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半山东
满朝半山东
济南潇洒似江南,泉城自古是诗城。
济南即是形胜之地,也有浓厚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积淀,可在崇祯以来,也是饱受蹂躏的苦难之地。
每一个地方,总有些底蕴深厚的望族,也可称为世族巨姓。在明代时,济南也有许多望族名门,其特点便是世其官、世其科、世其学。
官、举、学往往还是三位一体。
山东即是尚武之乡,更是文化之乡,可在清军入关后,山东却最受接受新朝统治,或许也与山东曾在崇祯年间两次被清横扫,大量山东士族豪强被掳往关外,早早就投靠了鞑子。
初入关的鞑子吏部的汉人尚书、侍郎都是山东人担任,他们相互引荐,以致于刚入关时,朝中山东汉臣最多,齐鲁名流在京都影响极大。
孙之獬、王永鳌、谢升等一大批著名贰臣。
而在顺治三年的首次科举中,山东人不取夺得状元,甚至占据了四分之一的进士份额。
黑龙潭。
相传这是唐朝门神秦琼家祖宅,忽一日塌陷,地泉涌出,成为一汪大泉,名黑龙泉,从此成为济南一景。
皇帝特地还来黑龙潭,还下旨在此敕建秦琼祠,以供奉忠义无双的门神秦叔宝。
“我朝济南府领四州二十六县,是有名的大府,在山东六府中,更是占据首席之位。”巡抚黄宗羲告诉皇帝。
朱以海看着地图,济南府确实太大了点,跟原来的青州府一样,占地极广。
“以泰山为界,把泰安州升格为府,莱芜、新泰、肥城、泰安四县划入泰安府,另外将兖州府的东阿、阴平划入泰安,东平州改县,也划泰安府,共七县。”
“再把济南大清河东北面的武定州升格为武定府,乐陵、阳信、海丰、惠民、商河、利津、沾化、滨州、青城、蒲台十县,隶武定府。”
朱以海拿着御笔画了两个圈,新设两府,从济南、兖州两府划出十七个县。
济南面积缩小了近半,但仍跨黄河两岸,黄河南岸有历城、章丘、长清、齐东、邹平、新城、淄川、长山八县,黄河北岸则有齐河、禹城、济阳、平原、临邑、德平、德州七县,依然还辖有十五县。
处于泰山之阳,古济水之阳,黄河之南,大运河之滨的这座泉城,他在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崇祯年间被鞑子屠城,让这座名城元气大伤,鞑子入关后又在济南折腾几年,让它伤筋动骨。
好在这次明军收复,并没有经历什么惨烈的围城战,不到一个月就拿下,甚至城池都没损坏。
济南百姓大多逃过一劫。
不过对于济南的许多望族名门来说,此时反而处境尴尬。
因为鞑子很早以前就入山东,两次掳走山东几十万人到关外,所以很多名门豪族早早归附效力鞑子。
鞑子入关后,表现更是积极。
在鞑子朝中,山东人地位独显,济南府更是占据贰臣榜多席。
若是就此改朝换代,山东尤其是济南,无疑会在新朝占据重要一席,可偏偏这才顺治四年,大明绍天三年底,绍天大帝就恢复了济南。
这就让他们尴尬了啊。
好多名门望族现在家里都还在北京做官,或是在各地给鞑子任职呢,甚至顺治三年的首开科举,以及四年的恩科,山东可是占了四分之一进士,出了百多新科进士呢。
现在大明回来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济南城最有名的望族,当数历城朱氏,此外还有之前已经在淄川归附的新城王氏,另外德州田氏、德州卢氏,过去号称济南府四大家族,都是一门数显,出过好几个大学士、尚书的,进士家家出了得有好多个。
在四大家族后面点的,还有诸如莱阳宋氏、益都赵氏、曲阜孔氏、曲阜颜氏,也是山东有名望族。
“山东是个好地方啊,礼仪之乡。”朱以海对着一众大臣们道。
大家对这话自然是点头称是,不仅因为山东有孔圣人,而且皇帝家也是山东啊。虽然皇帝祖籍是凤阳,可鲁王这派在兖州都快三百年了。
鲁王府甚至世代跟曲阜的孔氏、颜氏这圣裔联姻呢。
熏也熏出文化来了。
首辅宋之辅也是山东人,他是沂州人,很自豪的道,“仅至崇祯朝,山东就出了进士一千六百余人,在全国仅次于浙江、江西、南直和福建,位居全国丘焦氏、李氏,新城张氏,新城伊氏,新城耿氏,以及淄川的高氏、张氏、毕氏,其它如邹平西门张氏,邹平成氏,邹平北门张氏,德平葛氏,平原赵氏,平原董氏,陵源康氏等等。
赶来济南的这些地方望族名门,大小上百家,起码也是在一县里有头有脸,出过好几个进士,家族有人起码官至尚书的,否则还真不敢说自己是名门望族。
他们有个统一的特点,家族科举里考出的进士、举人多,家族里做官的多,且起码有官至三品以上的,另外就是家家都出过些有些名气的诗人、书画家等,另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上都是当地地主。
不少也都还兼营工商,开矿冶炼等。
不过这些人这次来的,虽然都是当家人,但却不是如今各家里官做的好的那些,因为那些进士出身官当的好的,现在不是在北京,就是在鞑子其它地方当官呢。
所以他们此来,都很惶恐。
如淄川的高氏毕氏新城的王氏,章丘的李氏等还好些,他们好歹之前已经在皇帝那里算是取得了谅解了,虽然一个个也是大出血了。
也正因为有他们的例子在,如孙思孝等这些各家代表们,虽然惶恐,但也心里还有点底,这趟来就是来杀猪放血割肉的,只要肉割到位,应当是能过关的。
当然,皇帝这般迅速的扫平山东,尤其是拿下济南的手段这么了得,让他们一个个都不敢有半点轻视之心。
这位皇帝虽是山东老乡,但从坊间的一些传闻来看,这个皇帝很复杂,有时很仁厚,比如对穷苦百姓,对丘八士兵格外的好,可有些对士绅豪强们又很不客气。
但下手又挺有分寸的,也没有说触怒后往死里搞的。
朱以海对这些老乡很不满意,但也点到为止,如今这些家族许多人还在鞑子那当官,他并没打算说对他们搞什么清算。
既不会列什么降虏奸党,也不会抄家清算。
毕竟牵涉面极广,此时仍然还是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跟鞑子那是主要矛盾,跟这些归附鞑子的汉人豪强,顶多算内部的次要矛盾。
当然,他也不会纵容维护这些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