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线遇冷(万更求订阅)
我的重返人生正文卷正式上线遇冷8月8日,周日。
在中华文化圈里,8这个数字总有着美好的寓意。
选择8.8这天正式上线被寄予厚望的‘女娲’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是基于这种美好寓意。
而且恰到好处的是,今天周日。
相较而言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定的时间来折腾折腾自己的智能手机。
因为……
有智能手机的人多少沾点新潮观念。
要知道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可选项非常少。
首先还排除欲要彻底掀开智能手机时代的iPhone4用户。
因为这台手机暂未在国内发售,且售价不低。
剩下的可选项就更少了。
早在‘女娲’立项之初,小米就确定了主攻支持机型,即htc下的机型。
相当于这是正式上线之前,就一圈圈缩小了受众。
可以说是很不利于发展。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小米精力有限。
这也是雷軍之所以那么坚定提议要方年出任‘女娲’联盟话事人的缘故。
他就是想借助方年的力量去发展壮大‘女娲’。
不过合作这种东西,各有利益在里面,暂时谈不上谁坑谁。
从长远来看,方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拿到了一只金鸡。
玩废的可能性比较小。
无非是看前沿抗不扛住前期的巨大投入与可以预见的大亏损……
……上午十点。
前沿女娲系统实验室,上百人各司其职,忙到飞起。
林氷也提前来到了实验室,全程坐镇。
交接昨天才开始交接,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并不是小米协助前沿,而是前沿需要小米的配合。
稍晚些时候,方年也来到了实验室。
抽了条椅子坐在了林氷旁边,笑着道:“bin总辛苦了。”
“没有没有。”林氷微微一笑,“方总怎么也过来了。”
方年回答道:“随便看看,情况怎么样?”
林氷稍作整理,简单道:“初步交接效率挺高的,目前域名已经重定向到了实验室这边的地址,服务器上的资源也迁移到了实验室这边的服务器上。”
稍顿,林氷笑了下:“说起来比起在小米正式上线要多了一层保障。”
“如果实验室这边链路或者出现其它故障,可以随时切换到小米去,因为现在暂时是异地灾备架构。”
闻言,方年语气随意道:“是不是像是女娲论坛这样体量小的站点,完全不需会考虑灾备架构?”
“对,因为站点平时访问量很小,数据实时性要求极低,没必要浪费资源。”林氷点头回答。
“……”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一晃就到了午饭时间。
在即将正式上线的当口,大家都没心思大吃大喝,也就是吃个商务工作餐。
尽管目前对外界来说,‘女娲’根本不值一提。
还没安排多少广告资源。
甚至可有预见的是,也不会有什么受众。
但这毕竟是被估值两亿美元的‘核心’。
林氷跟方年都会理所当然的重视。
至于这几天里并不全身心投入也很简单,小米本来就做好了正式上线的全部准备。
方年向来喜欢多手准备。
若是小米没做好准备,方年才不会肯接手。
这也是几天来,雷軍没有电话催促的缘故,不过担心也是有的,所以林氷才会忽然来到申城。
…………
午饭后,关秋荷、陆薇语、温叶、林氷、管颖枝等人分别进入各自的角色。
nuwa.上已经推出了上线预告。
包括机锋论坛等地,也投放了少量不值钱的广告。
一些比较活跃的智能手机发烧友已经关注到了这些信息。
甚至能看到几条相关的讨论帖。
“时隔三四个月,女娲论坛放出新消息,大概率是之前那个叫做‘女娲’的Rom要正式上线了吧。”①
“还真不是没可能。”
“可惜当初没能赶上程,关总觉得怎么样?”
关秋荷稍加思索,摇头道:“我没意见,商务谈判上的问题,我会尽力解决。”
方年看了眼关秋荷,继续往下说:“那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吴三石确定代码开源的范围,小谷你去办吧。”
“……”
对实验室更具体的安排,方年也有提到。
比如尽快交接完代码,合力在最短时间里判断是否需要修改内核框架。
决议应用框架使用何种开发语言。
尽快对外公布说明文档。
这些事情,都很快定下去。
陆薇语、温叶、谷雨分别负责去落实。
其中陆总身为前沿创新ceo,自然是首当其冲。
而关秋荷从之前的主导角色退出,将去发挥自己最擅长的能力:谈判。
方年……
方年寻思自己该稍微享受一下婚后生活了吧?
…………
下午五点整。
‘女娲’系统正式版总用户数突破600人。
从推广资源投放来看,成果很是喜人。
因为能够知道的人并不多,知道的这部分人里,正儿八经的发烧友更少。
最后具体到愿意折腾刷机的,就更少了。
方年依稀记得,当年小米也采用了同样的流程一步步推广mIuI,只不过用户数量的增长远远慢过现在。
所以,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方年收到这样的消息,还是很欣慰的。
至少在他知道的范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仅改变了小米努力的方向,也出现了‘女娲’这个全新的智能手机系统。
乃至‘女娲’联盟,前沿女娲系统实验室。
而即便是这样,在耗费了同等时间后,受他的影响,发展也更好。
这就很令人开心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以实验室目前不断不断将自身消息向外扩散的趋势,会更深入的影响到高阶学术型人才。
从根本上让国内涌现出更多相关从业人员。
包括系统开发者。
也包括应用开发者。
只不过……
玩着手机的方年很快在微博平台上看到了一些消息。
某位在国内部分领域颇有名气的公知型人物史明了微博。
“近日忽闻高校圈内大动,据传某企业成立实验室开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将投资一亿。
好巧,下午我就看到了系统上线,根据公开消息显示,目前系统使用用户不足千人,很想知道这一亿资金从哪来,又花到哪里去,会否又是国外开源,国内自研?”
方年的快乐戛然而止,像是吃了只苍蝇。
这个人的出现,让方年想起了许多十分不好的记忆……
①:Rom:只读内存,在2010年左右的那个时期,刷机很流行,一般刷机包就叫Rom包,多数时候会直接把系统叫做Rom。
破碗求订阅,万更说回来就回来!
Ps:有没有猜一下史明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