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连续三天,每天更新一万三四到一万七八不等,码字码的快累惨了,不过写到结尾时精神亢奋,下笔也快,总算一气呵成。....
拖沓灌水、事无巨细,大不佳也。
结尾如豹尾,这才叫大家看的爽快。
本书上架之初,我说:希望大家买票上船,登上这艘锦衣之舟,陪我行走在历史的天空里。
这艘船驶到了辽东、驶到了西域、驶到了欧洲、驶到了大洋彼岸,当它泊于岸边的时候,朋友,你是陪我走完全程的那个人吗?
在这里,感谢从本书开书时起,就订阅支持我的每一位书友!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会完成这部作品。
也许这是老生常谈,可是每当一部作品结束,我回顾从搜集资料、构思作品,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都努力创作的经历时,想到你们投票支持、发贴鼓励,陪着我经过每一天、每一个月的战斗时,这种感动始终荡漾在我的心头。
尤其在本书创作中,我正式辞职,以此为职业,这对我就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辛苦、甘甜、欢笑、悲伤,点点滴滴尽在心头。
在这本书写作期间,我走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许多书友也是一样。
在此期,有人考上了更高一级的学府,有人毕业开始工作,有人找了对象,有人甩了对象,有人成了亲,有人有了心爱的小宝宝···…
如果从我写,可是在平时的文化圈子里的交流、来往中,你不可能把你的文化素养也同时提高,那是随时会叫你露馅的。
而且,古人或者欣赏诗词写的好的人,但是入仕没有那么简单,诗词能救国还是诗词能治国?没有哪个人是因为诗词写的好,才得以入仕作官、青云直上,在唐朝,多少大诗人苦熬几十年,还混不上个一官半职,所以我说新书是才子佳人,只对了一半。
才子是不对的,
佳人么……(眉飞色舞中~~~)
另外,我也不会写回到古代大搞发明,发明飞机大炮那是扯淡,发明煤球牙刷羊肉串······,仁兄,古代没有专利一说,你发不了财!再说,匠人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所以主角要走的路嘛……
你猜^
是否依旧以穿越为开头,我还没想好,不过故事会一样的精采。
我喜欢写真实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是全架空的写法,我不需要任何考据,哪个朝代的逸闻佚事、民间传说、政治制度、文化知识、衣装款式,我都可以拿来一用,而书评区里那些对历史知识相当了解的卧虎藏龙们挑不出半点毛病。
但我不喜欢,我不会为他们的悲欢离合而感动,我不会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而感动,我不会为他们国家的强大和富饶而感动,我完全没有代入感。一个完全脱离了真正历史背景的历史故事,我完全没有代入感。
下本是唐朝。
当我说出这一点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你要写肥婆么?”
这是被一些人给刻意夸大了的假象,须得纠正。
只要仔细看一下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的《簪花仕女图》,不难发现,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说不上肥胖。
她们的身材·实在都是相当纤瘦的。唐明皇让高力士派京兆尹(首都长安市长),“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可见,玄宗时代选美标准·也跟今天一样:身形苗条,身材高挑,皮肤白皙。
如果一个部落,自古以肥胖为美也就罢了,可是你能想象先秦两汉隋晋以来一直保持的审美观,一到唐朝就来了个彻底的大变样?可能么?
风气的改变是有,唐初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