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都市 > 信息全知者 > 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

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山村小神医 国民影帝暗恋我 全属性武道 女神的上门贵婿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重生都市仙帝 御魂者传奇 人道大圣 人族镇守使 黜龙

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

信息全知者正文卷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非正文,可不看,正文在下一章。

番外前面有点废话,约两千多字,可不看,往后翻。

……

我这个人可能右脑太活跃,我经常码字走神,有的时候还先写章节末尾,然后反着写……这也是我说我不看字数分章的原因,我把这章要写什么定好了,所以有时一章会出现七八千字的情况。

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大部分时候是两章连更。

几本书下来都是这样,也就是最近开始才有先发一章卡点,然后再发一章的情况。

而一旦这样的话,前一章内容,会比后一章内容少。

再说走神,我记得我非人的时候就说过,我每天码字要十个小时。

其实我最高纪录,二十六个小时才码了六千字,外加四万字的废稿。是脑洞的时候,那本书当时想法太多,以至于最后一盘散沙,想写的都没写成功。

蓝白社吸取了一下教训,就提纲挈领,专挑一个角度写。用天下皆白唯我独黑,以及绝地天通这样的主题,通篇贯彻,无论是墨家、小兄弟会还是蓝白社,亦或者上古的叛逆者,由小到大,整本书就一个道理。

为此放弃了很多原本想写的创意,但总算好看了一点。

我码字之所以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写当下剧情时,就总会联想很远的地方去。

一发呆可能就半个小时过去了,甚至还要去求证,查一下资料。实际上查出来的资料对当时的剧情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辅助一下我脑海里的想法,而那些想法,有的时候后期会用上,有的时候,可能整本书都用不上。

我写非人时,就经常想了很多而用不上,于是用到了脑洞大爆炸里。

写脑洞大爆炸时,很多想法也没用上,又用到蓝白社里。

写到蓝白社时,为了推进剧情,明确主题,不断向读者强化某些观念,我放弃了太多东西没有融进去。

实在是积压太多,又实在融不进蓝白社里,很多想法最后都忘了。

这种发散想到的东西,有些必须去整理,否则就是散乱的,很容易遗忘。

而一旦去整理写下来,正文又耽搁了。

蓝白社写到后期时,我都快憋炸了。

人类码字包括考试等逻辑计算整理都是左脑,而联想发散都是右脑。两者协调不好,就容易走神。

经常右脑欻欻歘,然后左脑把他来回来码字。

我不会写,只有初中的底子,一直都是学工科,后来工作也是在变电站做电力试验,这种事要一丝不苟的,但我实在闲不住。

有一次让我盯着设备上的数据,我盯着盯着想到宇宙里去了,歘歘歘!开始设想数学武器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个后来用到脑洞后期的剧情里了,只用了一点。

还有一次化学实验,我正测绝缘油的表面张力,突然歘歘歘!开始设想假如液体的张力无穷大,那么意味着它分子间的引力无穷大,其会瞬间缩成‘表面积最小状态’,也就是一个球,甚至是黑洞……但是这个黑洞,对外的引力不是无穷大的,因为只取决于其质量。

于是乎,它是个‘安全黑洞’。

后来我写书时想用,但没用上,因为它在表面积最小化的过程中,它会变得不是液体了,那么‘液体表面张力无穷大’这个前提就破了,在特性体系中,这个黑洞又会瞬间蒸发。也就是一团辐射爆炸出去,然后这玩意儿,就自己把自己‘收容’了。

毕竟都辐射到太空去了,几乎不可能再变回液体。

总之,前三本书都没用上,因为写出来就成了水,想交代清楚,非得写很多字不可。

其实不一定要无穷大,超级大也可以。所以在科幻世界观的这本书,或许会用上吧。

总之,工作时见证身边几个同事出了事故,我寻思我别干了,还是回过头去写吧。

我这个人做不了太死板,循规蹈矩的事。

所以后来正值蓝白社快完结时,因为剧情都定死了,这让我基本只是左脑在工作,把想法变成字而已。

这导致我写起来贼不得劲儿,蓝白社后期总是半夜两点,也是这个原因。

每天因为‘走神’,以及回答沙雕书友的提问,就要花掉好几个小时。

因为书友一个问题提出来,我一看,诶有点意思,脑子开始歘歘歘了,接下来我非得跟他掰扯到宇宙边荒不可。

还有个书友,自己写了个克苏鲁,找我提意见,我看了几章,瞬间灵感爆发,跟他说:‘你是不是要这么这么写,你看你前面都这么铺垫了……这不就是在暗示克苏鲁的本质是……’

我跟他说了一堆,结果他一脸懵逼,说:不是啊,那句话不是铺垫,我就那么随便一写,卧槽你想法好屌。

我问他这想法你用吗?他说自己毕竟都写了这么多了,还是算了。

我说那我直接用到黄极后期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让我蓝白社写到快完结时,都快抑郁了。

有太多东西是要黄极这本书用的,但是当时不自主地狂想。还有很多想法,甚至是炎帝时期可能用得上的。

更有甚者,可能哪本书都用不上……

后来我找到一个释放压力的方式,那就是写番外。

山海经在我脑海里,是座大山,当时把它搬出来了一些,写出去之后,整个人爽爆了。

连写了七八篇,十几万字,这才让我蓝白社踏踏实实完结了。

可惜了,山海经不能再写了,因为有个书友,提了一句:“下本书就写这个吧。”

哦豁,完了,我一看脑袋又歘歘歘了。

心里一融合发现,没毛病,确实可以,而且很契合。于是信息全知者的前期地球篇,就成这样了。

本来不是的,本来黄极前期就是各种看穿的都市爽文,比如发现宇宙有bug,明明是个科学世界,没有武功,怎么九阴真经有一个真实版本,处于隐藏状态?

于是黄极把网络上别人瞎编的九阴真经,换了一下段落顺序,又改了几个字,发现可以练了……

而原因,后来解开,在另一个宇宙,九阴真经真可以练。

这是信息全知者的版本之一,属于早期版本,我写山海经番外的时候,决定弃用了。

我想了几个版本给黑帝,黑帝敲定了你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啧啧。不愧是黑帝审核的,一次和谐都没有。

但这样一来,我又不爽了。

因为再写山海经番外,就剧透了。

这么久没写番外,每次有点想法,就只能写个只言片语存在文档里,都快憋死了。

从上个月开始,我码字效率越来越慢,反而下本书的大纲快想完了。

下本书是古代背景,以至于我诗都写了十几首……

红颜血衣朱龙马,赤子丹心火凤枪。痴儿情深化炎帝,烈女志成大明皇。这是下本书的男女主……也是比较不涉及剧透的一首。

无语啊,我不光是想象我要写的书,不打算写的也有很多。

我为何调休这么多次,总是又打回原形?因为我每天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就要去几个想象的世界里去逛。我连电竞都想了一本了……还有动物园世界,只有动物没有人,狮子多少只,猎豹多少只,苍蝇多少只,草鱼多少条……然后他们怎么捕猎,怎么繁衍,怎么迁徙,有些要灭绝了怎么救?

后来种群繁衍大了,生存空间变小,按理来说就该顺其自然,但是我有时候又心软,往上面扩地,加个几万平方公里的草地和森林……

诸如此类的世界,还有魔幻、玄幻、武侠、民国……各朝各代。

乃至上古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跨越三百万年,到中石器时代,以及只有一万两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把林夕秋丢到仰韶文化前期,半坡文化那里,大约是少典国吧,成了个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然后当黄帝的老师……说实话,林夕秋不知道被我玩死过多少次。

还有宇宙各种文明,包括一个与人类截然不同的种族,星球也与地球截然不同,这样的种族他们的文化会如何,思维模式有何不同,我忍不住去想……

想着想着,码字时间就这么浪费了。

你们可能说,又用不上,你干嘛非要去想?唉,我忍不住……

与其空想,不如拿来写番外,但是写番外,又会有人说‘有这功夫写番外,不赶紧写正文?’

所以我难受。

其实接下来,我又要去南京面基,按理来说,我应该码存稿。

我现在八号的已经,九号的通宵码,然后九号晚上坐火车去南京。

现在正通宵码字,但我坐在电脑前,想先码一个番外,再去码九号的正文。

以上,我废话这么多,就是为了解释:我为何有功夫在这码番外,而不赶紧去写正文。

你们可以理解为,我脑子难受,想写点‘我爱咋写就咋写的东西’……

同时这个东西,还得有别人看,继而我就从读者中获得能量了。

要想马儿跑,就得要马吃草。

我写番外,就是在吃草,而且是免费的。

……

前言写完了,现在来说番外,山海经暂时不扯了,涉及剧透。

而科幻脑洞以后也要用,收容物嘛,倒是可以写,但很多已经被我安装到下一本书了。

思来想去,还是只有文化历史方面的可以写。

华夏的文化,要从根子上写,我发现还得从汉字说起。

可能有人要吐槽了:卧槽,你咋不从盘古开天开始说呢?

啧,我倒是想啊,但是盘古太年轻了。

等盘古这个故事出现时,华夏文明都过去三千多年了……

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文字。

我们可以把所有东西都忘掉,都变革掉,但只要文字还在,文明就是存续的。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玛雅……以及中国。

为什么说各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下来了,前面不用加‘古’字,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没有遗忘自己的文字体系,所以我们的文化是一直传承的。

有些人说,中国被异族灭过国,文明已经断了。我寻思这不扯犊子吗?

元朝以前,我们用汉字,元朝之后,我们还是用汉字。并没有变化。

宋朝亡了天下,但之后读书人还是在学儒,连个学说以及政治学派都没亡,文明反而亡了?

其实最差点亡的,反而是近现代。受西方冲击有点太大了……

但即便如此,汉字依旧坚挺,所以我们现在又开始慢慢往回找补,重新把一些文化发扬光大。

让老迈的文明焕发。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意思很简单:天穹一角有银河,如明镜一般发光。在天上的织女从开始出来,一直到它落下地平线需要七个时辰。虽然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但织女在天上运行,却没有织成一匹布。

河对岸的那个牵牛的给她拿着箱子,但是箱子里头是空的。因为织女没有织出布来。

很朴素的一首诗,而且西周时期就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了。

毕竟织女牵牛二星太亮,自古就能看清。织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北极星。

我们都知道,银河传说就是天上的织女,用无数星辰给织出来的。

这个传说挺浪漫,但现在想来,细思恐极。

织,就是一个编织的过程,是散乱的丝线一点一点密集、丰富,最后形成整体的一条匹练!

周人为何要把银河,想象成慢慢织出来的感觉?为何要创造一个传说,说银河是织女星造的?

更细思恐极的是……西周诗经写的这首诗,说的不是她织出来了,而是她还没织出来!或者说没织完!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夏商时期还看不到银河,天上的星星有,但不多,大约相当于我们改革开放前看到的星空,有各种明亮星辰组成的星宿,北极星、火星、土星、天狼星、苍龙七宿、猎户座三星之类的,这些还是看得到的。

但也仅此而已了,整体浩瀚如一条匹练的银河,上古人却看不到。所以给星宿取名,没给银河取名。

可地球大自然有自我净化功能,夏商时期环境慢慢恢复,西周时期变好了,世界又恢复了大自然原始未开发的模样,空气清新,星空耀眼!

周朝人,亲眼看到,天空越来越清晰的过程!

银河从稀疏到密集,从晦暗到明亮,从散落的星宿,到浩瀚如长河匹练,横贯天际!

他们见证了这个过程,每年抬头,都能看到比去年更清晰,更稠密的银河!

就好像一条条丝线,一个个星屑,在明亮的织女、牵牛二星中间,一点点地被织就出来!

如同天上勤劳的织女,每天运行十四个小时,夜夜不缀地梳理星带。

他们亲眼看到了!给它取了个名字:天汉!

天之霄汉如若地上之汉水,好似浑浊的河水突然变得清澈,‘沙’与‘水’变得泾渭分明!万千星辰砂砾如同渐渐沉淀下去,人们透过河水能看到它们各个鲜明浮现!

这种感觉,这种如汉水‘半江瑟瑟半江黄’般的见证,就活生生演绎在周朝人眼中。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从上古的晦蒙,到如镜子一般的小光,再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犹如阳光一样浩瀚的大光明。

自此之后,对于重视天象的古人而言,银河成了再也绕不开,再也不可不提,必须为之歌颂,并寄予无限美好寓意的天象。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语曰天汉,其名甚美!

真的是美啊,这才是‘汉’这个字,最美的内涵。

而学了科学的我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空气污染的环境在被大自然渐渐净化。

名为汉的我们的,如今经历工业污染,又看不到星空了,好似一场轮回。

那么问题来了,上古之时,为何会有那么严重的空气污染?什么东西污染的?

甚至极可能持续污染了很长时间,尧舜时才开始减少污染,夏商才开始恢复,西周时大自然才净化完毕。

那更早之前呢?炎黄、颛顼时期,什么玩意儿在持续污染地球大气?

唉,算了,这只是在讲汉字系列,不是讲山海经,姑且一说,姑且一看,就不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真的有外星人折腾过地球。

也可能地球拥有上古文明,他们也有工业时代,如我们现代一般狠狠地污染过地球,最后大倒退,重新来过。

甚至可能干脆就是远古核战争的后续影响,一场世界大战后,人类从石器时代重新开始玩,直到今天。

不要觉得不可能,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现代文明,如果被核战摧毁,只需要几万年,除了塑料与核反应堆,什么都不会剩下……

发明塑料可能是个巧合,钢铁城市,汽车轮船,统统撑不过一千年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现代建筑能撑过十万年的,只有石头……

唉,谁又知道呢?

虽然上古人看不到银河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提及,只是我自己瞎研究出来的。

但我觉得,很可能真是这样。

所以为什么呢?到底为什么银河会在西周时慢慢浮现,为什么上古会有空气污染呢?

我们的祖先到底经历了什么?亦或者他们做到了些什么?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湮灭在时间中。

我真的好想知道。

我恨不得去考古,恨不得一辈子都在研究先祖们,但我终究该码字了……呜呜呜。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

最新网址: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年后一起做空华尔街 我在都市筑仙境 龙王出狱,我靠师姐就能无敌 兵王回村,每天扶墙走 五十万买我当老公,反手召唤海啸 高武:错练邪功,天下无敌 警界锦鲤,未入学已功勋满墙 女尊:极端失衡 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 官路迢迢之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