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云间伯,授松江总兵
高产农作物的出现,就是当之无愧的祥瑞。
嘉靖皇帝对此十分欢喜,六部官员和两京十三省的主政官员,都十分欢喜。
一旦这些农作物全面推广,大明百姓再无饥荒之患,这是一份天大的功绩。
对于陆离的封赏,很快就出来了。
一封圣旨传到金山卫,陆离加官晋爵,封云间伯,授松江总兵。
除此之外,陆家老夫人也得了个封赏诰命,封三品诰命夫人。
陆离封爵了,从此之后就是大明朝的勋贵。这就跟一般的武官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一般的武官,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见到文官要先行李,甚至还要下跪。
封爵之后就不一样了。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勋贵比读书人的地位更高。只要爵位低于伯爵的官员,见到陆离通通要先行礼。
除了封爵之外,陆离的官职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松江总兵,这已经是一镇军事主官了。松江府辖区内的所有卫所,全都归陆离管辖。
除了原本的金山卫之外,宝山卫和昆山卫,同样纳入陆离麾下。
按照满额兵员计算,三个卫所加起来,陆离麾下的兵马最多可以达到一万五千人。
除此之外,松江总兵府直辖的部队还有松江守备和松江水师。
松江守备就是陆离打“白羊口大捷”的那一次,接触过的松江守军了。
另外,松江水师对陆离很有价值。虽然如今的松江水师已经烂得没法看了,但是,这个编制的出现,可以让陆离名正言顺的发展海军了。
旨意一到,陆离立即走马上任,入驻松江总兵府。
陆离升任松江总兵之后,原本的松江卫指挥使由童志林接任。宝山卫的指挥使还是刘斌。
昆山卫指挥使,陆离倒是如同雪花一般纷纷涌来。
这些清流们,都在弹劾胡宗宪无能。既然不能平定倭患,还需要请调云间伯带兵平倭,为何还不退位让贤?
好在严阁老力挺胡宗宪,让胡宗宪保住了总督位置,然而……这也给胡宗宪死死的扣上了严党的帽子。
一旦严阁老倒台,胡宗宪就必然被人清算。
……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陆离接到了兵部命令,要求他率军平倭。
这个机会,陆离已经等了很久了。
金山卫的五千新军,早已完成了军事训练。然而,没有兵部的调令,陆离是不能私自出兵的。
接到命令之后,陆离召集麾下将官,开始调兵遣将。
宝山卫、昆山卫、松江守备部队和松江水师,都还是新兵,没有形成战斗力,自然是不能调动的。
已经完成军事训练的金山卫五千人马,陆离也没有全部带走,还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老巢。
最终,陆离抽调了金山卫三千人马,一路朝浙省沿海推进。
因为朝中派系斗争的原因,陆离虽然出兵平倭,却并不属于胡宗宪这个抗倭总督麾下,而是以协助抗倭的名义出兵的。
这对陆离来说,当然最好不过了。领兵打仗这种事,陆离可不想受一个文官指挥,谁知道他看了一下兵书之后,脑子里会冒出个什么主意来?
领兵抵达杭州府,陆离礼貌性的拜访了一下东南抗倭总督胡宗宪。
以为陆离是勋贵伯爵,而且还考了举人,在胡宗宪面前,陆离自然不是“下官”了。
见面之后,胡宗宪反而先向陆离见礼,“下官胡宗宪,见过云间伯。”
“总督大人客气了。”
陆离回了一礼,笑道:“此番,陆离奉命协助总督平倭,对如今东南各地抗倭局势却不太了解,还请总督大人指点。”
“指点可不敢当。”
胡宗宪也没摆什么高姿态,直接说起了正事,“云间伯,如今东南沿海一带,最大的倭寇有两股,分别是汪直和徐海两部。除此之外,还有陈东,叶麻,辛五郎等部。”
“汪直和徐海两部,实力最为强大,一个占据东海,一个占据南海。两贼拥兵数万,南面称孤,为祸东南,实乃海上巨寇。”
“其余陈东、叶麻和辛五郎等部,实力稍逊一筹,也各自拥兵数千。这些贼寇横行海外,为祸苍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本官受皇命,总督东南抗倭事宜,虽屡有斩获,击退数次大股倭寇入侵,却因贼寇逃入海中,追之莫及。”
胡宗宪抬眼看向陆离,说道:“如今云间伯领兵亲至,荡平倭寇自然不在话下了。”
“总督大人过誉了。”
陆离笑了笑,也没接这个茬,直接问道:“总督大人,如今我部已入杭州府,如今江浙境内,何处倭患最为严重?”
“云间伯来得巧,本官接到奏报,绍兴府遭大股倭寇侵袭,绍兴府告急。还请云间伯发兵救援!”
胡宗宪连忙把这个迫在眉睫的匪患交到了陆离手里。
“绍兴府么?”
陆离点了点头,起身朝胡宗宪抱拳,“既有匪患,陆离自当立即发兵。”
“好!”
胡宗宪赞了一声,朝陆离拱手一礼,“如此……祝云间伯旗开得胜,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