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前换帅三更推荐票
阵前换帅(三更求月票、推荐票!)
“大将军,大将军,这里来!”
耿炳军左副将军李坚眼见耿老将军伏鞍狂奔,张玉挥舞一杆大枪紧追不舍,急忙拍马迎了上去,让过耿炳,率本部亲军与张玉的追兵战在一起,夏浔此时骑着一匹马也晃到了左近,他的穿着此刻与明军无异,这要是被燕军胡乱撞上一刀杀了岂不冤枉?所以一直混在明军队伍追着燕王的大旗,只有到了这熟人面前,燕军才能识得他的身份。
奈何燕王朱棣亲率四千铁骑,马踏明军连营,万马千军连环大营之,冲势只要一停,骑兵的优势就消失了,因此燕王的四千铁骑是一刻不停,仿佛一阵风儿早冲得不见人影了,只留后一锅粥似的混乱局面,夏浔正自寻找,忽见耿字大旗招摇而来,后边一杆大旗就在不远处,却是一个张字,晓得是张玉追到了,便向他这边挤过来。
夏浔到了近前,正见一员猛将手舞长槊,悍不可当,一连将几名燕军猛士挑落马下,燕军虽然骁勇,一时竟无人能冲进他身前五步之内,张玉使一杆长枪,急急地想要上前与他决战,却被十几名明军的刀盾手缠住,一时无法脱身。
夏浔一见,脱手将手钢刀掷去。那刀呜地一声,幻化成一团光轮,呼啸着直奔李坚的后心,只是夏浔并不曾练过飞刀,更不曾练过这么大的一柄飞刀,刀掷得很准,却是刀柄先到。“铿”地一声,李坚的后心被刀柄重重地砸了一下,亏得他身穿皮甲,要不然后脊梁就得被砸得乌青一块。
后边竟是自己人,怎么会遇袭?
李坚微微一怔,只这一分心,坏了,正面有一名燕军骑卒,姓薛名六,眼见自己许多袍泽兄弟被对面这名使槊的明将杀死,心激忿不已,他大叫一声,血贯瞳仁,豁出了一死,挺矛向李坚笔直地冲来,正值李坚一怔的当口儿,说时迟那时快,李坚既来不及刺杀薛六与槊下,也来不及提马避开了,李坚大叫一声,便被薛六一矛刺胸口,仰面跌下马来。
“不好,驸马受伤了,大名驸马受伤了!”
李坚一倒,左右明军登时哗然,薛六恶狠狠提马上前,正要再加一矛把这员明将活活刺死,忽地听见明军叫喊,忙又硬生生止住了长矛,在他左右有几名燕军的刀盾手早已知机扑上前去,毫不犹豫地拖起李坚的脚,把他拽进了自己的阵营。
原来,这李坚不只是讨逆军左副将军,同时还是一位驸马,他是朱元璋,朱允从上古圣君的美梦幻想苏醒过来,勃然大怒,拍案骂道:“耿炳昏庸无能,将士们贪生怕死,真是深负朕望、深负朕望。”
匆匆闻讯赶来的一众近臣们面面相觑,耿炳败得太快了,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以前他们对战事都很乐观,一致认为朝廷大军一到,剿灭燕王指日可待,现在他们终于意识到,削藩削到了刺头儿,这个朱老四不是好捏的柿子。
齐泰安慰道:“陛下勿须烦恼,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战并不能定下全局,如今吴杰、吴高两位侯爷的大军正在北上,耿老将军国朝老将,只是一时大意,了燕逆的诡计,这才痛失先手,陛下可予严辞训责,再令其戴罪立功,相信长兴侯可以……”
齐泰还没有说完,朱允便拂然道:“耿炳昏匮无能,不堪大用!朕岂能再用他?当换一员将领,统率讨逆大军,为朕诛灭叛逆。”
齐泰变色道:“陛下万万不可,临阵换将本是军大忌,何况,耿老将军身经百战、足智多谋,陛下岂可因一时得失而弃之不用,放眼朝野,堪与耿老将军匹敌之名将还有何人?”
黄子澄道:“谁道我朝便无名将?皇上,臣保举一人,可为陛下分忧。”
朱允忙问:“先生举荐何人?”、
黄子澄道:“曹国公李景隆。”
齐泰忙道:“曹国公只曾为朝廷练兵,何曾为国征战?曹国公出马,只怕不是燕逆这等久在北疆征战沙场的人物对手,若是皇上定要换帅,臣以为,魏国公徐辉祖可以继任讨逆元帅之职。一则,徐辉祖年轻时曾随父出征,亲历战场,有战事经验。再则,徐达大将军乃我大明军第一帅,现在军还有许多徐大将军旧部,若徐辉祖挂帅出征,军心士气,必然大振。”
黄子澄道:“擅练兵者自然能征善战,齐大人身为兵部尚书,难道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至于徐辉祖,虽说魏国公忠于王事,并不曾助纣为虐,但他的胞姐毕竟是燕王正妃,如果战场上魏国公心有不忍,稍纵敌势,岂不被燕王所乘?曹国公李景隆乃大将李忠嫡子,深通谋略,堪称帅才,是故,臣保举曹国公李景隆挂帅出征。”
朱允心道:“九江乃是朕的表兄,自然比徐辉祖更加可靠,还是先生知道朕的心意,九江挂帅,确是不二人选!”便一锤定音道:“就依先生,拜曹国公李景隆为讨逆大将军!”
朱允“砰”地一拳捶在御案上,狠狠地道:“吴杰、吴高两路兵马,再加上真定城的朝廷大军,合计有二十五万大军,朕此番再予曹国公二十五万兵,五十万大军啊,燕逆不败,天理何存!”
三更求、推荐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