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方案
人事方案
小王从顺河县参加调查回来后,除参加了一次调查情况汇报会外,在市委组织部,他还参加了好几次他所在考察组的考察情况汇总会。同时,组织部部务会议听取各考察组考察情况的汇报时,小王作为会议记录人员也参加了全部会议。
天簌市委组织部的人员总的来讲就不多,干部尽管是组织部非常重要的一个科,但科里的人员加上小王一共也只有五个人。由于人手少,尽管每个人的工作大致都有一个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涉及范围稍微大一些的事时,都只能是“麻子打哈欠,全体总动员”,科里的同志统一打整体战。特别是像在县区班子换届准备这样的大事上,既是干部科最重要的事,也是事情最多的时候,就更是只有打总体战才能满足工作需要。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小王对科里的人员有了更多的了解。科里的人对小王同样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仅是科长杨一明觉得小王不错,就是分管的副部长董礼友也觉得小王工作不错,部里的其他同志尽管和小王接触不多,但也觉得小王为人平和,处事稳重。因此,有不少事情科长杨一明都有意识地安排小王去做,并且尽可能地为小王尽快熟悉工作提供条件和帮助。如让小王参与干部基本情况的核实,就是想让小王利用查阅干部档案和填写干部任免表的机会熟悉现任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
干部档案一直作为绝密材料,对其管理一直要求非常严格,一般的人员轻易是接触不到的。就是组织部门内部的人,也只有干部科的同志能够接触。除组织部干部科的人员之外,其他任何人要想查阅干部档案,无论是查阅领导干部的档案还是查阅一般人员的档案,都必须要有两人同时参与,并且只能是单位人事科或者是负责人事工作的人员。原来对查阅干部档案的要求还更高,要求必须是**正式党员,后来放得稍宽一些,但也要求其中必须要有一人是**正式党员。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工作了一辈子,但可能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自己的档案是啥样子,里面装了些什么内容。
对于查阅档案的这些严格要求,由于小王之前没有从事过干部人事工作,没有参与档案查阅的经历,因此不知道有这些规定。当他程(调整) 吴伟(调整)林果行(调整) 阳之明(继任、党外)
四、县政协班子方案
主席张子毫(继任)
副主席 王永恒(转任) 倪太列(继任) 杨浦(继任 党外) 马文丽(新提 党外) 郭东邻(继任 党外)
由于河西县是小王参加干部考察的第一个县,人们似乎天然地对“第一”有着特别的情感。因此,小王对河西县的班子安排方案也就看得特别仔细、认真。而对于山南县的人事方案,小王只是注意了一下几个主要职务的人员安排:
县委书记苟单(继任,兼任县人大主任)
县委副书记、县长石宏(继任)
县委副书记:徐生蓉(交流) 常林卫(提拔)
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葛长封(继任)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王永江(调整)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一明(交流提拔)
本来,对于顺河县的人事方案小王一点都不了解,也不关注,但由于发生了群众举报案,并且自己又参与了调查核实,对相关人员安排比较关注,因此,也就对顺河县的班子方案特别留意。小王看到顺河县第一次摆布的方案是:
县委书记李一林(继任)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家卫(继任)
县委副书记:李肖洋(继任)
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刘禹群(提拔)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汪永远(继任)
县委常委、县武装部政委:雷有发(继任)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邱宁德(提拔)
县纪委副书记林其孟和县委办公室主任孙史前两人也被提拔担任县政府副县长。
对于顺河县的其他人员,由于不熟悉,小王也就完全不关心谁任什么职务。
在抄写方案的过程中,小王感觉河西县的方案很是熟悉。不过,他也没有怎么更多地去回忆和思考。
——实际上,河西县的这个方案很大一部分就是河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碧凤在听取她的意见时苦思甜,她向董部长提出来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