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 1531-1540

1531-1540(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神话起源 我有一身被动技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镇世仙尊 长夜君主 九转吞天诀 40k:午夜之刃 皇冠亦有所属 葬天神帝

1531-1540

这个决定充分证明,努尔哈赤同志是一位相当合格的指挥官。

他认为,南城就快顶不住了。

南城守将祖大寿同意这个观点。

就实力而言,如果后金军全力攻击城池一面,明军即使有大炮,也盖不住对方人多,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

好在此前后金军缺心眼,好好的城墙不去,偏要往夹脚里跑,西边打,南边也打,被打了个乱七八糟,现在,他们终于觉醒了。

知错就改的后金军转换方向,向南城涌去。

我到宁远时,曾围着宁远城墙走了一圈,没掐表,但至少得半小时,宁远城里就一万多人,分摊到四个城头,也就两千多人。以每面城墙一公里长计算,每米守兵大致是两人。

这是最乐观的估算。

所以根据数学测算,面对六万人的拼死攻击,明军是抵挡不住的。

事情发展与数学模型差不多,初期惊喜之后,后金军终于呈现出了可怕的战斗力,鉴于上面经常扔“万人敌“,墙就不去凿了,改爬云梯。

冲过来的路上,被大炮轰死一批,冲到城脚,被烧死一批,爬墙,被弓箭、火枪射死一批。

没被轰死、烧死,射死的,接着爬。

与此同时,后金军开始组织弓箭队,对城头射箭,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种拼死的猛攻下,明军开始大量伤亡,南城守军损失达三分之一以上,许多后金军爬上城墙,与明军肉搏,形势十分危急。

祖大寿战败前,袁崇焕赶到了。

袁崇焕并不在城头,他所处的位置,在宁远城正中心的高楼。这个地方,我曾经去过,登上这座高楼,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城的战况。

袁崇焕率军赶到南城,在那里,他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

长久以来的训练终于显现了效果,在强敌面前,明军毫无畏惧,与后金军死战,把爬上城头的人赶了回去。

与此同时,为遏制后金军的攻势,明军采用了新战略——火攻。

明军开始大量使用火具,除大炮、万人敌、火枪外,火球甚至火把,但凡是能点燃的,就往城下扔。

这个战略是有道理的,你要知道,这是冬天,而冬天时,后金士兵是有几件棉衣的。

战争是智慧的源泉,很快,更缺德的武器出现了,不知是谁提议,拉出了几条长铁索,用火烧红,甩到城下用来攻击爬墙的后金士兵。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于是壮丽的一幕出现了,在北风呼啸中,几条红色的锁链在南城飘扬,它甩向哪里,惨叫就出现在哪里。

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后金的攻势被遏制了,尸体堆满宁远城下,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直至黄昏。

至此,宁远战役已进行一天,后金军伤亡惨重,死伤达一千余人,却只换来了几块城砖。

然而战斗并没有结束。

愤怒至极的努尔哈赤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夜战。

夜战并不是后金的优势,但仗打到这个份上,缩头就跑,就是一个严肃的面子问题,努尔哈赤认定,敌人城池受损,兵力已经到达极限,只要再攻一次,宁远城就会彻底崩塌。

在领导的召唤下,后金士兵举着火把,开始了夜间的进攻。

正如努尔哈赤所料,他很快就等到了崩溃的消息,后金军的崩溃。

几次拼死进攻后,后金的士兵们终于发现,他们确实在逐渐逼近胜利——用一种最为残酷的方法:

攻击无果,伤亡很大,尸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如果他们全都死光,是可以踩着尸体爬上去的。

沉默久了,就会爆发,爆发久了,就会崩溃,在又一轮的火烧、炮轰、箭射后,后金军终于违背了命令,全部后撤。

正月二十四日深夜,无奈的努尔哈赤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压抑住心中怒火,准备明天再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不放弃进攻,——当年他爹写的七大恨。

但你要说皇太极有多恨,似乎也说不上,因为,就在七大恨后面,他还列上了谈判的条件,比如金银财宝,比如土地等等。

也就是想多要点东西嘛,还把死去的老爷子搬出来,实在辛苦。

袁崇焕是很幽默的,他在回信中,很有耐心地逐条批驳了努尔哈赤的著作,同时表示,拒绝你的一切要求。这意思是,虽然你爸憋屈死了,我表示同情,但谈归谈,死人我也不买账。

过了一月,皇太极又来信了,这哥们明显是玩上瘾了,他竟把袁崇焕批驳七大恨的理由,又逐条批驳了一次,当然正事他也没忘了谈,这次他的胃口小了点,要的东西也减了半。

文字游戏玩玩是可以的,但具体工作还要干,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同志的表现相当不错,就在给袁崇焕送信的同时,他发动了新的进攻,目标是朝鲜。

天启七年(1627)正月初八,阿敏出兵朝鲜,朝军的表现相当稳定,依然是一如以往地不经打,一个月后平壤就失陷了,再过一个月,朝鲜国王就签了结盟书,表示愿意服从后金。

朝鲜失陷,明朝是不高兴的,但不高兴也没办法,今天不同往日了,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没法拉兄弟一把,失陷,就失陷了吧。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袁崇焕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皇太极没有谈判的诚意。

话这么说,袁崇焕也没闲着,他也很忙,忙着砌砖头。

自打宁远之战结束后,他就开始修墙了,打坏的重砌,没坏的加固。他还把几万民工直接拉到锦州,抢工期抓进度,短短几个月,锦州再度成为坚城。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此外,他还重新占领了之前放弃的大凌河、前屯、中后所、中右所,修筑堡垒,全面恢复关宁防线。

光修墙是不够的,为把皇太极彻底恶心死,他大量召集农民,只要来人就分地,一文钱都不要,白送,开始大规模屯田,积累军粮。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皇太极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袁崇焕没有谈判的诚意。

到了天启七年(1627)五月,老头子的身后事办完了,朝鲜打下来了,锦州修起来了,防线都恢复了,屯田差不多了,双方都满意了。

打吧。

天启七年(1627)五月六日,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此时出战,并非皇太极的本意,老头子才挂了几个月,遗产分割、追悼会刚刚搞完,朝鲜又打了仗,实在不是进攻的好时候,但没办法,不打不行——家里闹灾荒了。

天启七年,辽东受了天灾,袁崇焕和皇太极都遭了灾,紧缺粮食。

为解决粮食问题,袁崇焕决定,去关内调粮,补充军需。

为解决粮食问题,皇太极决定,去关内抢粮,补充军需。

没办法,吃不上饭啊,又没处调粮食,眼看着要闹事,与其闹腾我不如闹你们,索性就带他们去抢吧。

对于皇太极的这个打算,袁崇焕是有思想准备的,所以他擦亮了大炮,备齐了炮弹,静静等待着后金抢粮队到来。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顺风顺水,官也升了,权也大了,声势如日中天,威信很高,属下十分服气。

不服气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满桂。

其实满桂和袁崇焕的关系是不错的,他之所以不服气,是因为另一个人——赵率教。

在宁远之战时,赵率教驻守前屯,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满桂感觉要撑不住了,就派人给赵率教传令,让他赶紧派人增援。

可赵率教不去。

因为你吃不消,我也吃不消,一共这么多人,你的兵比我还多,谁增援谁?

所以不去。

当时情况危急,满桂倒也没有计较,仗打完了,想起这茬了,回头要跟赵率教算帐。

于是袁崇焕出场了,现在他是辽东巡抚,遇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和稀泥的。

但是他万没有想到,这把稀泥非但没有和成,还把自己给和进去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九转神体诀 危险值系统解锁,师尊更宠我了 小师弟要逆天 镇守藏经阁百年,投资天命反派 两色弈 武魂觉醒:校花弑神帝兵藏不住了 幻世灵珠:少年的逆袭与谜团之旅 我只想毁灭宗门,咋逆天成神了 三十岁前,成为天下第一 封神:全球降临,从显圣杨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