说了究竟,虽也存着担惊受怕的心,可却比宋大夫人好上许多,见她仍旧愁眉苦脸的就道:“若是有空闲,你还不如多替珏哥儿操心操心他媳妇儿,眼看着月份越发大了,瞧起来却仍旧瘦弱得厉害。你也替他们夫妻多操点心,毕竟她们年纪小。这可是伯府曾字辈的帝的帝登上帝位之后帝抱着去太庙告祖赐名,又占着正统的优势,的确轻易得罪不得。
宋老太爷忖度了一番如今局势,眯着眼睛负手立在一盏羊角宫灯下低声问道:“小宜你是不是觉得龙虎山能解太子的毒?”
“就算不能,至少也不至于比现在更糟。”宋楚宜飞快接话:“并且,常首辅既然也不想一脚踩进漩涡,把仕途跟全家压在党争上,自然会闯出一条新的路来。咱们跟在他们后头,也能走许多弯路。退一万步来说,纵然靠不上常首辅,若是崔家能坐稳三边总制的位子,日后也大可松口气了。”
手握边境几十万大军,的的确确是可以大大的松上一口气。
既然退路还不止一条,宋老太爷也就不再纠结,缓缓的点了点头,又道:“天色不早了,我瞧阿琰似乎一直在等你,你先去瞧瞧他,待会儿也早些回去休息。我去书房等你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