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网络文学程、办公地址、业务范围等等,再拿着这些详细材料,去找一个拥有出版资质的挂靠单位。在挂靠单位同意并盖章之后,再去向挂靠单位对应的出版管理部门申请,通过审批便能够创办杂志社了。
宋维扬没有找盛海这边的团机构帮忙,因为如果把杂志社挂靠在地方团组织,就必须把材料递到京城去审核,然后再由新闻出版总署做出审批认定。这样实在太麻烦了,京城的衙门就得跑两次,而且审批过程也极为严格。
于是宋维扬找到盛海文联,请人吃顿饭就搞定挂靠单位,分分钟获得市出版局的认定,并把材料递到出版总署。再通过央视的关系进行联络,出版总署那边的领导非常认可,做出指示要特事特办,在元旦之前就连杂志社带刊号一起审批下来。
除了宋维扬的人脉关系发挥作用之外,《榕树下》杂志的定位也很讨巧:网络都不能采用,”宋维扬对林卓韵说,“咱们是网络也不能用,其实尺度大得很,只要不“反x反xx”就可以。讽刺唾骂贪官污吏的杂文,在这个时期是能够刊登的,而且还特别受读者欢迎。以当时《杂文选刊》的巨大尺度,放在十多年后分分钟404,却在2001年被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
11月中旬的时候,宋维扬前往文莱参加亚太地区ceo峰会去了。杂志社和刊号的申请还没批下来,林卓韵却已经忙活着筹备工作,她租了两间写字楼,又招来美编和版面编辑,还把小姐妹尤雪莹也叫来帮忙。
宋维扬和榕树下各出资25万元,分别占有杂志社51%和49%的股份,杂志社的挂靠单位是盛海市文联。
此时阿猫阿狗都能当编辑,要到明年才有出版方面的职业资格认定。否则的话,林卓韵在《萌芽》就得考中级编辑证,而尤雪莹则需要考初级编辑证才能做助理编辑,而且申请办杂志社也得有相关职业资质。
元旦前夕,杂志社都还没正式注册,《榕树下》杂志的创刊号就已经完成了,只等着审批通过之后就能发行。
发行渠道的建设却是个大问题,现在只有榕树下的许多网友愿意订购。而线下市场方面,只能找杂志发行商做代理,林卓韵不怎么适应这个工作,反倒是那个叫尤雪莹的女孩子挺身而出。
尤雪莹带着杂志样刊和一个助手,华南华北满地跑,半学半练的跟发行代理商们打交道。她逮着“网络《三体》。
对于“天顶星人”的真实身份,有人说他是喜丰董事长宋维扬,也有人说他是秘密科研基地库管员,因为他曾经在网上发广告贴:专业维修核潜艇、反应堆,核弹头翻新、抛光、打蜡,回收二手航母,清洗航母油槽,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高空作业清洗卫星表面灰尘……
嗯,这篇作者介绍,是林卓韵亲自编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