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华
回到满城“新宅”,大嫂如同“女主人”一般等着谢玉。
自然一番轰烈后,开始和谢玉谈和郑家姑娘的婚事。
这是,已经订好了的。
满人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帖子已经换好,只剩下流程。
有道是“长嫂如母”,都是大嫂帮谢玉操持,谢玉自然狠狠表达过了。
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那四千两银票的里子,早就私下送过去了。
郑家自然是满意的,大姑娘入宫四年多了,一直未见过康麻子的面,要从最低的“答应”升为“常在”,正等着用钱的。
看着这些里子,加上谢玉的举人功名,想来二姑娘也不会太受苦,郑国栋也遵守了约定。
按约,谢玉又起了超过八百两的抬盒,也算是给外人体面,面子。
汉军旗的郑家二姑娘,忐忑中,进了谢玉家的门。
这郑二姑娘全名郑秋华,名字满朴实的,但人一点也不朴实。
这姑娘自然没有见过谢玉,入门接礼时,先偷打量新郎装的谢玉一眼。
模样中等,偏瘦没有一般满爷们的盘腰拖地大辫子,只有一个小尾巴,就是个头偏低只有一米五的样子,总体显得清秀稚嫩。
一点也不像那种蛮横的大胡子真满洲人。
给郑秋华带全部挂上,一个比一个华丽。
只谢玉,只带了一个长随,一头低矮、一看就是平常当畜力牲口的蒙古矮马,次马一匹,青色没有任何装饰的棉袍,包头狗皮帽,普通七力弓。
这身打扮,连他们身边,一个家奴苏喇都不去。
但验看身份牌,确实是满洲镶黄旗的主子。
倒是有带着小主人的老管事包衣,看到谢玉身份牌的记录,终于是想到了什么。
很快就“自爆”了谢玉的身份,大奸贼,大背景板,鳌拜的孙辈。
这让原先想和谢玉搭话的上三旗黄带子、红带子,纷纷后退了。
毕竟,鳌拜作为康麻子的出道证明,如今在朝中,可能比汉臣说成语使用还频繁。
每次庆贺康麻子功绩的场合,“鳌拜”都是刷板子,垫底衬托的存在。
颇有政治正确的意思,只要想在康麻子前露脸的,没有一个不懂的。
如此,谢玉也只能装着什么都不懂的,把目光放在这长风烈烈的校场。
长路漫漫任我闯…,可惜爷考试不是为了姐儿,只是为了不打“白功”的生活。
之后,如同小学生春游一般,终于把队伍排好了。
毕竟八旗是有军事组织的底蕴的。
可就是不开考!
就在这群带子门发怒时,有宫里太监传话,这才冷静些,冷静中伴随着激动。
原来是康麻子要来了,都觉得自己“露脸”、“人前显贵”的机会来了!
如今征准格尔还没几年,加上康麻子时常下令督促,八旗大爷们还没彻底堕落,底子还在!
要是倒是乾隆朝…,听说从乾隆朝开始,朝中有七城官员都是捐的。
捐官虽腐败,但确实拉拢住的,有“财”阶级,对朝廷的统治力好。
但千里做官只为财,花钱捐官了,自然要更狠刮起来,然后,起义、暴乱,那真是比打地鼠都快都多的。
贪着更贪,全靠钱养着,八旗、绿营、团练、新军,然后这个玩法持续不下去了,没了。
不说远的,就是征准格尔丹,也基本都是火炮、火绳枪,火器营为主的对射。
骑射功夫,早就排到辅助位子了,为什么康麻子还这么重视满人的骑射功夫。
可能和鬼子投降后,一定要保持配刀武道的传统一样。
弓马习射,是个辛苦活,练这个起码意志坚定点。
这个时代,又没大数据,尤其未入仕肯定没有官凭历途。
你是刚从“家里蹲”出来的新人,怎么知道你是人才,和公司hR刷掉双非学生一样,骑射功夫的展示是最直观的,校场走一遭,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属实起跑线门槛吧!
对八旗,尤其满人骑射功夫的看重,不止康麻子,他儿子雍正、“喝稀”的乾隆也是。
但今日是特开“国语骑射”翻译科,书读的好了,骑射功夫可能会差些,毕竟文武双全的人任何时代都是比较少的,想来要求没有那么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